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了!关于“写书”这件事

本文探讨了在当今高速互联网时代,技术性内容在线发布相较于传统纸质图书的优势,包括版权控制、即时传播、互动性和潜在的广告收益。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当前图书出版模式存在的问题,如作者收入低、回款周期长等,并提出在线内容创作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原文作者:Jeff Atwood

有生以来,你干过的最后悔的10件事有哪些?如果要问我,“写书”必定是其中之一。我曾经参与了《The ASP.Net 2.0 Anthology: 101 Essential Tips, Tricks & Hacks》一书的写作,主要是因为我有机会与几个朋友一起来做这件事——我很享受与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然而,在这个处处都有高速互联网接入的年代里,技术书籍的价值正在快速衰减——对此,我不抱有任何幻想,而写书的过程更是加深了我的这种感觉。

总之,别写书!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得到的回报(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却很可怜。到最后,摆在你面前的不过是绝版的死亡之树的墓碑。有多少人为此而感动呢?这是个不解之谜。

在我看来,对于技术性内容,在线世界可以完胜线下的现实世界:

  • 在线内容总是可以通过搜索获取;
  • 你(而不是出版商)拥有版权;
  • 你可以在顷刻之间把内容发布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何人;
  • 你可以摘录、引用,可以下载,甚至还能与内容互动;
  • 在线内容可能还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

最最美妙的是,你始终保留有将你的在线内容出版成书的权力,你在顷刻之间就能捞到两个世界的好处。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件事的先后顺序!“写书”看起来可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目标,但如果你把写作一本书的大量精力分散到创建在线内容上,你的时间将会被更好地利用。如果你放弃一上来就为死亡之树(纸质图书)而努力,转而致力于在一个生机勃勃的网站上创作在线内容,上面列出的所有问题随即烟消云散!

2012年7月,Hyperink.com公司与我接洽,他们想把Coding Horror博客上比较受欢迎的内容(那些点击率最高的文章)出版成电子书。他们已经与其他的知名博主合作过了,似乎做得挺不错的!我意识到,是时候检验一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宣扬的理论了。于是,便有了《Effective Programming: More Than Writing Code》这本书(中文版为《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定价才2.99美元。你可以下载到Kindle,iPad,Nook,还有PDF格式呢。

      

(到2013年3月的时候,第一本书显然非常受欢迎,于是又出了一本续集:《How to Stop Sucking and Be Awesome Instead》。中文版即将上市!)

最近,我写文章论述过比特(在线世界)和原子(线下世界)之间持续的紧张关系。我想声明一下:我喜欢(纸质)图书。我只是并不热衷于写书。我对当前的图书出版模式仍然诟病颇深,在我看来,它根本就是不合理的。不管图书定价多少,你买一本书基本上相当于请作者喝一杯饮料(J. K. Rowling另当别论)。下面的两段文字摘自“Secrets of book publishing I wish I had known”(我早该知道的关于图书出版的秘密)这篇文章:

J. K. Rowling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她创作了风靡全球的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译者注

作为作者,你可以有这样的期望:每卖出一本书,你大概能赚一美元。出版商赚的钱几倍于此;据说,他们只要卖出5000册就已经有不错的利润了。图书极少能卖过一万或一万五千册的,达到这个销售量的就算是畅销书了。让我们假设你挖到了“金矿”。在图书创作上辛勤耕耘了一年多之后,当你拿到1~ 1.5万美元报酬时,你是否觉得开心呢?

顺便说一下,你不要指望马上就能拿到稿酬。书店先把钱付给出版商,但出版商在把钱结算给你之前,可能会暂扣几个月。没错,这居然还是合法的:跟出版商的合同就是这么签的!拿不到钱可能令你不快,但这对出版商却是一个不错的买卖,因为他们就是靠资金流动(所有他们欠作者的钱)来盈利的——这也是一个利润的来源啊。他们为延迟支付稿酬给出的一个理由是,要在3个月之内开出支票实在太难了,管理方面负担太重——他们要和这么多的作者沟通!要支付这么多笔费用!荒谬吧?他们还有一个听起来不太荒谬的理由,那就是他们必须等着看书店是否会把没卖完的书退回来,然后书店会要求全额退款……

这里有个真实的例子。John Resig的这本《Pro JavaScript Techniques》总共卖了4128册,算上他收到的预付款,他每册书赚1.87美元。这本书仍然在亚马逊网站上销售,现在的价格为29.54美元。


John Resig还在写第二本书,但看起来永远也完不成了。自2008年以来(到2012年7月),这本书的状态一直是“尚未完工”。我知道,这不能怪他!(John对此做出了解释。)

当我买书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花的钱大部分都给了作者(而不是被出版中间商赚去了)。我希望将来图书能以电子的方式发行,这样流通的成本就很小,并且几乎所有的利润都能直接进入作者的口袋。然而,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吗?对此我并不乐观。

我钦佩那些愿意写书的人。但是,你若在如今这个年代里还能静下心来爬格子,我觉得你多少有点痴狂。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小块小块的工作做起来更加现实。2008年的时候,就技术性图书出版的价值和写博客之间的对比,我跟Scott Meyers在邮件里有过史诗般的争论。最后,我们谁也没有改变各自最初的立场。但是,他确实开启了一个博客,用以记录他的一些想法。不过,这个博客最终还是关闭了。他是这么解释的

Scott Meyers是全世界最知名的C++软件开发专家之一。他是畅销书“Effective C++”系列(《Effective C++》、《More Effective C++》和《Effective STL》)的作者。——译者注

我的长远目标是,与对快速软件开发系统感兴趣的人对话,从而帮助我把接下来的一本书写得更好。然而,这需要我适当地发布一些最初的博客文章以激发大家的讨论,但我发现自己并不享受这个过程。老实说,我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面对一个特定的主题,我们要么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通常情况下会阅读一些资料,但也可能会观看一些技术展示,收听技术播客,或者与某个技术专家通过Email交换看法),要么发表一篇博文进行开放式的讨论——无论如何,我发现自己总是要去做研究。其中的原因是,我觉得我有责任在发布一篇博文前进行一些研究。但是在完成研究之后,我常常觉得把东西写成一篇单独的博文其实花费了我更多的时间,而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通常情况下,把研究成果写成技术性演讲稿会更容易,然后通过演讲来获取反馈。

这是一种负担吗?我觉得这种态度很令人费解!做研究这一步的确很关键,但把研究成果写成一篇连贯的博文是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无法“以文字的形式”把你的研究成果向别人解释清楚,并且采用一种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那么只能说明你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如果你不愿意把你的研究成果以一个简单网页的形式发表——这样的话,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能访问,并可能从中获益——你何必当初还要做那个研究呢?你真的是在让你的工作价值最大化吗?

自私一点的话,单纯是为了自我提高(不为别的),你也应该总是把你的成果写出来,然后才算完事。正如Steve Yegge曾经说的那样,“我的很多好点子和深刻见解都源自于博客的写作过程。”然后,你可以把发表过的所有文章打包,加上来自社区的反馈和评论,再经过编辑的一些修饰,瞧瞧……一本超赞的书就这么诞生了!

当然,写作需要辛勤的付出,这是无法回避的。Seth Godin给作者们的建议仍然历历在目:

请降低你的期望。最快乐的作者们都没有过多的期望。

我觉得,这条建议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很不错!作为作者,降低期望的最简单方法也许就是每周努力写1~ 2篇博文,坚持不懈地这么做下去,终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源码免费下载链接】:https://renmaiwang.cn/s/2gdnj 《R语言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由薛薇编写而成的一本系统阐述R语言在数据挖掘领域前沿技术的著作。该书旨在指导读者学会使用R语言进行高效、实用的数据分析与建模工作,涵盖了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的全过程。作为一款功能强大且开源的统计计算和图形处理平台,R语言凭借其丰富的工具库和社区支持,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在数据挖掘领域,R语言提供了包括`caret`、`randomForest`、`tm`、`e1071`等广泛使用的专用包,这些工具能够帮助用户更便捷地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构建和结果评估。全书首先介绍R语言的基本知识体系,涵盖环境配置与安装方法、基础语法规范以及常见数据类型分析等内容。这些基础知识是开展后续数据分析工作的必备技能,通过学习可以快速掌握R语言的核心功能。随后章节深入讲解了数据挖掘的主要概念与流程,包括数据清洗、转换整理和探索性分析等环节,同时详细阐述了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及预测等多种典型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法。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数据挖掘的整体架构及其核心工作步骤。在应用实践部分,薛薇老师结合真实案例展示了R语言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市场细分分析、客户流失预测以及个性化推荐系统等。通过这些案例研究,读者可以深入学习如何利用相关工具包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此外,书中配套的“案例数据集”和“代码资源”为读者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使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转化为动手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分析,读者可以加深对R语言数据挖掘方法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总之,《R语言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是一部全面讲解R语言在数据分析与建模领域的教材,无论你是刚开始学习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益匪浅。通过深入研读此书,你可以掌握R语言的数据挖掘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实
内容概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预测方法,并通过Matlab代码实现仿真验证。该方法针对传统粒子滤波在无人机轨迹预测中存在的粒子退化和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引入优化策略提升滤波精度与效率,有效提高了对无人机运动轨迹的非线性、非高斯环境下的预测能力。文中详细阐述了算法原理、模型构建流程及关键步骤,包括状态转移建模、观测方程设计、重采样优化等,并结合三维空间中的实际飞行轨迹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相较于标准粒子滤波在位置预测误差和收敛速度方面的优越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信号处理、导航估计算法基础,熟悉Matlab编程,从无人系统、智能交通、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或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无人机实时轨迹预测与状态估计系统中,提升飞行安全性与自主性;②为复杂环境下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与滤波算法研究提供技术参考;③【预测】改进粒子滤波的无人机三维航迹预测方法(Matlab代码实现)支持后续扩展至多无人机协同跟踪与避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Matlab代码逐模块分析算法实现细节,重点关注粒子滤波的改进机制与三维可视化结果对比,同时可尝试替换不同运动模型或噪声条件以深入理解算法鲁棒性。
评论 1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