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物联网嵌入式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的朋友。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
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产物。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意思:物联网的合适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他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体与物体之间,在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与计算通信感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这两个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浪潮之后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 2.0 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极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试试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的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体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机遇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他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之间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以上是基于阿里云服务的物理网平台架构图。
二、起源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4] 。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 [5] 。
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同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4] 。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4] 。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三、特征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根据物联网的以上特征,结合信息科学的观点,围绕信息的流动过程,可以归纳出物联网处理信息的功能:
-
获取信息的功能。主要是信息的感知、识别,信息的感知是指对事物属性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知觉和敏感;信息的识别指能把所感受到的事物状态用一定方式表示出来。
-
传送信息的功能。主要是信息发送、传输、接收等环节,最后把获取的事物状态信息及其变化的方式从时间(或空间)上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的任务,这就是常说的通信过程。
-
处理信息的功能。是指信息的加工过程,利用已有的信息或感知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实际是制定决策的过程。
-
施效信息的功能。指信息最终发挥效用的过程,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较重要的是通过调节对象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方式,始终使对象处于预先设计的状态
四、应用场景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物联网嵌入式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电子书籍、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战项目、大纲路线、电子书籍、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