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意译:翻译思想的全方位彻底解放

 
 
 
 
 
全局意译
                                 —— 翻译思想的全方位彻底解放
 
 
 
 
 
 
—— 科技图书翻译实战经验总结
—— 为提升自我,为与同行分享
 
Be Flying 工作室 be_flying
 
 
 
 
 
 
_____ 完全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想
_____ 本文还只是初稿,欢迎大家多提意见,以求进一步完善,谢谢。我的 Email 是:
_____be-flying@sohu.com
 
注:本文只考虑从英文翻译为中文的情况,且只考虑科技图书翻译。
 
 
基本概念: 上下文 背景
 
 
上下文
 
 
_____ 先从一本书的结构说起。一本书的组织结构类似于一颗倒立的树,是以分层方式组织的。较低一级的标题(内容)都要服务于较高一级的标题(内容),比如某一章下的所有节都要服务于该章标题,某一节下面的所有段都要服务于该节标题 …… 每个句子都需要或多或少为整本书的主题提供一定的服务(贡献)【句子基本性质 1 】。 是什么使得一本书要以分层结构来组织,是什么使得每个句子都要为全书的主题服务?上下文。是上下文构成了一本完整的书。上下文是个什么概念?简单一点说吧,如果将书中的一页撕掉,撕掉的这一页后面的一些内容很可能看不懂了。或者,如果将某一段中缺少了某句话(某个词),或者某句话(某个词)缺少了本应具有的关联作用,那么随后的内容就可能与前面的内容联系不上,二者之间将形成断层,也就可能无法看懂了。整个一本书就是一个大的上下文。每一句话都处在这个上下文中。各个单个的句子一起编织形成上下文。一本英文原书是一个大的上下文,将其翻译之后的译文也是一本书,当然也应该是一个大的上下文。至此,【句子基本性质 1 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来表述:每个句子都需要满足上下文的需要
 
 
“背景”
 
 
_____ 这里将读者(译者)的专业背景、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统称为背景。后文只提到“背景”时,指的就是这三大背景。由于是科技图书翻译,故“背景”的含义着重于专业背景。书中的每个句子都一定是符合读者(译者)背景(专业背景、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的,或者说是与这些背景一致的【句子基本性质 2
 
_____ :前面特意提到了句子的两个基本性质(基本性质 1 和基本性质 2 )。书中的每一个句子都由于具有这两个性质才赋予了它存在的权利(或者说存在的意义)。如果不具有这两个性质,则读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句子的。换句话说,这两个基本性质构成了读者能够理解该句子的必要条件
 
 
读者需求
 
 
_____ 译文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什么?或者说,一本翻译为中文的译著摆在读者面前时,他对此译著的翻译质量有何基本的期待?
_____1. 每句话都可以理解
_____2. 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_____ 我将读者对于这两点质量要求的期待称为读者需求。是否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将直接作为衡量出版社和译者的工作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于是,深入理解读者需求是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将对读者需求进行分析,也就是搞清楚读者到底希望译文是怎样的。只有彻底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将目光移向如何满足读者需求的问题,即考虑如何翻译的问题。
 
 
需求分析
 
 
需求之一分析
 
 
_____ 现在,分析一下第一个需求 —— 每句话都可以理解 。怎样才能算是可以理解呢?
_____ 下面我将借助前面介绍的“上下文”和“背景”这两个概念来进行分析。显然,作为译文中的每一句话,读者是在它所处的上下文中去理解它的,或者说每个句子是和其他句子联系在一起考虑才能理解的。如果一个句子脱离了上下文,则可能既可以往这个方向去理解该句子,也可以往另外一个方向去理解该句子,或者说根本就无法理解。事实上,也只有在上下文中才有可能真正很好地理解每一个句子。如果一个句子不满足【句子基本性质 1 】, 也就是说如果该句子不能为整本书的主题提供或多或少的服务(贡献)的话,或者如果该句子不能够满足上下文的需要的话,那么该句子就会与上下文脱节,或者说该句子就会是一句废话(没有必要写的一句话)。于是,读者就无法将其与它前后(或较远)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也就意味着读者无法理解该句子。此外,读者在去理解一个句子时,他是将该句子放到自己的背景(大环境)中去理解的。读者只有结合自己的背景,他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该句子是什么意思。所谓背景,也可以理解为读者的层次(基础)。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专业)基础才能读懂该句子。于是,一个句子如果不满足【句子基本性质 2 】,即如果该句子与读者的背景不相符,或者不一致的话,则读者同样无法理解这个句子。
_____ 总结一下,何谓每句话都可以理解呢?是指每个句子都能够在上下文中理解,都能够在读者的背景中理解。书中的一个句子要能够被读者所理解,它必须具有两个基本性质:【句子基本性质 1 【句子基本性质 2 。这两个基本性质是读者能够理解该句子的必要条件
 
 
需求之二分析
 
 
_____ 现在,分析一下第二个需求 —— 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如果说看到译文就能让人想到英文是怎样行文的,则说明译文不符合中文阅读习惯。像 China-Pub 上有些读者提到译文 生硬 之类的评价,就是在说译文不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甚至有人提到某处译文不像 人话 ,或者提到译文像是在说 火星话 ,呵呵,其实都是在说译文不符合中文阅读习惯。一下子要我给 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下个定义,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了。简单一点吧,符合中文阅读习惯,也就是不留翻译痕迹,纯正的中文习惯。或者,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我们平常写文章,会不会这样去写呢?我们平常与人沟通时,会这样去说话吗?
 
 
 
“全局意译”
 
 
译者的职责
 
 
_____ 从以上对于读者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使译文为读者所理解,使译文符合中文阅读习惯。很自然的一个逻辑是,译者作为原书技术的转述人,当然需要译者事先亲自理解清楚原文每一句话,然后以译者自己可以理解的、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翻译出来。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够像译者一样去理解译文,才能获得地道中文的阅读体验。
_____ 上一段中提到译者需要事先“理解”原文,然后以译者自己可以“理解”的表达方式翻译出来。这里的两个“理解”的含义与“需求分析”一节中分析的第一个需求 —— 每句话都可以理解”中的“理解”的含义是一样的。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译者需要能够在原文(英文)上下文中理解原文中的每个句子,且能够结合译者自己的背景,从译者的背景(大环境)中理解每一句原文。同时,译者需要能够在译文(中文)上下文中、译者自己的背景中理解每一句译文。这同样意味着,译者翻译后的每一句译文都必须具有两个基本性质:【句子基本性质 1 【句子基本性质 2 。这两个基本性质是译者能够理解该句译文的必要条件
_____ 于是,更具体一点说,译者的职责就是要结合译者自己的背景从原文上下文中理解原文的每个句子,然后构建一个清晰的译文上下文,且确保每一句译文都符合译者的背景(即确保译者能够在自己的背景中理解每一句译文)。同时确保每一句译文都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_ ____ 译者的职责(任务)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现在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译者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即问题变成了:译者如何结合自己的背景从原文上下文中理解原文的每个句子译者如何构建一个清晰的、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译文上下文
 
 
 
译者如何结合自己的背景从原文上下文中理解原文的每个句子
 
 
_____ 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
 
_____1. 译者如何从原文上下文中理解原文每一个句子 。第一,需要对“上下文”这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注意:本文开头对“上下文”做了解释)。第二,译者需要彻底搞清楚原文上下文。只有译者做到了这两点,才可能真正做到从原文上下文中理解原文每一个句子。
_____2. 译者如何结合自己的背景来理解原文每一个句子 。第一,需要对“背景”这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注意:本文开头对“背景”做了解释)。第二,译者需要搞清楚“结合自己的背景”的含义(现在看来,可能用“紧密结合”一词更合适一些)。“结合自己的背景”,即译者需要将原文的每个句子放到自己的背景(大环境)中去考虑,确保每一句原文都与自己的背景一致。第三,根据需要拓宽译者的背景。只有译者做到了这三点,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结合自己的背景来理解原文每一个句子。
______3. 彻底搞清楚原文上下文”与“结合自己的背景之间的关系 。根据之前的描述就可以得知,译者在理解原文每一句话时,既要进行上下文分析,又要结合自己的背景。如果译者在理解原文时这两个方面都做了,但最后还是不能理解某一句原文,则原因也在于两个方面:要么是对原文上下文的分析不够深入;要么是结合背景时不够紧密,或者译者的背景缺乏(不够)。因此,译者有可能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自己的背景,可能需要先拓宽自己的背景,然后再进行上下文分析;或者译者需要更彻底地、更加全面地分析原文上下文。
_____ 对于译者如何结合自己的背景从原文上下文中理解原文的每个句子,本文后面将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
 
 
 
译者如何构建一个清晰的、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译文上下文
 
_____ 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
 
______1. 前提条件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译文上下文是直接与原文上下文相对应的,因此构建清晰译文上下文的前提是彻底搞清楚原文上下文(原文讲了怎么回事),也就是译者先要做到结合自己的背景从原文上下文中理解原文的每个句子,否则译者不知道如何去构建译文上下文(在译文中讲清楚这一回事)。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是,在译者具备了这个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如何构建清晰的、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上下文。
______2. 灵活表达 根据前面对于读者需求的分析,译文需要满足读者需求。首先,要使得每一句译文都能够理解: 1. 译文每个句子都要满足【句子基本性质 1 】和【句子基本性质 2 】。其次,要使得每个句子都要符合中文阅读习惯。那么如何才能使译文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呢?对于译文而言,【句子基本性质 1 】指的是译文每一句话都要满足(适应)译文上下文的需要,译文的各个句子要能够恰当地进行组织来形成译文上下文。然而,由于中文表达方式(习惯)与英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为了使得所写的每一句译文能够满足【句子基本性质 1 】和【句子基本性质 2 】以及第 2 个读者需求,译者在写译文时需要从原文的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表面意思)的限制中跳出来,即不拘泥于原文的“形”,而只将原文所讲的那几层意思(技术要领,“意”)写清楚即可。也只有这样做,译者才拥有了根据译文上下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背景来灵活写出每一句译文的自由,译者才可以像平常自己写中文文章一样去写译文,所写出的译文自然就是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了。不拘泥于原文的“形”(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表面意思),也就意味着灵活表达,通过灵活表达构建译文上下文。
_____ 对于译者如何构建一个清晰的、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译文上下文,本文后面将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
 
_____ 由上述可知,为了让读者最终可以理解每一句译文,有机会以正常的中文阅读习惯阅读译文,译者需要事先结合自己的背景透彻理解原文上下文,然后结合自己的背景灵活构建清晰的译文上下文。现在,我将这种面向上下文的、面向译者(读者)背景的翻译思想称为全局意译。“全局”意味着译者要充分考虑两个大的上下文:原文上下文和译文上下文;同时要考虑到译者(读者)的背景(专业背景、知识背景、文化背景)。“意译”则表示重点关注原文讲了怎么一回事(原文意图,即“”),然后通过灵活表达构建译文上下文(在写译文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笼统地来说,全局意译就是:译者结合自己的背景,透彻理解原文上下文,灵活构建译文上下文。
_____ 下面将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详述全局意译的具体内涵。
_____1. 译者如何结合自己的背景来透彻理解原文上下文  2. 译者如何结合自己的背景来灵活构建译文上下文  3. 透彻理解与灵活表达之间的关系  4. 灵活表达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关系。
 
 
 
 
1. 如何透彻理解原文上下文
 
 
 
_____ 重点在“透彻”。这意味着需要译者真正理解了原文(技术)再下笔翻译,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硬译、死译、乱译的情况。所谓透彻理解,就是译者要能够在原文上下文中,从技术上,以及从译者的背景中理解每一句原文,弄清原文到底说了怎么一回事,这才是真正的理解。鉴于这一思想,译者从一开始就需要大面积阅读和理解原文内容,理解更多的原文上下文,比如首先通读原文的一整节内容,或者一整章或相关的几章,乃至整本书,以便获得足够的上下文,从而能够理解原文中每一句话(因为原文每一句话只能在其上下文中才能真正理解而不是将注意力仅局限于局部(比如单个的句子)这一层面上。如果在翻译时将注意力仅局限于局部,比如看一句或者少数几句,就开始翻译,则无法做到真正透彻理解原文的各个句子,所写出的译文难以反映出原文的整体意图,错译的情况也必定经常发生(因为原文每一句话只能在其上下文中才能真正理解)。
 
_____ 原文中的一句话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既可以朝这个方向理解,也可以朝另一方向理解,或者说根本就无法理解。没有充分搞清楚原文上下文,是不能翻译该句子的。为了能够切实抓住原文的意图,译者需要坚信几点: 1. 原文任何一句话(词)都是可以理解的(个别原书错误除外);如果不能理解,只可能是要么上下文分析不够深入(全面),要么译者自己的背景不够。 2. 原书中任何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单词)只要放到原文上下文中它的意思就一定是唯一的(但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可以有 N 种意思, N 可能很大,查查牛津字典就晓得, ^_^ )。为此,译者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理解原文上下文,以便定位(确定)各个句子(单词)的唯一含义。于是,译者需要紧密结合自己的背景(包括回顾自己的项目经验),经常性地、深入地进行原文上下文关联分析(也就是将 [ 或近或远的 ] 各个句子或者各个段落之间联系起来理解)。根据需要,另外收集相关的资料加以临时学习,或者在相应的环境中运行书中的程序代码等,或者阅读更多的原文。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获得足够的原文上下文和获得足够的背景,以透彻理解原文的意图,搞清楚原文到底说了怎么一回事。若译者抓住了原文的意图,则说明译者抓到了重点。
 
 
 
2. 如何灵活构建译文上下文
 
 
 
_____ 重点在“灵活”。译者在透彻理解原文上下文(原文意图,即“意”)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开始下笔构建与原文上下文相对应的等效译文上下文,也就是要考虑如何表达的问题。只要(只有)译者抓住了原文的意图,在表达上就可以(才能够)完全跳出原文表面意思(表达方式、语法结构)的约束,而采用我们平常习惯的、最地道的中文表达方式进行表述。“灵活”的意思就是表达时不要拘泥于原英文(“形”),而是完全从便于读者(译者自己)阅读,从便于读者(译者自己)理解的角度去表达。也就是说,译者在表达上是自由的、灵活的,译者有什么好的文采在此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了。由于译者是要将原文上下文转换为中文上下文,故在表达时关键是要将原文的意图(技术要领)讲清楚。中文语言本身只是充当一个工具的角色,译者只是在借助这个工具来表达出自己的理解。通过中文语言这个工具来清楚表达出原文的技术要领(上下文),用中文的表达来重建与原文上下文等效的译文上下文,这才是运用中文语言这一工具的真正目的。因此,中文表达方式(形)与原英文语句结构、表达方式(形)之间不必(有时是不可以)形成直接的对照关系。
 
 
_____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译者笔(指)下写出的每一句译文都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准则(约束): 1. 译文表达的几层意思与原文表达的几层意思(技术要领)是一致的,不可以脱离原文的意图,需要为反映出原文意图服务。 2. 译文需要满足读者需求: A. 每一句译文都是可以理解的——符合译文上下文的需要,与译者的背景一致 B. 译文中每一句话都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_____ 到此为止,有些看客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具体应该如何灵活表达,或者说还只知道灵活表达的“心法”,而不知道灵活表达的“套路”,也就是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具体应该如何表达才能从原文表面意思(表达方式、语法结构)中跳出来,且确保所写的译文遵循了以上两条准则。下面通过不同的角度(“套路”)来进一步说明如何进行灵活表达:
 
 
_____1. 语言环境的转换 。译者在写译文之前,从一开始就得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回到我们自己的中文环境中来,就像在和同事或朋友讲述原文中的技术一样,觉得应该怎么讲就怎么翻译。想想如果是自己写文章,会怎么表达这一层意思。只有这样,所写出的译文才会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译者需要时刻记住一点:读者一般不会像你一样有机会看到原文(英文),与原文对照阅读了。因此,译者要清楚地意识到读者不再有原文(英文)可以对照了,于是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彻底回到中文环境中来说话(翻译)。
_____ 【核心提示:很多人写出的话不像“人话”的,部分原因在于写译文时没有一开始就彻底回到中文环境中来】
 
 
_____2. 译文句子的顺序、分合、替换 。译文中的句子与原文中的句子在“形”这个方面完全可以不一致。也就是说,( 1 )译文的有些句子的顺序可以不同于原文(包括整句顺序不同,也包括一句中各个分句(从句)与原文不同);( 2 )有时需要用几句译文表达原文一句话或者用一句译文表达原文几句话;( 3 )有时要用一句看上去意思完全不同于原文的译文来翻译原文中对应的某句话,这样做往往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阅读,或者为了表达出原文那句话的言外之意,而有意换了一种说法。
_____ 【核心提示:一个优秀的译者,应该有意识地为了读者而“额外地、周到地”考虑每一个句子的顺序、分合、替换,做一些“额外的”工作。】
 
 
_____3. 译者自己不能理解的任何译文(句子、词语),都应视为错译 。一句译文不能够为译者自己所理解,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1 )译者自己译错了;( 2 )原文本身有错(比如原作者写作错误或原出版社排版错误)。不管怎样,译者都一定要坚信一点: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就一定是错译的或者说有问题的句子(根据我多年的图书管理经验,事实确实如此)。说译者不能理解某个句子,是指译者在检查(校对)自己的稿件时,如果某句话从译文上下文和自己的背景中去理解时,感觉是一句前后联系不上,或者说是一句独立的,似乎没有意义的话(原作者不会无缘无故说一句废话),则说明译者不能理解该句子。为了谨慎起见,不要轻易将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视为原书错误。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是译者自己对原文理解不够透彻造成的错译。于是,译者首先得去分析译文上下文,看看这句话与前后到底是什么关系,看看这句话到底在书中有何作用(每一句译文一定要是有它的作用的——【句子基本性质 1 】)。显然,为了彻底搞清楚这句话到底起什么作用,在分析译文上下文的同时,译者自然要再回到原文中去重新深入理解此句对应的原文上下文,在分析清楚之后,再对原来的译法进行调整,以确保此句译文满足译文上下文的需要且能够在译者自己的背景(大环境)中理解。或标记出来,过一段时间再考虑【有这种情况:在翻译了更多内容之后,译者会发现原来无法理解地方现在可以理解了】。或者标记出来与人讨论解决。总之一点,译者自己不懂的任何地方都不可以让读者看到。
_____ 【核心提示 1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错译排除思路】
_____ 【核心提示 2 :译者需要坚信一点: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就一定是错译的或者说有问题的句子;同时又要坚信:译者一定有能力驾驭原文的技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按照正确的思路来书写和校对每一句译文,就完全可以解决掉每一句不能理解的译文。正确的思路就是:选项 1 :再次深入分析两个上下文,确保能够在自己的背景中和译文上下文中能够理解该句子,能够在自己的背景和原文上下文中理解对应的原文(这适用于原来翻译时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选项 2 :先放着,但标记出来,过一段时间再考虑,或许对全书整体有更全面把握时,原来不理解的地方现在可以理解了。选项 3 :标记出来与人讨论确定。选项 4 :和原作者沟通,确定是不是原文(英文)本身有错】
 
_____ 在《科技图书翻译思想指南(上篇)》一文中“中文上下文构建过程”一节中,通过一个类比,形象地描述了灵活构建中文上下文的过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此节进一步了解中文上下文的构建过程。链接如下:
 
 
_____http://blog.csdn.net/be_flying/archive/2008/01/04/2025572.aspx
 
【核心提示 1 :这个类比中提到了“泥浆”和“砖头”,理解这两个概念是关键。我说的砖头代表着原文所提到的几层意思。当说要对砖头进行“修整”(削去一些东西)时,意味着有时要对原句中的部分意思做省略处理(注:当然是觉得从上下文来看可以省略才省略),而不是说原文有什么译文中就一定要对应有什么,翻译的关键是要将技术要领(要点)讲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方便地跳出原文的“形”。“泥浆”的作用对于构建译文上下文是极为重要的。泥浆很多时候是要译者自己主动(额外)加进去的,是无法与原文的某个“形”有对应关系的,是译者从原文上下文分析之后,在搞清楚各层意思之间的关系之后,在写译文时觉得有必要加上的一些东西(特别是关联性的内容)。只有加上了这些“泥浆”(或者说原文中隐含的关系),才能够清晰地将译文上下文编织出来,所写出的译文才能做到通顺。】
 
 
【核心提示 2 :全局意译的精髓在于:通过充分理解原文上下文,以抓住原文的意图。通过构建译文上下文,逐步还原文上下文。在构建译文上下文时,确保译文每一句话都要满足译文上下文的需要,这样做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原文上下文通过译文得以还原出来。我从这么多年翻译管理中悟出的最有价值的理论就是:通过确保每一句译文都满足译文上下文的需要来最大限度地逐步还原原文上下文(原文意图)
 
 
3. 透彻理解与灵活表达之间的关系
 
 
 
_____ 搞清楚“透彻理解”与“灵活表达”之间的关系,是能否构建好译文上下文的关键。首先,只有透彻理解了原文,才知道如何灵活表达,译者才拥有了表达的自由。没有真正理解原文,译者就不具备表达的自由。没有理解就去翻译,则译者只会抱着(拘泥于)原文句式(结构)去翻译,或者硬译。在我以前的翻译管理中遇到过不少这种硬译的情况。
 
 
_____ “自由”的感觉有时真好,呵呵,原文到了译者手上,就是丁板上的肉,一切都在自己的驾驭之下,根据需要,该大刀阔斧的地方大刀阔斧,该调整的地方调整,都是为了用最美的表达来清晰反映原文的意图,用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构建面向读者的译文技术上下文。而译者获得这种表达自由的基本前提就是要事先透彻理解原文上下文。于是,为了获得“自由”的美好感觉,译者需要花费大量(主要的)精力搞清楚原文到底讲了怎么回事,因为只有搞清楚原文的意图,译者才能拥有自由。全局意译思想真正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此。也只有按照这种思想去翻译,译者才能从翻译中找到乐趣。这就如同有些人挑战极限(透彻理解原文上下文),挑战成功后可以给挑战者带来美妙的放松感觉(表达的自由)。其实,翻译本该是一件乐事,就如同有些人酷爱编程一样。
 
 
_____ 核心提示:一些译者未能充分意识到透彻理解与灵活表达之间这一层关系的重要性,或者知道这一层关系而缺少透彻理解原文的能力,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解放,或者说没有自由,所写出的译文自然就会变得生硬,甚至错译,不便理解了】
 
 
 
 
4. 灵活表达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关系
 
 
 
_____ 之前已经提到,读者需求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_____1. 每句话都可以理解
_____2. 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_____ 那么灵活表达与读者需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只有灵活表达,拥有表达的自由,译者才能真正实现译文符合中文阅读习惯(不留翻译痕迹),也才能够真正构建出清晰的译文上下文。为何这么说呢?
 
 
灵活表达与 每句话都可以理解 之间的关系
 
 
_____ 我们说每句话都可以理解,实际上是在说每一句译文都需要在译文上下文中能够理解,而且能够在译者的背景中理解。这意味着每一句译文都需要满足译文上下文的需要,同时意味着每一句译文都应该是与译者的背景是相符的。于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灵活表达与每一句译文都需要满足译文上下文需要之间的关系,灵活表达与每一句译文都应该与译者的背景相符之间的关系。
 
 
_____ 灵活表达与 每一句译文都需要满足译文上下文需要 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英文表达方式(习惯)的差异,如果译者不跳出原文表述方式和语法结构的限制,则无法最终实现每一句译文满足译文上下文的需要。如果让译文的句子表达方式贴近原文对应句子的表达方式,则从译文上下文来看,会出现译文各个句子独立(生涩)、或者句子之间联系不够明确的问题。也许单独看各句译文并对照英文来看各句译文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放到译文上下文中,则会让读者感觉到明显的不适。因为我们是要将原文上下文转换到译文上下文。译文每一句话都应该是在译文上下文中才能够理解的,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译文的每一句话到底应该怎样去讲,当然首先得考虑该句子满足译文上下文的需要,或者说适应译文上下文的需要。因此,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译文各个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之间等较高层次)的联系,每一句译文都需要考虑它在上下文中的倾向性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该句子倾向于怎样说才能与前面(或后面)一些句子联系得上,或者要倾向于怎样说才能充分体现出它是如何服务于全书(译文)主题的。正是由于译文每个句子都需要适应译文上下文,或者说为了避免译文的每个句子在译文上下文中出现 不适反应 。译者当然需要对译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灵活调整,而不是去贴近原文的表达方式。前面多次提到,译者是在 构建 译文上下文, 构建 一词的含义就体现在这些方面。最终的结果是,每句译文的表达方式与原文必定会存在许多不一致的情况。具体来说,在构建译文上下文中,译者需要考虑到各句译文的倾向性问题而对各个句子进行调整;考虑到各个句子之间,包括各个段落(等较高层次)之间的联系而由译者自行适当增加一些关联性内容(这种关联性内容是译者通过上下文(原文上下文和译文上下文)分析并结合自己专业背景来获得,原文中并不一定明确给出)。如果译者缺少了从中文上下文需要的角度来灵活调整每一句译文表达方式的自由,则必定导致各个句子之间、各个段落之间(以及更高层次之间)出现联系不够明确的问题,也就会出现阅读不通畅的问题。而读者要能够理解译文中的每一句话,他只能在译文上下文中才能够理解。
 
 
 
_____ 灵活表达与 每一句译文都应该与译者的背景相符 之间的关系 【说明:对于这一层关系,我觉得是很显然的。译者是根据自己的背景来写每一句译文的,要不然写出来的译文无法看懂。不过我一下子还没有想到合适的思路来讲清楚这一层关系,准备留待以后再填补这个空白,希望各位热心的看客给我提提建议,不胜感谢,我的 Email be-flying@sohu.com
 
 
 
灵活表达与符合中文阅读习惯之间的关系
_____ 【说明:我觉得这一层关系也是显然的。如果译者不跳出原文表述方式和语法结构的限制,那他怎么去符合中文阅读习惯呢?为了使译文符合中文阅读习惯,译者自然需要完全从中文阅读习惯的角度去写译文。而要做到这一点,对译文句子进行灵活调整,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尽管我觉得这一层关系是很明显的,不过一下子也没有想到合适的思路来讲清楚这一层关系,准备留待以后再填补这个空白,希望各位热心的看客给我提提建议,不胜感谢,我的 Email be-flying@sohu.com
 
 
 
_____ 注:这里提到译者的背景问题,通常,译者的背景会不同于读者的背景,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适当考虑到读者的层次,或者说读者的背景,因为最终的译文是要符合读者的背景才能让读者理解的。
 
 
 
_____ 核心提示:有些人在指导译者翻译时,未能充分意识到这一层关系的重要性,最终的结果是:使得有些平时说话与正常人无异,甚至长得还挺帅的译者,写出的译文却怎么也不像在说中国话。只有搞清楚灵活表达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要赋予译者表达的自由,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之怪现象。】
 
 
 
全局意译对几个方面的影响
_____ 全局意译思想将至少对四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 1 )选择译者( 2 )出版社编辑的修改方式( 3 )翻译方法( 4 )校对方法。考虑到篇幅问题,以后将分别用一篇文章来阐述。
 
_____ 1 篇《全局意译 选择译者》链接如下:
 
_____ 2 篇《全局意译 之 编辑修改方式 》链接如下:
 
_____ 第3 篇《全局意译 之 翻译方法 》链接如下:
 
 
_____ 第4 篇《全局意译 之 校对方法 》链接如下:
 
 
 
 
全文写作思路总结
 
 
_____ 【说明:留待以后再写。写这篇文章花了不少时间,暂时停一停】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