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学影像技术展望_石峰神经影像ai分析研究进展

AI医学影像技术展望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以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medical imaging system)和医学图像处理(medical image processing)。前者是指图像行成的过程,包括对成像机理、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后者是指对已经获得的图像作进一步的处理,其目的是或者是使原来不够清晰的图像复原,或者是为了突出图像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对图像做模式分类等等。
医学影像发展至今,除了X 射线以外,还有其他的成像技术,并发展出多种的影像技术应用。另外在生医资讯应用方面,为能所产生的数位影像档案与影像数位化档案,可以交换与查阅,发展出医疗数位影像传输协定技术。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
血管摄影 (Angiography):或称动脉摄影、血管造影,是用x光照射人体内部,观察血管分布的情形,包括动脉、静脉或心房室。
心血管造影 (Cardiac angiography):将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快速注入心腔或血管,使心脏和血管腔在X线照射下显影,同时有快速摄片,电视摄影或磁带录像等方法,将心脏和血管腔的显影过程拍摄下来,从显影的结果可以看到含有造影剂的血液流动顺序,以及心脏血管充盈情况,从而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生理和解剖的变化。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心脏血管病方法。
参考文献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BB%E5%AD%A6%E5%BD%B1%E5%83%8F/4954291?fr=aladdin
https://mp.weixin.qq.com/s/d1AbNfYlR6WdelQ209hBcw
https://mp.weixin.qq.com/s/MrE-ogQtHu4vRJBH9M_Qyg
电脑断层扫描 (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或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超声CT(UCT)以及γ射线CT(γ-CT)等。
乳房摄影术(Mammography):是利用低剂量(约为 0.7毫西弗)的X光检查人类(主要是女性)的乳房,它能侦测各种乳房肿瘤、囊肿等病灶,有助于早期发现乳癌。
正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它为全身提供三维的和功能运作的图像。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有无创伤性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最佳手段之一。
核磁共振成像 (NMRI,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据此可以绘制人体内部结构。
医学超音波检查 (Medical ultrasonography):运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子工程技术对超声波发射、接收、转换及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分析、处理和显象,从而对人体软组织的物理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作出判断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式,使肌肉和内脏器官——包括其大小、结构和病理学病灶——可视化。
医学影像AI算法和研究
近日,第四届图像计算与数字医学国际研讨会(ISICDM 2020),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
在开幕式环节中,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教授以《医学影像中的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研究热点》为题做了大会报告。
田捷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北航-首医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自2010年起,田捷教授连续获得计算机视觉与医学影像分析领域的9大Fellow,其中包括AAAS 、IEEE 、IAMBE 、SPIE 、AIMBE 、IAPR 、OSA 、ISMRM 、WMIS。同时也是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他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分析与生物特征识别的研究和应用的工作,还长期从事光学分子影像研究,在光学分子成像等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性贡献,特别是生物自发光和激发荧光断层成像及其应用方面。
征得田捷教授同意后,提供PPT供大家学习和下载。关注公众号《医健AI掘金志》,对话框回复“田捷”即可获取。
以下是田捷演讲全文,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田捷:今天和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医学影像中的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研究热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自己团队对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工作进展,以及回归临床的人工智能到底给患者和临床带来什么收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工智能跟医学影像密切相关,这是斯坦福大学放射系主任,Sanjiv Sam Gambhir的归纳,从人工智能的早期像符号系统期,就开始用医学影像来做良恶性判断,再到AI 2.0机器学习,判断会更加准确,再到AI的3.0。
随着方法不断更新,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临床问题被更好的解决,使得患者能最终获益。
另一方面,医生和机器学习的关系,引用斯坦福大学Sanjiv Sam Gambhir教授在WMIC 2018给出的例子,从医生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做人类认为智能的事,其从大到小包括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同时深度学习更适合解决像超声这样人工难以定义特征的影像,下面的表述也是验证他这样的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I的另一重要概念即大数据,一个病人影像的每个断层是512×512的像素,200个断层即可组成5000多万个体素,形成100010万个影像特征,医生看片不可能看到100010万个特征。
但计算机可以通过高通量处理对信息进行降维,使得诊断更准确,从而辅助医生进行决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我将主要分享,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在数据、图像、知识这三个环之间的作用。
CT、磁共振把信号变成图像,让人眼来判读,来提取特征,人脑来加工,最终形成诊断知识,这恰好是现在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研究热点。我将对这些热点,进行逐个分析。
首先从信号到图像,过去都是医学影像器械厂商完成,例如从K-空间,磁共振图像生成,有一系列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像莱登投影,螺旋采样等这一系列方法。
但现在人工智能也在干这事,使得从复杂频率信号到实域变换,生成人眼能看的磁共振图像,经过训练以后,从图像中获取知识给出判断,但这种重建方法受到了降采样噪声干扰,使得很多图像失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人工智能不需要物理模型和数学公式,可以直接从信号到图像,既克服失真,又可高质量重建。此外AI重建出来的结果,颠覆了过去由物理模型和数学算法降采样得到图像的方式,其信噪比更高,图像质量更好。

这是前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以深度学习进行重建,解决了磁共振从信号到图像的问题。得
到了更好图像质量效果,对厂商也起到了颠覆和促进作用,该工作是由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的,第一作者是中国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团队也开展了类似工作,通过训练样本得到光源位置,不需要经过辐射传播方程来近似求解,以深度学习进行重建,其中没有复杂物理过程和简化数学模型,这个工作也发表在了Optica上。该工作以深度学习进行重建,与前面磁共振逻辑思路类似,按照这个思路做了一个系列,包括自发荧光,激发荧光,光声成像。
从信号到图像完全可以用深度学习,噪声更低,效果更好,颠覆了复杂物理过程和数学模型,使得重建更加有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归到今天的主要内容:图像到知识。
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汇报: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组学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智能诊断;特异性新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医疗人工智能的前沿热点方向。
基于人工特征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的影像组学分析

影像组学概念综合了医学影像、基因和临床大数据,用人工智能高通量提取疾病相关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和医生看片是一样的逻辑。
医生看病是从影像提取特征,人眼看结构特征,根据经验进行人脑加工,最后给出决策。计算机通过影像数据,定量提取高通量特征,人工智能建模来辅助决策。
其中最大区别是人眼看的是结构,计算机看到的是高维信息。
高维信息能够提取微观基因蛋白信息在宏观影像上的表达,从而反映人体组织细胞和基因水平变化,使得诊断更准确,治疗更有效,这是影像组学意义所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影像组学也可以跟其他组学融合,通过人工智能高通量的提取特征信息,再进行建模,实现精准诊断、预后预测以及治疗方案选择。
围绕着这几个方面举典型案例,说明人工智能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患者的获益在哪里。
人工智能对医学来说到底效果是什么?
对临床来说,影像是无创的,病理是有创的,通过手术和穿刺才能得到。病理是微观,影像是宏观,如果借助人工智能从宏观影像上挖掘出微观信息,把影像逼近病理,使两个技术1+1>2,诊断将更准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一方面,把宏观影像跟外部预后结合在一起,定量分析影像数据和临床数据,也能够辅助疾病个性化诊疗和精准预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特征,人眼只能看到形状特征。一些高维特征、标准方差、能量、复杂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和熵,人眼都没办法看,也没办法加工,但计算机可以处理这些高维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刘再毅教授发表在Radiology的一篇文章。中间结构图是影像;两个癌症患者年龄差不多,结构特征能看到的信息差不多相同。
放射科大夫写报告都会描述形状不规则,边缘较模糊,长径多少,只能让临床外科和内科大夫去做判断。
但这两个人的预后差别很大,一个5年半没有复发,一个一年半就去世了。
这就是肿瘤异质性,从结构上看不到这两个患者的预后和肿瘤异质性(肿瘤本质的差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觉得医工交叉要解决问题,研究思路应该是源于临床提出问题,要具体化,越具体越好。特别是现在临床解决不了的某一个点上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找适合的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最后回归临床应用。
下面我会举一些例子,说明了人工智能的效果。不同应用目的的工作为例子,以印证上面研究思路,案例均摘自Ebiomedicine(柳叶刀子刊)。
案例一: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与南方医院合作的科研案例,针对特定临床问题: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前难以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采用了275例新辅助化疗前宫颈癌多中心多序列MR影像。
用人工智能多序列、多区域MR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实现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新辅助疗效精准预测。从过去不能从磁共振图看出问题,到借助人工智能加磁共振的分析达到精准预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成果发表在医学杂志Ebiomedicine上,国际同行法国教授Dimitris Visvikis认为该研究表明在多中心验证影像组学模型是可行的,该工作将促进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转化。
案例二:孕妇产后出血预测
这是与河南省人民医院合作的案例:通过分析近300例胎盘增生孕妇产前MR影像、MR影像组学特征,对多中心T2WI序列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孕妇剖腹产发生出血的精准预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三:肝硬化门脉高压预测
前面是影像逼近病理,这是对肝静脉压梯度测量的预测,通过回顾性CT图像数据进行学习预测,提取了特征再进行前瞻性AI预测,效果也不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四:远处转移风险评估
鼻咽癌远处转移风险评估案例中,使用176例鼻咽癌患者MR影像进行数据定量分析,实现治疗前对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的精准预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五:脑膜瘤脑组织侵袭风险评估
第五个案例是脑膜瘤脑组织侵袭风险的预测。脑膜瘤患者会有术前评估不准确性,取1728例术前脑膜瘤患者多序列MR影像,分析定量影像组学特征与脑组织侵袭潜在关联,实现了脑膜瘤患者脑组织侵袭风险精准预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案例都是以问题为导向,说明人工智能解决临床的特定问题,但问题一定是源于临床,找到一个特定问题,高于临床找到适合的方法,回归临床看效果。
对于AI找肺结节类问题在临床上并不一定有实际意义,也许方法很炫,在特定数据集上也很有效,但距离实际的临床问题和患者都太远。
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智能诊断

文末有福利领取哦~

👉一、Python所有方向的学习路线

Python所有方向的技术点做的整理,形成各个领域的知识点汇总,它的用处就在于,你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点去找对应的学习资源,保证自己学得较为全面。img

👉二、Python必备开发工具

img
👉三、Python视频合集

观看零基础学习视频,看视频学习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的方式,跟着视频中老师的思路,从基础到深入,还是很容易入门的。
img

👉 四、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文末领读者福利)
img

👉五、Python练习题

检查学习结果。
img

👉六、面试资料

我们学习Python必然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是来自阿里、腾讯、字节等一线互联网大厂最新的面试资料,并且有阿里大佬给出了权威的解答,刷完这一套面试资料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img

img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这份完整版的Python全套学习资料已经上传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无偿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14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人工智能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领域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构建能够完成人类智能任务的计算机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问答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并在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机器学习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并在数据挖掘、预测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人工智能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解决隐私安全问题等。因此,人工智能仍将是 ### 回答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和应用分支,其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模拟和执行人类的智能行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让计算机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和发现规律,实现对未知数据的预测和分类。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使得机器学习在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例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 其次,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自然语言处理是指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自然语言的技术,如机器翻译、文本生成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不断提高,提供了更好的文本理解和自动化生成能力。 此外,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例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建议。在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优化交通路线、改善车辆管理等。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随着数据的增长,如何处理和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其次,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和决策可解释性也面临挑战,如何保证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符合人类的价值观是一个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也需要关注人工智能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确保其发展能够符合人类的需求和社会的价值观。 ### 回答3: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领域,涵盖了多个相关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首先,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大规模数据集的训练,人工智能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分类图像。这在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安防、医学影像分析和无人驾驶等。 其次,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人工智能可以理解并处理人类语言。这使得机器能够进行智能对话、翻译和文本分析等任务。例如,智能助手和机器翻译工具的广泛应用。 此外,人工智能在智能推荐系统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兴趣,人工智能可以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如商品推荐、音乐推荐和新闻推荐等。 在研究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断推动其相关技术的突破。例如,深度学习的兴起使得人工智能在图像和语音处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此外,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推荐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发展,同时相关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的应用和技术进展的出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