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校直机是检验和校直的设备,用于处理校直热处理后轴和杆产品的弯曲和变形。现阶段,自动校直机是一类集成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和计算机检测的仪器。这种集成的高科技产品具有高质量的技术性能,其充分体现在测量精度高,生产周期快,工件适应性强的优点上。
本次设计校直机,其主要通过液压传动和摇杆、连杆等将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液压传动的特点有以下各方面:易无级调速且范围大,运动平稳、响应快,过载保护、寿命长,易实现回转运动、直线运动、元件排列布置灵活,可以避免局部位置产生过度温升。
本次设计,对校直机进行了设计,该产品由22个主要零部件组成,其中液压系统的传动通过能量转换装置,即液压泵,将原动机,即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压力能,由执行元件,即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将压力能重新转变为机械能,以驱动负载。主要对校直油缸、四杆机构进行了设计,使其完成校直机的运行。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和液压与气动传动等相关知识理论及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使其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校直机; 液压系统; 摇杆机构; 平稳
1 设计方案
为实现校直机的校直工作,需要设计类似校直垫板来对工件进行挤压校直,此过程又需要有合适的机构带动其运动,最终选择传动方式对 此机构进行传动工作。
1.1 总体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校直机是对各种轴杆类零件在进行热处理后产生的弯曲变形进行校直的设备,在汽车、机械等行业应用广泛。校直机系统结构功能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将热处理后的工件放置固定位置;机构推动校直垫板;挤压工件校直。
校直机首先由工作台为底,工件放置部分为抬起装配体。活塞带动主动摇杆机构,同时主动摇杆机构通过连杆带动被动摇杆机构,主被动摇杆机构推动活动座板上的校直垫板对工件进行挤压校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 校直机结构图
以上图中主要零部件:1-抬起装配体、2-校直垫板、3-摇杆轴、4-被动摇杆机构、5-外罩、6-支撑板、7-主动摇杆机构、8-活动座板、9-连杆、10-工作台。
2 传动方案设计
传动系统是将原动机即电动机和执行系统进行连接的中间装置。它的根本任务是将原动机的动力按执行系统的所需要的动作进行转换并传递给执行系统。传动系统的具体功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减速或增速;变速;增大转矩;改变运动形式;分配运动和动力;实现某些操纵和控制功能[8]。
2.1 传动方案的选择
(1)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是机械自动化中非常常用的一种传动方式。关键是要使用机械设备来传递动力。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零件之间的滑动摩擦来传递动力和摩擦传动,另一类是通过将活动零件与从动零件啮合进行动力传递。
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其关键可分为两类:
① 动力的摩擦传动和部件之间的滑动运动,包括皮带传动,绳索传动和摩擦轮传动。摩擦传动容易完成无级变速,大多数可以集成到传动装置中,且轴距较大。过载打滑还可以起到缓冲和维护传动装置的作用,但是这种类型的传动通常不能用于高功率的地方,无法确保准确的传动比。
② 通过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等。啮合传动装置可用于大功率场合,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生产精度和安装精度。
根据机械的运动形式,设计出下图所示机械传动方案。
图3.2 机械传动简图
(2)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根据能量转换装置(液压泵),将原动机(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根据封闭的管道、控制元件,由执行元件(液压缸)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负载并完成工件所需的运动。
3 液压系统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根据上网查询相关液压系统的资料,了解学习到校直机液压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此进行设计,再根据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校直垫板的推动采用液压传动,当热处理后的工件将放置到校直机上时,校直油缸带动主被动摇杆驱动校直垫板挤压工件,完成对工件的校直工作。液压系统所引导设备的运动形式为直线往复运动和摆动。
电机带动液压泵将油箱里的液体介质通过油管运输至液压缸为其提供动力,驱动主被动摇杆带动校直垫板进行挤压运动。
液压控制回路设计,校直机的液压系统是校直修正的动力源,控制回路如图所示。
图5.1 传动原理图
泵站采用结构紧凑的油泵电机组,变量泵可根据工作状况调节设定工作流量和工作压力,工作噪音低。
3.2 系统工况分析
此校直机的液压传动系统中所使用的执行元件为液压缸,即校直油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终止的工作循环运动。
(1)运动分析
在校直机对工件汽车弹簧进行校直的过程中,有快进、工进、快退等挤压校直的基本动作。
图5.2 运动分析图
(2)负载分析
本论文设计的校直机的负载相对较大,如图所示校直油缸的压力随着液压缸活塞的活动进程而不断平稳地上升,达到最高压力为止。其负载特性接近直线。
图5.3 负载分析图
由此,液压系统选择单活塞液压缸和液压泵。
4 三维建模
4.1 主动摇杆总成
(1)主动摇杆座
选择前视视图进行如图所示击【草图】进行草图绘制,进行凸台【拉伸】35mm。
图6.1 主动摇杆座草图1
在拉伸凸台的上表面再次进行如图所示点击【草图】进行草图绘制,继续进行向上凸台【拉伸】105mm。
4.2 整机装配
首先校直机转配,可以先将部分零件进行装配,分为抬起机构、主动摇杆总成、被动摇杆总成、工作台总成、连杆总成,其次是一些辅助零件,进行所有零部件的装配连接。
首先点击新建-装配体,点击确定,开始装配体。点击插入零件,打开第一个零件装配体工作台总成,将此零件设为固定,其他零件在此基础上装配。同样方法打开第二个零件,开始进行重合、同心等配合约束。以同样的方法完成其他所有零件、装配体的装配,通过零件与零件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配合方式进行装配。
图6.11 校直机装配图
5 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在设计和校直机的过程中,通过上网查询各种资料、论文等了解和学习到校直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本次设计校直机,其主要研究问题是对该设备的传动系统和结构组成进行设计。校直机的传动过程依次由电动机运转、液压泵吸取油箱中的液压油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液压油通过油管传输至液压缸将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等构成。液压泵选择了柱塞泵,其精密度高、密封性好、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选择的是但活塞杆液压缸,其为双作用缸,可双向直线运动,不用依靠外力进行液压缸活塞的推回。其结构组成由电动机、主动摇杆机构、被动摇杆机构、连杆、活动座板、校直垫板等主要部分组成,通过相关的理论设计计算,选择出合理的电动机型号和主被动摇杆涉及的四杆机构的长度的尺寸参数。
通过对校直机的结构设计和理论计算,运用建模和绘图软件合理绘制产品的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完成对校直机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