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最后一天,国产3D生成工具Rodin Gen-1.5的上线在网络掀起了新一波3D生成讨论的热潮。这款由影眸科技研发的3D生成大模型,以其能够生成锐利边缘的3D模型而受到广泛关注,被业界誉为“圆滑当道时代的锐利异类”。对于CAD类工业模型与硬表面模型,Rodin Gen-1.5展现出了绝对的优势,扩大了3D生成的使用群体。
Rodin Gen-1.5的更新恰逢年末,尽管海外许多用户都在放假,但这并未阻挡他们对测试新模型的热情。从《双城之战》中的海克斯拳套到细节丰富的赛博朋克靴子,Rodin Gen-1.5都能轻松应对。甚至有动画师将Rodin生成的资产直接运用在动画制作中,其中70%的3D资产由Rodin生成。对于3D打印爱好者来说,Rodin生成的模型稍作涂装就能成为精巧的玩具,其生成模型的质量也得到了AI生成领域专业用户的高度赞赏。
这并非影眸科技首次在3D大模型领域带来惊喜。2024年8月,在全球最顶尖的计算机图形学会议ACM SIGGRAPH上,影眸与上科大联合研发的3D原生大模型Clay发表,并与团队同年研发的3D服装生成模型Dresscode同时获得SIGGRAPH2024最佳论文荣誉提名,成为该领域内唯一在同一学术顶会上获得两项提名的中国团队。Clay的提出显著提升了3D生成的质量,成为当前学术界3D大模型广泛认可的技术路径。
基于Clay的三维资产生成工具Rodin Gen-1于去年6月推出,其生成效果接近“Production-Ready”,上线后备受关注。它的生成质量与可用性领先当时的同类产品,仅用45天就达成了100万美元的年化经常性收入(ARR),而知名的HeyGen达到这一数字则花了7个月。这一成就源于影眸对“Production-Ready”的追求,即生成的模型可以直接接入后续流程使用。
在3D大模型研发之初,影眸选择了一条“非共识”的道路。当时,2D升3D的技术方案是学术界的主流,但影眸看到了这一路径的瓶颈:2D数据无法完整描述3D内容,导致生成结果需要大量人工修正。影眸坚信,唯一的解决方案是从一开始就使用3D原生数据。尽管这一选择更难、更需要时间,但最终证明是正确的。7个月后,影眸的技术坚持得到了回报。
Rodin Gen-1.5的发布是影眸对“Production-Ready”坚持的进一步体现。通过新一代3D原生表达,Rodin Gen-1.5全面解决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薄面与边缘锐度问题,再次提高了3D生成的商用标准。无机形状的生成能力、锐利的边缘以及干净的拓扑结构,是Rodin 1.5在3D生成能力上最显著的性能提升,这一点在游戏和产品设计领域尤为重要。
用户现在可以借助Rodin对几何和PBR材质的精准生成能力,快速制作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三维资产。Rodin辅助游戏制作的能力已经得到试验,用户可以生成单个静态物件,也可以为大场景批量生成NPC。事实上,已经有用户将Rodin生成的结果放入自己开发的游戏中,也有个人开发者基于Rodin开发了一整套工作流。
在动画和影视制作方面,Rodin的应用场景同样广泛。用户使用Rodin生成的资产搭建整个城镇,制作简单动画,也有用户将Rodin与现有AI路线结合,在离线引擎中制作高质量CG内容。稍作调整,Rodin的资产质量甚至可以达到影视级。
影眸认为,在Rodin Gen-1.5之前,3D大模型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Level1是基于2D升维技术路径的3D生成,需要大量人工后期修正;Level2是以Clay为基础的3D原生三维生成大模型,刚刚达到“Production-Ready”的标准。而Rodin Gen-1.5的发布,已经将三维大模型带到了Level3的程度,它对生成模型的表达更加精确、细致,解决了3D大模型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大幅拓宽了3D大模型的使用边界。
过去几年,生成式AI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3D生成被认为是“世界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的提升,3D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去年,AutoDesk、Meta、NVIDIA、腾讯、微软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3D生成大模型,积极布局这一前沿领域。在与行业巨头的竞争中,影眸团队凭借其在3D建模/图形学领域的深耕和对3D行业用户需求的洞察,在技术与商业化方面长期领先。
未来,3D生成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要实现在AR/VR/虚拟世界中的个人创作,就要解放用户的3D内容创作能力。作为构建在三维空间中的世界,未来机器对世界的理解也必然基于三维,所以在具身智能领域,对3D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相信在影眸科技等3D大模型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就会迎来3D领域的“ChatGPT”时刻。
零基础入门AI大模型
今天贴心为大家准备好了一系列AI大模型资源,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
1.学习路线图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2.视频教程
网上虽然也有很多的学习资源,但基本上都残缺不全的,这是我自己整理的大模型视频教程,上面路线图的每一个知识点,我都有配套的视频讲解。
(都打包成一块的了,不能一一展开,总共300多集)
3.技术文档和电子书
这里主要整理了大模型相关PDF书籍、行业报告、文档,有几百本,都是目前行业最新的。
4.LLM面试题和面经合集
这里主要整理了行业目前最新的大模型面试题和各种大厂offer面经合集。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1.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
2.100套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3.100集大模型视频教程
4.200本大模型PDF书籍
5.LLM面试题合集
6.AI产品经理资源合集
5.免费获取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或者点击以下链接都可以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