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墨水屏又称为电子纸显示技术(简称EPD),是一种革新信息显示的新方法和技术,像多数传统墨水一样,电子墨水和改变它颜色的线路是可以打印到许多表面的,从弯曲塑料、聚脂膜、纸到布。和传统纸差异是电子墨水在通电时改变颜色,并且可以像传统屏幕那样显示变化的图像。
购买渠道
目前来看E-ink 元太占据主流,国内似乎还有待发展。友友们可以去某鱼上淘一淘,一些商超会用墨水屏做电子标签,可以买到一些拆解件。可玩性还是比较高的,可以买来做一些相关开发和DIY。(后面会给大家分享个人玩的一些心得)

技术简介
电泳式电子墨水(Electrophoretic Ink)
电泳式电子墨水(Electrophoretic Ink)技术通称为电子墨水(Electronic Ink)。将电子墨水涂布在一层塑料薄膜上,再贴覆上薄膜晶体管(TFT)电路,经由驱动IC控制,形成像素图形,创造了电子纸显示屏(Electronic Paper Displays, EPD),也常被习称为墨水屏、水墨屏等,具体而微地形容了这是一块用墨水、也像墨水制造出的屏幕。电子墨水使用的原料相似于印刷产业,但融合了化学、物理学、电子电路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这种全新的材料:电子墨水得以问世。
电子纸与其他显示屏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子纸是反射式、双稳态的显示技术,所以视觉上看起来与传统纸张几乎没有分别,因此能创造护眼、节能的效益。
单色电子墨水系统
电子墨水由数百万个微胶囊(Microcapsules)所构成,微胶囊的大小约等同于人类头发的直径。每个微胶囊里含有电泳粒子悬浮于透明液体中,使用一种黑色电泳粒子的系统,利用较新的电压驱动方式,将黑色墨水移动至两侧,中间形成透明的通道,从上方看下来就是透明的。经由控制黑色墨水的分布,可以控制电子墨水薄膜从透明到不透明的通透度。
双色电子墨水原理
每个微胶囊里含有电泳粒子──带负电荷的白色以及带正电荷的黑色粒子,悬浮于透明液体中。利用正负相吸的原理,当电场接通时,该区块对应的黑或白粒子会移动至微胶囊的顶端,使用者在该区块上,就能看见白色或黑色。
此外,还有三色四色电子墨水的相关介绍就不再赘述
电子墨水薄膜
将微胶囊或微杯架构制成的电子墨水,涂布于一层塑料薄膜上,即成为电子墨水薄膜(Film)。电子墨水薄膜以卷对卷(Roll-to-roll)制程生产,制成后可以切割为各种尺寸及其他形状。切割尺寸后的电子墨水薄膜(Film),贴覆上薄膜晶体管(TFT)电路后,就可利用电场来控制微胶囊或微杯内粒子的跑动,呈现出我们看到的各种图面、文字或颜色。
墨水屏特点
双稳态(Bi-Stability)
在电源完全移除或断电的状态下,画面仍可持续显示在屏幕上,不会消失。
E Ink的电子纸技术通常被称为「双稳态」(Bi-stable)技术。所谓的双稳态,就是即使移除供电来源,电子纸显示屏上的画面仍然能持续显示,不会消失。仅在更换画面时,才需要消耗电量。实际应用上,使用电子纸屏幕的电子书在翻页时,才需要消耗电量,在阅读期间则不会消耗任何电量。这正是使用了电子纸作为显示器屏幕,具备长时间待机的原因。在大型电子看板的应用上,画面不变换的时候,也是完全不需要消耗电量的,长期下来,与相同尺寸的LCD显示屏看板相比之下,拥有非常优异的节电性能。
反射式技术(Reflective)
不自发光、没有背光模组
电子纸显示屏也常被称为「反射式显示屏」,完全不需要背光源,是利用环境光源打在电子纸显示屏幕上,再折射光线至观看者的眼中,与传统纸张、或生活中物体的可视原理无异,所以环境光源越亮,电子纸也越清晰可见。而LCD或OLED等显示屏幕,需有背光模组或自发光,才能看到影像。但背光源或自发光的光线会穿透显示屏幕,直射观看者的眼睛,容易导致视觉疲劳、蓝光引起的黄斑部病变等问题。不需要背光模组的电子纸显示屏,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另外,没有背光模组也可节约电力,大幅提升待机时间。
电子纸显示屏
一般纸张
LCD显示屏
可耐久性
基于塑料基板的电子墨水薄膜,实现耐用、耐久的显示屏
墨水薄膜本身是柔性的,电子墨水薄膜贴覆至TFT基板上,构成了电子纸显示屏。依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产品开发设计人员可能使用一般的玻璃基板,或柔性的塑料基板,此外,塑料基板比易碎的玻璃基板显示屏来得更为耐久、不易碎裂,终端产品掉落或遭受撞击时,可减少产品的损坏概率。
(部分内容搬砖自网络与E-lnk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