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一章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一、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即它是一个互联了遍及全世界的数以亿计的计算设备的系统。

可通过基本硬件和软件设备组件(端系统、通信链路、运行网络应用)以及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的联网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使能分布式应用,提供给应用通信服务)来描述。  

 

二、因特网的部件有哪些(软件方面、硬件方面)?   

硬件方面:

主机或端系统:数以百万计互联的计算设备。

端系统的连接部件:通信链路(双绞铜线,光纤,无线电频谱等),分组交换机(路由器,链路层交换机),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组成的路径。

软件方面:

硬件是载体,软件是灵魂:软件:数据+算法

协议:描述通信双方交互信息的方式,控制报文发送接受,以字节流的形式体现。

因特网标准: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RFC请求评论、因特网TCP\IP协议。

因特网是网络的网络。

                                                                                                                                                                                                          三、什么是端系统、主机、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什么是协议?

端系统(主机):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每个ISP是一个由多个分组交换机和多端通信链路组成的网络。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协议:一个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报文发送或接收一条报文或其他事件所采取的动作。

 

四、网络边缘、网络核心;客户机和服务器。端系统包括?

网络边缘:1.应用程序和主机 2.接入网络、物理媒体

网络核心:1.互联的路由器 2.网络的网络

客户机和服务器:客户机非正式等同于桌面PC、智能手机等,服务器非正式等同于更为强大的机器。

端系统包括:桌面计算机(桌面PC、Mac和linux盒)、服务器(web和电子邮件服务器)和移动计算机(便携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五、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非共享、性能有保障、效率低,需要建立连接

分组交换:共享,效率高,有时延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各有优缺点。
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1、它提供了比电路交换更好的带宽共享;同样的网络资源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比电路交换的资源利用率高;

   2、与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技术要简单、有效、容易实现,成本低无需建立连接,分组交换无需维护连接状态等

   3、缺点:

  分组交换因它的端到端时延是变动的和不可预测的(主要是因为排队时延的变动和不可预测所致),故而不适合实时服务(例如,电话和视频会议)。

 

六、接入网的类型,接入网的多种技术;物理媒体分类与常见的物理媒体及其特点。

接入网:将端系统连接到其边缘路由器(端系统到任何其他远程端系统的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的物理链路

 

接入网的多种技术:

  1. 家庭接入:DSL、电缆、FTTH、拨号和卫星
  2. 企业接入:以太网和WiFi
  3. 广域无限接入:3G和LTE

 

物理媒体分类:

导引型媒体:电波沿固体媒体前行,如光缆、双绞铜线、电缆。

非导引型媒体:电波在空气或外层空气中传播,如在无线局域网,或者数字卫星频道中。

常见的物理媒体及其特点

1.双绞铜线:最便宜且使用最为简便;常用在建筑物内的计算机网络中,即在局域网中。

2.同轴电缆:由两个同心而不并行的铜导体组成,。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电缆电视系统中相当普遍。

3.光纤:光纤是一种细而柔软的、能够导引光脉冲的媒体,每个脉冲表示一个比特,支持极高的比特速率,不受电磁干扰,且光缆信号衰减极低,并且很难窃听。用于长途引导型传输媒体,特别是跨海链路。

4.陆地无线电通道:无线电信道承载电磁频谱中的信号。它不需要安装物理线路,并具有穿透墙壁,提供与移动用户的连接以及长距离承载信号的能力。

5.卫星无线电信道:同步卫星和近地轨道卫星

 

七、分组交换网络中的4种类型的时延及其特点;吞吐量。

1.结点处理时延:检查比特差错,决定输出链路,高速路由器的处理时延通常为微秒或更低数量级。

2.排队时延:等待链路的可用时间,取决于前面的正在排队等待链路传输的分组数量

3.传输时延:R= 链路带宽 (bps);L= 分组长度 (比特);发送比特进入链路的时间= L/R

实际时间为毫秒到微秒级。(传输时延是路由器将分组推出所需要的时间)

4.传播时延:d = 物理链路的长度取决于链路的物理材质;s = 在媒体中传播的速度 (2x108 ~3x108 m/sec);传播时延 = d/s;广域网中为毫秒级

5.端到端的时延包括节点处理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节点处理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是固定的,排队时延是变化的。

吞吐量:接受比特/用去的时间

 

八、因特网协议栈自顶向下的5个层次及各层的主要功能。各层数据单元的名称是?相关层的协议分析。

应用层:

完成一个端系统与另一个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包含大量应用普遍需要的协议,支持网络应用

数据单元:报文

相关协议分析:FTP、SMTP、HTTP 

 

运输层:

在应用程序端点之间传送应用报文。主机到主机数据传输,负责从应用层接收报文段( segment ),并传输应用层的报文,到达目的后将消息上交给应用。

数据单元:报文段

相关协议分析:TCP、UDP

 

网络层:

在完成网络中一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之间的通信。从源到目的地数据报(datagram)的选路

数据单元:数据报

相关协议分析:IP、选路协议

 

链路层:为网络层将分组从一个节点移动到下一个节点。在邻近网元之间传输数据

数据单元:帧

相关协议分析:PPP、以太网

 

物理层:将链路层一帧中一个一个比特从一个节点移动到下一个节点。物理层负责将链路层帧中的每一位(bit)从链路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

数据单元:比特。

相关协议分析:无。

 

九、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功能。TCP/IP四层模型的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表示层:使通信的应用程序能够解释交换数据的含义(如数据加密、压缩、描述)

会话层:数据交换的定界、同步,包括建立检查点和恢复方案的方法

(因特网协议栈中没有这两层,如果需要这些服务,必须在应用层中实现)

TCP/IP四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主机-网络层。

 

十、作业补充

1.各种处理因特网协议栈中层次:

路由器处理第一层到第三层(也就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链路交换机处理第一层和第二层(也就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主机处理所有的5层(也就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与分组交换网络相比,电路交换优点,TDM比FDM的优点。

电路交换网络具有带宽的保证、时延的保证,而分组交换网络一般不能保证带宽和时延。分组交换更简单,通信效率更高。

FDM(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是将整个传输频带划分为若干个频率通道,每个用 户占用一个通道。频率通道之间留有防护频带;

TDM(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时间分割成小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又分为若干个通道(时隙),每个用户占用一个通道传输数据。

TDM与FDM对比分析时,由于TDM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FDM适用于模拟信号传输,而目前的通信技术中绝倒多数情况下都使用数字通信,因此就体现出了TDM的优势。

 

3.

应用层报文:应用程序要发出的在传输层上传递的数据;

传输层报文段:将应用层报文加上传输层包头,由传输层管理和封装的信息;

网络层数据报:将传输层报文段加上网络层包头之后封装;

链路层帧:将网络层数据报加上链路层包头之后封装。

 

 

 

 

                                                                                                                                                                                                                                                                                                                                                                                                                                                                                                                                                                                                                                             

 

  • 20
    点赞
  • 1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6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