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SAR成像模式

条带模式:
合成孔径天线其波束指向与卫星飞行方向是固定的,波束扫描平行于飞行航迹的一条条带区域,并得到该条带区域的雷达图像。该成像模式适合进行大面积的测绘。

聚束模式:
合成孔径天线其波束指向始终指向成像景物,对景物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获得长的合成孔径,从而获得高的方位分辨率。在整个合成孔径时间里,雷达天线不断调整指向,始终照射地面同一区域。该模式适合于对景物进行精细成像。

扫描模式:
合成孔径天线通过电子束控制沿距离向扫描,利用多个波束在目标区产生多个子条带,利用更多的天线束可以增加成像幅宽,实现大条带覆盖的模式。该模式适合于超大面积覆盖观测。

SAR卫星研制服务

聚束模式多用于获取小范围但分辨率高的影像,扫描模式多用于获取覆盖面积较大的影像,但无法保证其分辨率。

条带模式(stripmap): 是一种最基本的 SAR成像模式, 此种模式的雷达天线指向不变,成像对象是与雷达传感器搭载平台移动方向相平行的地面条带,成像带宽不定,从几千米到数百千米皆可。成像时有斜视与正侧视两种方式,雷达天线的指向与平台移动方向不垂直时被称为斜视,若二者垂直,则被称为正侧视。条带模式适用于大范围不间断的成像,但由于天线增益等系列问题,方位向分辨率不能根据天线长度的降低而随意增加,最高不会超过天线长度的一半。

聚束模式(spotlight):即定点成像,利用对方位向天线波束指向的调节,使波束始终集中照射在一个地面目标范围内。由于沿移动路线SAR不断地向同一目标范围发射信号,方位向的相干时间变长,从而使合成孔径长度变大,天线波束宽度(antenna beamwidth)不再约束方位向分辨率。但是,采用聚束式进行成像,其影像覆盖面积通常较小,最大范围为天线的波束宽度。

扫描模式(scanSAR):以牺牲一定的分辨率来解决距离模糊对方位向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PRF)的限制问题,从而增大测绘带宽度。这种模式多用于星载SAR中,SAR传感器工作在scanSAR模式下时,可以对多个子条带进行成像。SAR的每一个子带的数据都是在Burst 模式下采集的, Burst 之间的时间间隙就是传感器对剩余子带成像的时间。通过把每个子测绘带的原始数据处理为Burst 模式的图像,最后融合拼接成一幅完整的scanSAR影像。

滑动聚束模式(sliding spotlight):是当前较新颖的一种SAR工作模式(Rott, 2009;Rodgers and Ingalls, 1969), 如图2.10 (d)所示。该模式下,通过控制天线照射范围在地面的移动速度来实现调节方位向分辨率的目的,其成像的范围大于聚束式SAR,分辨率优于同等天线长度的条带式SAR,因此可以达到高分辨率与大范围成像同时兼顾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条消息) SAR工作模式_条带sar和聚束sar是不是都有正视和斜视的情况_今天你发际线后移了嘛的博客-CSDN博客 

  • 0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