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技术革新和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还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布局。2023年下半年以来,多个政府会议强调了数字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结合的战略方向。在此背景下,AI与大模型的行业应用成为了推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
01
AI产业规模与商业化路径
1.1 AI产业规模预测
根据艾瑞的测算,2023年中国AI产业规模约为21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81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短期内,API调用的增加和大模型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市场扩张,尤其在计算机视觉和语言处理领域。
图表:AI 产业规模预测
1.2 商业化路径展望
- B端市场
大模型的商业化路径在企业市场主要通过基础费用、模型精调、部署和云服务等方式实现。尽管目前价格战激烈,但这有助于降低试错成本,加速企业产品落地。通过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和技术优化,企业仍可以实现收入增长。
- C端市场
目前C端市场仍缺乏代表性应用,大部分产品处于功能性尝试阶段。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硬件的升级,C端市场有望迎来颠覆性的应用场景,推动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企业通过生态协同和出海拓展,将进一步挖掘C端市场的潜力。
图表:AIGC app 行业用户规模高速增长
1.3 智能体在B端与C端的应用
AI智能体被誉为AI时代的重要突破,具有规划、记忆、工具、行动和交互的多重能力。智能体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为用户提供服务,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并与其他智能体进行协同合作。它不仅是信息展示的平台,更能够自主完成复杂任务,为未来的商业化提供巨大潜力。
图表:AI智能体具备规划、记忆、工具、行动和交互能力
- B端应用场景
在B端,AI智能体作为企业的数字员工或智能助手,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运营和生产优化。它在零售、旅游、人力资源等行业表现突出,通过自动化处理和智能决策大幅提高效率。
- C端应用场景
在C端,AI智能体主要被用于生活助手、教育助手和电商助手等角色,帮助提升个性化服务体验。随着智能体技术的进步,用户将能够享受更自然的交互体验,AI智能体的多模态能力也使其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02
大模型与垂直行业结合
大模型技术在多个垂直行业中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根据麦肯锡的报告,AI生成式技术对先进制造、电子和半导体、消费品、能源、银行业的效益最大。具体来看,办公、零售、客服、金融、教育等领域将在未来几年内率先实现大模型的场景化应用,并带来智能化转型。
图表:大模型垂类领域潜力分析
2.1 金融行业:AI赋能多模态数据处理,提升业务效率
根据艾瑞数据,2023年,各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超过3700亿元,且持续逐年上涨。预计到2027年预计将超过5800亿元,2023-27年复合增长率12%。
图表:金融机构科技投入中,新前沿技术应用投入占比持续提升
-
智能核保承保
AI通过分析客户数据,帮助保险公司优化核保流程,降低成本并扩大客户群体。
-
智能投顾
AI根据市场数据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提升客户收益,优化决策。
-
智能营销
AI分析客户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定制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转化率。
图表:AI 金融应用场景案例
2.2 营销行业:AI驱动精准化营销,增强用户体验
根据艾瑞于2023年的调研,接近50%的广告主已经实现营销数字化。根据QuestMobile估算2024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7880亿元,假设AIGC营销渗透场景达到20-50%,则潜在市场规模约为1600亿-4000亿元。
-
内容及创意生成
AI自动生成广告内容,降低生产门槛,提升创意质量。
-
广告投放优化
AI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实现精准广告投放,提升点击率和转化率。
-
数据及策略优化
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数据,AI优化广告策略,提高营销效率。
图表:AIGC 在营销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
2.3 文娱行业:AIGC辅助创作,内容产业智能化升级
根据易观分析数据,2023年中国数字内容媒体市场将达1.21万亿元,增速重回**20%+**通道。
-
内容生成与创意辅助
AI生成创意内容,帮助影视、文学等领域创作者提高创作效率。
-
数字内容制作
AI自动生成角色设计和场景渲染,加速影视和游戏的制作流程。
-
个性化娱乐体验
AI根据用户偏好推荐个性化内容,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图表:AIGC 应用覆盖文娱传媒全领域、内容生产消费全流程
2.4 政务领域:AI助力政务智能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IDC 数据显示,2022年政务云市场规模约500亿元,同比增速17%,预计2027年将突破千亿元,对应2022-27年复合增速16%。2023年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的应用渗透率仅次于互联网和金融。
图表:政务云市场规模及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
-
智能化办公
AI自动撰写报告、生成会议纪要,提升办公效率。
-
智能政务服务
AI问答系统优化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
城市治理
AI实时监控城市运行数据,优化应急响应和城市管理。
图表:生成式 AI 赋能一网通办智能化、便捷化
2.5 制造行业:AI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90座AI改造的智能化示范工厂研发周期缩短约21%, 生产效率提升约35%。德勤研究数据显示,AI在制造业的应用场景规模到2025年将超过140亿元,2023-25年复合增速达59%。
图表:AI在中国制造业应用场景规模及智能示范工厂提升效率
-
智能生产
AI优化生产设备运行,降低故障率,提升生产效率。
-
智能物流
AI优化仓储布局和无人运输,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
智能供应链
AI实现供应链全程可视化,优化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
大模型将通过行业应用加速商业化落地。在金融、教育、文娱、医疗等多个领域,大模型的场景化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未来,办公、零售、客服等行业将率先迎来大模型的场景落地,中长期内,制造、政务等行业也将逐步实现智能化转型。
一、大模型全套的学习路线
学习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如GPT-3、BERT或任何其他先进的神经网络模型,需要系统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既然要系统的学习大模型,那么学习路线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的这份路线能帮助你快速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体系。
L1级别:AI大模型时代的华丽登场
L2级别:AI大模型API应用开发工程
L3级别:大模型应用架构进阶实践
L4级别:大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
一般掌握到第四个级别,市场上大多数岗位都是可以胜任,但要还不是天花板,天花板级别要求更加严格,对于算法和实战是非常苛刻的。建议普通人掌握到L4级别即可。
以上的AI大模型学习路线,不知道为什么发出来就有点糊,高清版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
二、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三、大模型经典PDF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四、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作为普通人,入局大模型时代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同时也需要有责任感和伦理意识,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