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的思想之争》精髓:了解欧元的起源与发展,从而更好地设计宏观经济治理架构

《欧元的思想之争》书中的精髓:了解欧元的起源与发展,从而更好地设计宏观经济治理架构

2010年,中国GDP首次打败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加入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转而向高收入国家转型。

纵观近十年,中国经济迈向高速发展,虽已逐渐放缓,但放眼全球仍在中高速之上。而曾经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欧美国家等发达经济体,却陷入了由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多年以来都笼罩在经济衰退的阴影里。

中国与欧美等国经济增速的强烈对比,自然地引发出有关制度比较和发展模式比较的讨论。在这种形势下,以开放的心态,更多、更深入地学习各国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从中汲取养分,对中国往更深层发展有参考作用。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李普塞特曾说:“只懂得一个国家的人,他实际上什么国家都不懂。”只有从自己所在的国家出发,放眼全球,才能通晓国家之间的共同规律、特殊情况。如果没有大格局的视野,既不能从本质上认识中国,也不利于明智地认识世界。

如今,中国的高速发展需要社会摒弃糟粕、思想创新。与国家之间的比较分析恰好是催生思想观念创新的重要机制,它能够激发好奇心、开拓新视野、启发独立思考、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欧元的思想之争》这本书就是通过“比较分析”,从德法两国的经济文化与体制背景入手,从深入浅,由点到面,细致地阐述了这些差异如何导致财政政策及债务管理方法的不同。书中,作者引用了众多国际组织以及英国、美国等政府的观点,引导大家从多角度看待问题。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马库斯·布伦纳梅尔是来自德国的宏观经济学家,任普林斯顿本德海姆金融研究中心的主任;哈罗德·詹姆斯是经济史学家,主攻当代政治经济思想,在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关系学院工作多年;让-皮埃尔·兰多是巴黎政治大学的经济学副教授,曾任法兰西银行副行长。

好,接下来我们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什么是欧元危机?第二部分是 “莱茵分歧”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什么是欧元危机?

在说欧元危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欧元。

欧元是欧盟19个会员国家的货币,它的诞生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非单一的货币现象。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战争的创伤给欧洲各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战争的伤害,欧洲各国誓言要团结起来,捍卫自由、民主和人权。欧元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背负着强大的政治责任诞生了。

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所说:“欧元已不仅仅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也将对保持欧洲的稳定、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然而,作为崇高政治计划的一部分,欧元在诞生之初便超越了经济现实的条件约束,始终面临着思想之争。

好了,说完了欧元,我们现在来看看什么是欧元危机。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冰岛被国家债务拖累,率先陷入国家破产状态。之后,欧元区成员国由于各自负债比例过高,紧接着冰岛,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相继倒下。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接连陷入国债危机中。

2009年10月20日,希腊债务危机为欧元危机拉开了序幕。

2010年上半年,希腊债务爆发危机,随之而来的是葡萄牙等欧元区出现债务问题,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国家的问题演变成大范围的欧元危机。

欧元危机的出现,使欧洲不同经济理念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其内核原因在于欧洲内部的权力剧变和权力转移,而这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权力转移发生在2010年春天,决策权从布鲁塞尔的欧盟机构手中转移到各成员国的首都。于是,重要决策主要在政府间层面制定。欧洲理事会中的各国元首、欧盟经济以及财政事务理事会会议的所有财政部部长成为主要决策者,而欧盟委员会退居次席。

第二阶段权力转移发生在2010年秋天,权力从各国首都向柏林和巴黎转移,最终集中转向柏林。此时,法国和德国之间的经济理念、政治经济传统差异开始凸显,“世界观”也出现明显冲突。

事实上,在危机严重时,一些小国,比如希腊,感觉自身已经沦为德法棋局中的一个棋子。在欧元危机中,唯一一个在地位和影响力上得到显著提升的欧洲机构是欧洲央行,它在德法差异的分析评估中担当了智囊团的角色,减少了德法的政治纠纷。

接着我们来讲第二部分,“莱茵分歧”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欧元危机在欧洲大陆引发了一场思想观念之争,这场理论战围绕着欧洲南部与北部而展开,其中最瞩目的分别是北部代表德国,与南部代表法国,由于这场冲突是莱茵河两岸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交战,书中把这场交战称为“莱茵分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莱茵分歧”的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规则与自由裁量权。

德国与法国的体制区别在于:德国的联邦制传统,由于语言、宗教、政治等分歧,必须用强而有力的法律规则去约束;而法国的中央集权制赋予领导者无上的权力,因此在政治上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更具有主动性与灵活性。

第二个要素,责任与团结。

德国采用的是绝对责任原则,假若你做错了事,那么你就要承担所有结果。而另一方面,法国采用的则是截然不同的团结原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共同分担群体压力,使社会共同进步。

第三个要素,偿付能力与流动性。

如果企业突发危机,或遭遇重大冲击时,德国会从根源出发,审视它的偿付能力。比如假若是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负债大于资产,除非能从根本上改变经营模式,否则基本不会得到德国的救助。

而在彼岸的法国则乐观认为,只要采取有效恰当的方式,就可以解决暂时的资金链的流动问题,从而改善资不抵债的情况。

第四个要素,应对的适当性。

德国在财政上推崇紧缩政策,认为这项举措可以对经济产生正面激励,实现财政平衡,改善体制缺陷。而另一方面,法国人则认为随着紧缩政策的实行,后期将导致流动性问题进一步恶化,从而产生资不抵债的风险,因此国家经济更需要货币、财政上的政策刺激。

这场“莱因分歧”至今仍影响着德国与法国在经济上的决策方向,未来德法两国,以及欧元区的其他国家将如何化解欧元危机,仍值得密切关注。

好了,读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我们说了什么是欧元危机。欧元危机是在欧洲大陆出现的一场围绕思想观念之争,最终导致权力在欧洲内部大范围转移。

第二部分,我们说了“莱茵分歧”的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规则与自由裁量权;第二个要素是责任与团结;第三个要素是偿付能力与流动性;第四个要素是应对的适当性。

欧元危机进一步证明了国家对于债务需要把控一个“度”,不能盲目扩张,这为全球国家敲响了警钟,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