很多访问学者、联培博士及博士后研究者比较关注国外合作导师的学术背景,如SCI影响因子、h指数等,故知识人网小编特编辑此文,专门谈谈h指数的定义及含义。
一、h指数的含义
h-index ,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Hirsch)于2005年提出。
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其目的是量化科研人员作为独立个体的研究成果。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例如,h指数发明人赫希本人的h指数是49,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9次的论文总共有49篇。
二、h指数的重要性
1.衡量研究表现
一些全球大学排名系统已开始将h指数纳入其指标系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该排名于2013年开始将该指数应用于其计算中。目前使用h指数的世界大学排名还有世界大学学术表现排名、世界大学排名中心排名等。
2.资助拨款
在多种同行评审多学科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均报告称,较高的h指数与获得资助拨款具有相关性。《World Neurosurgery》甚至发现,h指数是唯一可以预测从著名资助机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资助的文献计量指标。
3.决定任期和晋升
h指数在正式晋升评估中具有一定分量,例如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均在其晋升和终身任用指南中提到了h指数。
4.自我推销
美国各大洲主要大学的教职员工都在其网上传记、领英个人资料和履历表中呈现个人的h指数排名。
三、h指数的不足之处
1. h指数不适合跨学科比较,生物学家的h指数普遍偏高,这点与其他指标一样。
2.h指数对科学家论文集(即科学家迄今为止发表的全部论文)中被大量引用的某一篇或几篇论文并不敏感。
3.h指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家的学术生涯时间,对从事学术生涯时间大致相同的科学家之间才具有比较意义。
4.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的h指数只能增长或者保持不变,因而不能反映出科学家的学术休止、退休甚至死亡。
可以说:h指数的高低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有关。
对于年轻科学家来说,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太少,论文的数目成了其h指数的上限,计算其h指数没有多大的意义。h指数比较适合用于衡量已从事科研多年的资深科学家的总体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通过研究许多位物理学家的h指数,赫希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从事科研20年后(从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h指数能达到20,就算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能达到 40,则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很可能只能在名牌大学或研究所才能见到;能达到60(或30年后达到90),则是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了。
赫希同时提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物理学家要获得永久教职(副教授),h指数一般为10到12,晋升为正教授则大约为18。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的h指数一般在15到20,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则一般在45或更高。
h指数也有漏洞可钻
h指数有其局限,除了不适合用于评价年轻科学家外,也不适合用于评价历史上科学大师的成就。比如,根据SCI的收录计算,大物理学家费曼的h指数仅为 21,按赫希提出的标准只能算是一名“成功科学家”。SCI未收录1955年之前的物理论文,费曼在那之前发表过17篇论文,即使把这17篇论文全部算进去,费曼的h指数最多也就38,也还没达到“杰出科学家”的标准。老一辈科学家并不像当代科学家那样频繁发表论文,而且他们的重大贡献很快成为专业常识,人们在提及时不再引用其论文,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h指数方面大大吃亏。
论文引用包括作者本人在后来的论文中自我引用(自引)和他人的引用(他引)两种,SCI在统计时并不对二者做出区分。显然,自引次数的多少与论文的影响力毫无关系,但是有些科研人员却故意频繁自引,制造论文被引次数高的假象。赫希认为h指数的一个优势是很难通过自引来拔高,“无法伪造它”,因为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的全部学术成果能否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波士顿大学物理学家悉尼·莱德纳(Sidney Redner)接受《自然》的采访时对此也表示同意:“想要假造全部的科研生涯是非常困难的。”
赫希和莱德纳都低估了某些人在这方面的创造能力。以国内某位学者为例,共发表了134篇SCI论文,其h指数是14,这算是相当高的了,按赫希的标准,可以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获得永久教职。但是仔细核查这些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价值的自引,有的论文被引用了24次,而其中他本人就自引了20次!如果把自引次数去除掉,这位学者的h指数就降到了不值一提的6。
再好的评价体系,也无法避免被别有用心者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