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horkychen
顾客或用户细分说白了和农业的精耕细作是一样的道理,这在咱们八九千年(说法不一)的农业发展史中早就被认定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详见左淑珍关于免耕法与传统精耕法的论文)。
依据最简单的想法,要想获取更好的食物或收成,播散越多的种子或使用越大的渔网,收成应当越好。如果真是这样,事情就简单了!只要不断的开疆拓土就可以了,这确实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资源总是有限的,当受到生产力约束使得资源耗尽怎么办?于是我们的老祖宗知道了可以使用翻土和积肥的方式,提高收成。(而渔民知道了适当放大渔网网孔的大小,不至于捕到小鱼,从而保证年年有鱼。) 到后来改善世界粮食问题的杂交水稻,这些改良都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收成!除非有一天像航海大发现一样,人类可以移民外星球,那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西方,以色列为了对抗缺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滴灌等高效的灌溉技术,保障农业发展(百度搜"以色列的抗旱经验")。德国更将GPS运用到施肥过程,使得施肥机器可以根据当前土壤所处的位置从数据中心取得当前位置应当施肥的类型和多少(百度搜"德国农业,GPS运用")。
保守的农业尚且如此,作为社会生产力队列另一端的互联网公司应该也能做到精耕!
作为互联网公司,土壤(或渔塘)就是我们的用户群,除了通过对外扩张获取更多的土壤,我们是不是也要精心培育一下现在手上的土壤!毕竟资源是有限的,而竞争也会越来越廉价,也会越来越本土化(百度搜"市场本土化趋势","中国创业者本土化趋势明显")!如何细分顾客,又不至于过度开发,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值得在战略层次上深思的!我挺赞同一句话:“Deliver custom value, not product features!”, 产品首先应当是规划出来的,然后才是开发出来的。
*虽然中国农业又迎来新的瓶颈,但精耕细作的思想是不会改变的!
参考: 深度精耕——日本软件企业精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