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与Redis一致性问题分析

一、一致性问题概述

1.1 什么是一致性问题?

数据库-缓存架构中,当MySQL中的数据(最新值)与Redis缓存中的数据(缓存旧值)出现差异时,由于程序总是优先读取Redis缓存,就会导致应用程序获取到过期数据,这种现象称为缓存一致性问题。

1.2 一致性分类

  • 强一致性:读取的数据永远是最新值
  • 弱一致性:尽可能的保证某个时间级别后可以读到最新值

要实现强一致性,必然要加锁,不符合缓存思想

所以MySQL与Redis一致性问题是弱一致性问题,要保证的是数据最终一致,且尽可能减少不一致时间

二、一致性解决方案 

2.1 基本操作规范

读写线程标准操作:

操作类型处理流程
读操作1. 检查Redis缓存
2. 命中返回缓存值
3. 未命中则读取MySQL
4. 将结果写入Redis
写操作1. 更新MySQL数据
2. 对Redis执行删除覆盖写

2.2 不同场景分析

  • 场景1:单线程操作 (无一致性问题)

                读线程:Redis值始终为最新值

                写线程:删除策略(Redis无数据);覆盖策略(Redis值为最新值)

  • 场景2:多个读线程并发 (无一致性问题)

                所有读线程读取并写入相同的最新值到Redis (Redis值始终为最新值)

  • 场景3:多个写线程并发

                覆盖写策略

                        相当于双写数据库(需要分布式保证一致性)

                删除策略

                        写线程只删除Redis不更新(Redis无数据)

        推荐方案:写线程采用删除策略

  • 场景4:读写并发(重点问题)

                写线程更新MySQL后删除Redis

                在此期间读线程可能:

                        在MySQL数据被写之前读取到MySQL旧值

                        在Redis值被删除后将旧值写入Redis

注意到:

        读操作(读MySQL+写Redis)通常比写操作(写MySQL+删Redis)快

        时间窗口较小但仍可能发生(低概率事件)

        我们需要保证 写Redis(旧值) 操作后面存在 删Redis 操作

 2.3 解决方案

        延迟双删策略

        写线程在更新MySQL前删除Redis (避免MySQL更新时,其他请求读取已失效的缓存)

        在更新MySQL后延迟一定时间(如500ms)后再次删除 (应对读线程写入的旧值)

        在延迟期间可能存在短暂的不一致,可以通过多次删除 减少不一致时间

        优点:捕获可能的脏写

        缺点:引入额外开销(删除两次缓存)、增加系统复杂度(引入消息队列,异步延迟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