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V锂电池USB供电电路设计及方案
为了实现通过USB为3.7V锂电池供电的功能,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充电管理、电源切换以及保护机制。以下是具体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细节。
#### 一、充电管理
锂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包括涓流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和充电终止[^4]。因此,在设计USB供电电路时,需选用支持这些特性的专用充电管理芯片。常见的充电管理芯片有TP4056、CH405等,它们可以提供精确的恒流恒压充电功能,并内置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
```circuitikz
\begin{circuitikz}[scale=1]
\draw (0,0) to[battery,l=$USB$] (0,2);
\draw (0,2) -- (2,2);
\draw (2,2) node[right]{TP4056};
\draw (2,2) -- (4,2);
\draw (4,2) to[R,l=$R_{sense}$] (4,0);
\draw (4,0) -- (0,0);
\draw (4,2) -- (6,2);
\draw (6,2) to[battery,l=$Battery$,invert] (6,0);
\draw (6,0) -- (4,0);
\end{circuitikz}
```
上述电路展示了基于TP4056的简单充电电路。其中,`R_sense`用于设置充电电流大小,而TP4056会自动完成从涓流到恒压的整个充电流程。
#### 二、电源切换
在实际应用中,设备可能既可以通过USB供电也可以通过锂电池供电。这就需要一个可靠的电源切换电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利用PMOS管或NMOS管作为电子开关,配合逻辑控制信号实现电源之间的无缝切换[^2]。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电源切换电路:
```circuitikz
\begin{circuitikz}[scale=1]
\draw (-2,0) to[V,l=$USB$] (-2,2);
\draw (-2,2) -- (0,2);
\draw (0,2) to[switch] (2,2);
\draw (2,2) -- (4,2);
\draw (4,2) to[battery,l=$Battery$,invert] (4,0);
\draw (4,0) -- (2,0);
\draw (2,0) to[Mosfet,n=nmos] (2,2);
\draw (2,-1) node[ground]{} -- (2,0);
\end{circuitikz}
```
在这个例子中,当USB接入时,NMOS管导通,优先使用USB供电;当USB拔掉后,NMOS管关闭,系统切换到锂电池供电模式。
#### 三、保护机制
由于锂电池对过充、过放、短路等情况非常敏感,因此必须加入完善的保护措施。这通常由专门的锂电保护IC(如DW01A)负责监控电池状态并切断异常情况下的负载连接[^1]。
完整的保护电路如下所示:
```circuitikz
\begin{circuitikz}[scale=1]
\draw (0,0) to[battery,l=$Battery$,invert] (0,2);
\draw (0,2) -- (2,2);
\draw (2,2) node[right]{DW01A};
\draw (2,2) -- (4,2);
\draw (4,2) to[R,l=$Load$] (4,0);
\draw (4,0) -- (0,0);
\draw (2,2) to[Mosfet,p=Mosfet] (2,0);
\end{circuitikz}
```
此电路中的DW01A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电压和电流变化,一旦发现超出安全范围,则迅速触发内部MOSFET断开回路。
---
###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USB为3.7V锂电池供电涉及充电管理、电源切换和保护三个核心环节。合理选择相应的元器件并将各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构建出高效稳定的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