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退火是一种采用激光作为热源对材料进行加热的一种退火工艺,相比于管式炉退火、快速热退火等传统退火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a.加热深度浅:激光热作用的深度被控制到几微米,材料内部或者背面仍然保持在常温或较低温度状态,不易对其他器件结构造成热损伤;
b.极短的热作用时间:高温热作用时间通常为纳秒或微秒量级,对于注入杂质激活工艺可以大幅减弱杂质扩散,避免杂质浓度再分布发生;
c.选择性退火:激光退火工艺通常采用扫描方式进行,可以对材料进行局部和选择性退火。
图1 激光退火示意图
-
模型简介
如图2所示,当激光照射到硅晶圆表面时,激光的能量会被晶圆表层吸收并转化为热量,从而使晶圆的温度升高,诱发了局部熔化和再结晶,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图2 几何结构模型
图3 参数设置
图4 脉冲加载函数
- 物理场选取
图5展示了温度场计算模型选取的相变材料、热绝缘、热通量、热源等物理场边界条件。本模型利用固体传热物理场进行计算。
图5 物理场及边界选取
- 计算结果
图6 11个脉冲作用下的温度曲线图
图7 局部温度曲线放大图
图8 不同能量密度随深度的变化
图9 不同监测点随能量密度的变化
通过COMSOL软件仿真激光辐照在硅晶圆上产生的温度场分布,详细的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对激活深度以及背面温度的影响。
最后,有相关需求欢迎通过公众号“旋算仿真工作室”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