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Com2019计算机网络顶会 TunnelScatter: Low Power Communication for Sensor Tags using Tunnel Diodes中文精读

TunnelScatter: Low Power Communication for Sensor Tags using Tunnel Diodes

Authors: Ambuj Varshney, Andreas Soleiman, Thiemo Voigt

Uppsala University, Uppsala, Sweden

ABSTRACT: Due to extremely low power consumption, backscatter has becom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hoice for battery-free devices that operate on harvested energy. However, a limitation of recent backscatter systems i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range scales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 ambient carrier signal~(ACS). This means that to achieve a long-range, a backscatter tag needs to reflect a strong ACS, which in practice means that it needs to be close to an ACS emitter. We present TunnelScatter, a mechanism that overcomes this limitation. TunnelScatter uses a tunnel diode-based radio frequency oscillator to enable transmissions when there is no ACS, and the same oscillator as a reflection amplifier to support backscatter transmissions when the ACS is weak. Our results show that even without an ACS, TunnelScatter is able to transmit through several walls covering a distance of 18m while consuming a peak biasing power of \SI57 \micro\watt. Based on TunnelScatter, we design battery-free sensor tags, called TunnelTags, that can sense physical phenomena and transmit them using the TunnelScatter mechanism.

挑战:

反向散射的工作需要很强的环境载波信号(ambient carrier signal, ACS),这要求标签只有在距离强ACS发射器( > 500 m W >500mW >500mW)较近( 1 m 1m 1m)的位置才能实现最高且实用的工作效率。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专业ACS发射器环境中,也会出现在利用环境信号的过程中。强ACS环境还可能导致共享频谱的其他无线电设备出现共存问题,限制了反向散射的应用场景。

最近一些工作使用商用的精密振荡器来支持移频反向散射。这些振荡器的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这对于需要高频率的传感器标签而言十分昂贵。例如,有的振荡器在 10 M H z 10MHz 10MHz的频率下工作消耗 2 m W 2mW 2mW的能量。Abedi1设计了一种机制来实现较低频率( 50 K H z 50KHz 50KHz)的移频反向散射信号,Zhang2等人设计了唤醒振荡器,以牺牲精度为代价,在 21 μ W 21\mu W 21μW的功率下实现了 20 M H z 20 MHz 20MHz的频率震荡。
然而,所有这些设计都不适合无需ACS的环境无载波传输(ACLT),因为ACLT需要振荡器以数百 M H z MHz MHz的频率且将功耗保持在数十 μ W \mu W μWTunnelScatter。本文使用TDO实现了这一点。

贡献:

为了显著提高反向散射系统在ACS弱或无ACS情况下的通信范围,本文提出了TunnelScatter低功耗通信机制。TunnelScatter围绕着隧道二极管这一半导体元器件设计,可以增强反向散射系统。这种RNR使隧道二极管能够在各种RF应用中使用,例如振荡器,放大器或开关。

TunnelScatter能够实现环境无载波传输(ACLT),使用隧道二极管作为射频震荡器,产生频率为868MHz的信号,然后使用幅度移位键控(ASK)调制该信号以编码传感器读数。为了执行此操作,我们必须将隧道二极管保持在RNR中,为此我们消耗的峰值偏置功率为 57 μ W 57 μ W 57μW。ACLT模式使传感器标签能够在没有ACS的情况下进行通信,而现有的反向散射系统需要ACS。

在ACS的存在的情况下,TunnelScatter也能够实现增强的功能。作者观察到,在ACS存在的情况下,隧道二极管振荡器(TDO)通过一个称为注入锁定的过程锁存到ACS上,并表现为反射放大器,为反向散射带来了显著的增益。基于这一技术,作者设计了放大反向散射传输模式(amplified backscatter transmissions, ABT),使用频移键控(FSK)对传感器读数进行编码,反射弱ACS的通讯范围相比LoRea等传统方式提高了几个数量级。同时,为了解决ACS较强时ABT表现较差的问题,作者还设计了一种感知ACS强度的方法,并仅在ACS较弱时使用隧道二极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将搭载了TunnelScatter低功耗技术的无电池传感器标签称为TunnelTags,可以在无ACS的环境中工作。系统如上图所示,除了TunnelTags和ACS源,完整的系统还包括用于接收和处理所发送信号的边缘设备。

TunnelTag和TunnelScatter的设计包括几个硬件创新。作者设计了一种数字化机制,该机制受到唤醒无线电的启发,并使其数字化能力适应当前的能量收集条件。作者设计了一种新的切换机制,根据ACS的强度在隧道二极管和传统射频开关之间进行选择。最后,作者还设计了一个概念验证的自我维持光传感器,旨在在不同的光条件下工作。

系统设计:

文中的总体系统被分为三个组件:

  1. 支持TunnelScatter机制的通用无电池传感器节点。
  2. 一个或多个RF接收机组的用于接收传感器读数的边缘设备。
  3. 一个可选的ACS发射器源。

系统的工作依据以下步骤:

  1. 隧道标签使用自维持传感器从环境源(如光)收集能量并为超级电容器充电。
  2. 标签使用多态处理管道(PPP),根据能量收集条件,以高分辨率或低分辨率来数字化传感器读数。
  3. 数字化的传感器读数使用TunnelScatter机制传输,并被边缘设备接收和解释。

在环境中存在ACS的情况下,TunnelScatter以ABT模式工作,使用反向散射通信传输传感器读数。本文实验使用软件定义无线电作为ACS的发射器,因为这允许在标签处控制ACS的强度,帮助弱ACS实验环境的创建与维持。同时,TunnelScatter也可以使用商用现货且低成本的无线电收发机来产生ACS,本文通过将该技术集成在LoRea和Interscatter等现有工作来实现。

为了实现无处不在的反向散射接收机部署(ubiquitous deployments of backscatter readers),系统的边缘设备选用具有低成本(10 USD)和高灵敏度(-124 dBm)特性的无线电接收机CC1310,而不是SDRs或RFID读取器。在TunnelScatter工作在ABT模式时,接收机接收FSK信号;在TunnelScatter工作在ACLT模式时,接收机作为能量探测器接收调幅传输。因此,本文实验使用了两个接收不同信号的CC113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unnelTag:

TunnelTags的主要任务是感知物理现象,我们发现TunnelTags的某些监测对象也是能量的来源。我们将传感和采集组件结合起来,设计出自我维持传感器(Self-sustaining Sensor)。它可以跟踪不同的物理现象,同时通过从环境能源中收集能量来运行,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与成本。

将传感器的读数传输到边缘设备之前,需要将其先进行处理与数字化,在这一过程对于能量采集设备而言消耗的能量过大。最近的系统通过采用反向散射通信的超低功耗来优化这一步骤。这些系统要么优化处理步骤,要么在不进行ADC数字化的情况下进行反向散射。本文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多态处理管道(polymorphic processing pipeline, PPP)的组件,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设备的典型部署环境中,能量收集条件可能会随时间产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处理操作的执行,例如白天与黑夜。为了保持连续的传感,PPP根据当前的能量收集条件调整自身功能。PPP由低分辨率处理(LRP)和高分辨率处理(HRP)组件组成,如下图所示。LRP的作用类似于相对昂贵的HRP的唤醒机制,其设计灵感来自唤醒无线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在具有挑战性的能量收集条件下工作时,PPP不执行任何操作,并以低分辨率将传感器读数数字化。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阈值电路由一个低功率比较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组成,可以实现亚 µ W µW µW开销的数字化。这样的阈值电路存在传感器分辨率的限制,一位ADC的设计会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丢失大量信息。因此本文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比特阈值电路,通过一系列比较器将传感器读数转换为4位分辨率的数字信号。LRP模式足以支持众多传感器应用,如手势识别,在 200 H z 200Hz 200Hz频率下的功耗仅为 5.8 μ W 5.8\mu W 5.8μW

对于需要更高传感分辨率的应用,当能量收集条件允许时,PPP支持使用低功耗微控制器(MCU)MSP430以更高的传感分辨率进行数字化,其他能量收集系统也使用了MSP430。当有感兴趣的事件发生时,例如在传感器上的手势,LRP唤醒MCU。然后单片机感知能量采集情况,在充分条件下进行能量昂贵的高分辨率数字化(最高12位)和处理。

TunnelScatter:

数字化的传感器读数被传输到边缘设备,使用TunnelScatter机制进行进一步处理。TunnelScatter机制使用隧道二极管来显著增强现有反向散射标签的设计。TunnelScatter被动地感知并适应ACS的强度,在ACS较强时,TunnelScatter使用与LoRea类似的传统rf开关对信号进行反向散射;当ACS较弱时,TunnelScatter使用隧道二极管作为反射放大器,以显着的增益反向散射弱ACS,显着改善TunnelTag的通信范围;在没有ACS时,TunnelScatter使用隧道二极管在本地产生信号,从而调制并传输传感器读数。TunnelScatter支持在不同的ACS条件下进行通讯,其原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隧道二极管是具有p-n结的双端器件,其掺杂浓度比传统二极管的结高一个数量级。因此,隧道二极管在结处有一个非常薄的耗尽区。由于损耗区很薄,隧道二极管表现出一种称为量子隧道效应的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一个负电阻区域,也就是说,当电压被提高到超过峰值电压时,通过器件的电流就会减小,如下图所示。隧道二极管在负电阻区域的一个子集被称之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NR),在此区域偏置和操作隧道二极管。
负电阻区域使得设计基于隧道二极管的射频放大器和振荡器成为可能。本文采用了低峰值电压( 0.65 m V 0.65 mV 0.65mV)和电流消耗( 1 m A 1 mA 1mA)的隧道二极管GE1N3712,将其偏置到 65 m V 65 mV 65mV 150 m V 150 mV 150mV之间的电压,以使其保持在RNR内。从下图中突出显示的RNR区域内的IV-斜率可以推导出负电阻( R R N R R_{RNR} RRNR)

R R N R = 1 s l o p e R N R R_{RNR}=\frac{1}{slope_{RNR}} RRNR=slopeRNR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本文所使用的隧道二极管中, R R N R R_{RNR} RRNR的计算结果为 − 287 Ω -287\Omega 287Ω

传统的RF收发机不会受到强ACS的限制,因为其可以在本地产生载波信号,其使用RF振荡器等有源模拟组件消耗的峰值功耗在毫瓦级,对于无电池传感器而言十分昂贵。为了使TunnelScatter能够在没有ACS的情况下传输,TunnelScatter需要一个工作频率在数百MHz,功耗为微瓦级的低功率振荡器。在ACLT模式下,TunnelScatter通过基于隧道二极管的射频振荡器解决了这一挑战。

TDO利用RNR使隧道二极管能够在高RF频率下震荡的事实,在 868 M H z 868MHz 868MHz的频带上工作。隧道二极管在半个世纪前就被用于设计射频振荡器,但是由于其有限的峰值频率,其输出功率限制了适用范围。本文中隧道二极管有限的功耗用于设计无电池传感器标签的射频振荡器。TDO的设计示意图如下所示,主要由隧道二极管、偏置电路、匹配网络和天线所组成,匹配网络(CM1和LM1)设置谐振振荡频率。偏置电路将隧道二极管配置为RNR,这对于实现振荡至关重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很多情况下,环境中可能存在ACS,但是其不满足最先进反向散射系统能够工作的最大信号强度。TunnelScatter利用了TDO在ACS较弱时存在注入锁定的特性,通过放大反向散射发射机(ABT)模式克服了这一限制。注入锁定指的是当振荡器受到在附近频率的第二个振荡器干扰,并且耦合的强度足够强的时候,第二振荡器可以捕获第一振荡器,使得它具有和第二振荡器相同的频率和相位的现象。作者使用TDO的注入锁定来反向散射具有显著增益的弱ACS,这使得隧道二极管充当反射放大器。

为了证明这一现象,作者在距离ACS发射器(SDR)约1米的地方设置了TunnelTag,并在同一位置设置了射频频谱分析仪。首先观察的是没有ACS时TDO产生的信号,接下来使用SDR生成载波信号,并观察TDO信号被ACS信号所捕获,频率和相位受其影响的现象,如下如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DO的注入锁定不仅使反向散射具有显著增益的弱ACS,也增强了后向散射过程产生的谐波。在实验中,作者还观察到TDO的注入锁定能力受到ACS强度和ACS与TDO谐振频率的偏移量的影响,外部信号越强,它离TDO的谐振频率越远,但会导致注入锁定。TunnelScatter的ABT模式在LoRea工作提出的FSK调制器的基础上,结合TDO注入锁定设计了ABT模式。

TunnelScatter的工作原理如下:系统使用低功率振荡器LTC 6906产生两个频率传输FSK。多路复用器根据所传输的比特来选择这些信号之一。接下来,这个信号被馈送到偏置网络,偏置网络将隧道二极管调谐到负电阻区。在ACS存在的情况下,它被调制并以增益反射回来。我们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测量了增益,发现在输入功率为 − 60 d B m -60 dBm 60dBm时,增益高达 35 d B 35 dB 35dB

除此之外,作者还发现,虽然在ABT模式下弱ACS信号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该增益一定程度上受到入射载波信号强度的影响。这种现象是由隧道二极管阻抗变化而产生的。隧道二极管的阻抗是频率(f)、偏置电压(V)、射频输入功率(PRF)和温度(T)的函数 Z L ( f , V , P R F , T ) Z_L(f ,V, PRF ,T ) ZL(f,V,PRF,T),当入射载波信号的强度增加时,PRF增加导致隧道二极管的阻抗发生变化。阻抗发生变化后,由于电路的匹配网络(CM1和LM1)配置为隧道二极管的特定阻抗值,两者间的不匹配会导致隧道二极管在较高的ACS强度下性能较差。此时传统标签的表现优于TunnelScatter。

为了克服不同强度的ACS对隧道二极管产生影响,系统通过被动包络检测器进行信号强度的检测与自动切换。作者使用无源包线检测器来检测ACS的强度,并根据ACS的强度在隧道二极管或标准RFswitch(HMC190BMS8)之间切换。包络检测器采用离散元件设计,通常具有约-40 dBm的灵敏度,这保证了它们只有在ACS信号足够强时才会输出信号,从而激活传统的反向散射标签。另一方面,当ACS较弱时,该机制选择隧道二极管。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能耗,选择超低功耗多路复用器和比较器(TS881)设计切换机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