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物联网嵌入式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电子书籍、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lus10(int &r) {
r += 10;
return r;
}
int main() {
int num1 = 10;
int num2 = plus10(num1);
cout << num1 << " " << num2 << 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20 20
在将引用作为函数返回值时应该注意一个小问题,就是不能返回局部数据(例如局部变量、局部对象、局部数组等)的引用,因为当函数调用完成后局部数据就会被销毁,有可能在下次使用时数据就不存在了,C++ 编译器检测到该行为时也会给出警告。
更改上面的例子,让 plus10() 返回一个局部数据的引用: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lus10(int &r) {
int m = r + 10;
return m; //返回局部数据的引用
}
int main() {
int num1 = 10;
int num2 = plus10(num1);
cout << num2 << endl;
int &num3 = plus10(num1);
int &num4 = plus10(num3);
cout << num3 << " " << num4 << endl;
return 0;
}
在 Visual Studio 下的运行结果:
20
-858993450 -858993450
在 GCC 下的运行结果:
20
30 30
在 C-Free 下的运行结果:
20
30 0
而我们期望的运行结果是:
20
20 30
plus10() 返回一个对局部变量 m 的引用,这是导致运行结果非常怪异的根源,因为函数是在栈上运行的,并且运行结束后会放弃对所有局部数据的管理权,后面的函数调用会覆盖前面函数的局部数据。本例中,第二次调用 plus10() 会覆盖第一次调用 plus10() 所产生的局部数据,第三次调用 plus10() 会覆盖第二次调用 plus10() 所产生的局部数据。
关于函数调用的内部实现,我已在《C语言内存精讲》专题中讲到。
C++引用在本质上是什么,它和指针到底有什么区别?
已剪辑自: http://c.biancheng.net/view/vip_2252.html
通过上节的讲解,相信各位读者对引用都有了一个概念上的认识,能够简单地使用引用编程了,但又感觉糊里糊涂,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它和指针有点相似,但又不是一个东西。
首先来回顾一下上节的例子: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a = 99;
int &r = a;
cout<<a<<", "<<r<<endl;
cout<<&a<<", "<<&r<<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99, 99
0x28ff44, 0x28ff44
我们知道,变量是要占用内存的,虽然我们称 r 为变量,但是通过&r
获取到的却不是 r 的地址,而是 a 的地址,这会让我们觉得 r 这个变量不占用独立的内存,它和 a 指代的是同一份内存。
请读者再继续看下面的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omanip>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um = 99;
class A{
public:
A();
private:
int n;
int &r;
};
A::A(): n(0), r(num){}
int main (){
A *a = new A();
cout<<sizeof(A)<<endl; //输出A类型的大小
cout<<hex<<showbase<<*((int*)a + 1)<<endl; //输出r本身的内容
cout<<&num<<endl; //输出num变量的地址
return 0;
}
运行结果:
8
0x442000
0x442000
成员变量 r 是 private 属性的,不能直接通过对象来访问,但是借助强大的指针和类型转换,我们依然可以得到它的内容,只不过这种方法有点蹩脚,我们将在《突破访问权限的限制(C++ Hack)》一节中详细阐述,读者暂时不必理解,只要知道第 20 行代码是用来输出 r 本身的内容的即可。
第 20 行代码中,hex
表示以十六进制输出,showbase
表示添加十六进制前缀0x
。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
- 成员变量 r 是占用内存的,如果不占用的话,
sizeof(A)
的结果应该为 4。 - r 存储的内容是
0x442000
,也即变量 num 的地址。
这说明 r 的实现和指针非常类似。如果将 r 定义为int *
类型的指针,并在构造函数中让它指向 num,那么 r 占用的内存也是 4 个字节,存储的内容也是 num 的地址。
其实引用只是对指针进行了简单的封装,它的底层依然是通过指针实现的,引用占用的内存和指针占用的内存长度一样,在 32 位环境下是 4 个字节,在 64 位环境下是 8 个字节,之所以不能获取引用的地址,是因为编译器进行了内部转换。以下面的语句为例:
int a = 99;
int &r = a;
r = 18;
cout<<&r<<endl;
编译时会被转换成如下的形式:
int a = 99;
int *r = &a;
*r = 18;
cout<<r<<endl;
使用&r
取地址时,编译器会对代码进行隐式的转换,使得代码输出的是 r 的内容(a 的地址),而不是 r 的地址,这就是为什么获取不到引用变量的地址的原因。也就是说,不是变量 r 不占用内存,而是编译器不让获取它的地址。
当引用作为函数参数时,也会有类似的转换。以下面的代码为例:
//定义函数
void swap(int &r1, int &r2){
int temp = r1;
r1 = r2;
r2 = temp;
}
//调用函数
int num1 = 10, num2 = 20;
swap(num1, num2);
编译时会被转换成如下的形式:
//定义函数
void swap(int *r1, int *r2){
int temp = *r1;
*r1 = *r2;
*r2 = temp;
}
//调用函数
int num1 = 10, num2 = 20;
swap(&num1, &num2);
引用虽然是基于指针实现的,但它比指针更加易用,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来,通过指针获取数据时需要加*
,书写麻烦,而引用不需要,它和普通变量的使用方式一样。
C++ 的发明人 Bjarne Stroustrup 也说过,他在 C++ 中引入引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代码的书写更加漂亮,尤其是在运算符重载中,不借助引用有时候会使得运算符的使用很麻烦。
引用和指针的其他区别
- 引用必须在定义时初始化,并且以后也要从一而终,不能再指向其他数据;而指针没有这个限制,指针在定义时不必赋值,以后也能指向任意数据。
- 可以有 const 指针,但是没有 const 引用。也就是说,引用变量不能定义为下面的形式:
int a = 20;
int & const r = a;
因为 r 本来就不能改变指向,加上 const 是多此一举。
- 指针可以有多级,但是引用只能有一级,例如,
int **p
是合法的,而int &&r
是不合法的。如果希望定义一个引用变量来指代另外一个引用变量,那么也只需要加一个&
,如下所示:
int a = 10;
int &r = a;
int &rr = r;
- 指针和引用的自增(++)自减(–)运算意义不一样。对指针使用 ++ 表示指向下一份数据,对引用使用 ++ 表示它所指代的数据本身加 1;自减(–)也是类似的道理。请看下面的例子: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 10;
int &r = a;
r++;
cout<<r<<endl;
int arr[2] = { 27, 84 };
int *p = arr;
p++;
cout<<*p<<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11
84
C++引用不能绑定到临时数据
已剪辑自: http://c.biancheng.net/view/vip_2253.html
我们知道,指针就是数据或代码在内存中的地址,指针变量指向的就是内存中的数据或代码。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需要强调,就是内存
,指针只能指向内存,不能指向寄存器或者硬盘,因为寄存器和硬盘没法寻址。
其实 C++ 代码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放在内存中的,例如定义的变量、创建的对象、字符串常量、函数形参、函数体本身、new
或malloc()
分配的内存等,这些内容都可以用&
来获取地址,进而用指针指向它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我们平时不太留意的临时数据,例如表达式的结果、函数的返回值等,它们可能会放在内存中,也可能会放在寄存器中。一旦它们被放到了寄存器中,就没法用&
获取它们的地址了,也就没法用指针指向它们了。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表达式所产生的临时结果:
int n = 100, m = 200;
int *p1 = &(m + n); //m + n 的结果为 300
int *p2 = &(n + 100); //n + 100 的结果为 200
bool *p4 = &(m < n); //m < n 的结果为 false
这些表达式的结果都会被放到寄存器中,尝试用&
获取它们的地址都是错误的。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函数返回值所产生的临时结果:
int func(){
int n = 100;
return n;
}
int *p = &(func());
func() 的返回值 100 也会被放到寄存器中,也没法用&
获取它的地址。
什么样的临时数据会放到寄存器中
寄存器离 CPU 近,并且速度比内存快,将临时数据放到寄存器是为了加快程序运行。但是寄存器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容纳不下较大的数据,所以只能将较小的临时数据放在寄存器中。int、double、bool、char 等基本类型的数据往往不超过 8 个字节,用一两个寄存器就能存储,所以这些类型的临时数据通常会放到寄存器中;而对象、结构体变量是自定义类型的数据,大小不可预测,所以这些类型的临时数据通常会放到内存中。
下面的代码是正确的,它证明了结构体类型的临时数据会被放到内存中: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int a;
int b;
} S;
//这里用到了一点新知识,叫做运算符重载,我们会在《运算符重载》一章中详细讲解
S operator+(const S &A, const S &B){
S C;
C.a = A.a + B.a;
C.b = A.b + B.b;
return C;
}
S func(){
S a;
a.a = 100;
a.b = 200;
return a;
}
int main(){
S s1 = {23, 45};
S s2 = {90, 75};
S *p1 = &(s1 + s2);
S *p2 = &(func());
cout<<p1<<", "<<p2<<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0x28ff28, 0x28ff18 第10行代码用到了运算符重载,我们将在《C++运算符重载》一章中详细讲解。
关于常量表达式
诸如 100、200+34、34.5*23、3+7/3 等不包含变量的表达式称为常量表达式(Constant expression)。
常量表达式由于不包含变量,没有不稳定因素,所以在编译阶段就能求值。编译器不会分配单独的内存来存储常量表达式的值,而是将常量表达式的值和代码合并到一起,放到虚拟地址空间中的代码区。从汇编的角度看,常量表达式的值就是一个立即数,会被“硬编码”到指令中,不能寻址。 关于虚拟地址空间的分区,我们已在《Linux下C语言程序的内存布局》一节中讲到。 总起来说,常量表达式的值虽然在内存中,但是没有办法寻址,所以也不能使用&
来获取它的地址,更不能用指针指向它。下面的代码是错误的,它证明了不能用&
来获取常量表达式的地址:
int *p1 = &(100);
int *p2 = &(23 + 45 * 2);
引用也不能指代临时数据
引用和指针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引用仅仅是对指针进行了简单的封装。引用和指针都不能绑定到无法寻址的临时数据,并且 C++ 对引用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某些编译器下甚至连放在内存中的临时数据都不能指代。
下面的代码中,我们将引用绑定到了临时数据:
typedef struct{
int a;
int b;
} S;
int func_int(){
int n = 100;
return n;
}
S func_s(){
S a;
a.a = 100;
a.b = 200;
return a;
}
//这里用到了一点新知识,叫做运算符重载,我们会在《运算符重载》一章中详细讲解
S operator+(const S &A, const S &B){
S C;
C.a = A.a + B.a;
C.b = A.b + B.b;
return C;
}
int main(){
//下面的代码在GCC和Visual C++下都是错误的
int m = 100, n = 36;
int &r1 = m + n;
int &r2 = m + 28;
int &r3 = 12 * 3;
**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物联网嵌入式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的朋友。**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戳这里获取](https://bbs.csdn.net/topics/618679757)**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
**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下面的代码在GCC和Visual C++下都是错误的
int m = 100, n = 36;
int &r1 = m + n;
int &r2 = m + 28;
int &r3 = 12 * 3;
**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物联网嵌入式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的朋友。**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uJGpS1fA-1715634926739)]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MI9itgQ4-1715634926740)]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戳这里获取](https://bbs.csdn.net/topics/618679757)**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
**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