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跨界“读心术”,艺术大师的秘密不再成谜
想象一下,当你站在一幅名画前,不再只是欣赏它的色彩和构图,而是能洞察画家作画时的每一笔、每一滴颜料,
甚至能分辨出这幅画是否出自大师本人之手。这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然而,AI正将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
近日,Science Advances封面的一篇论文引起了艺术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意大利文化遗产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AI分析了拉斐尔的两幅画作,不仅成功解析了画作的颜料成分,
还揭示了一些连艺术史学家都未曾注意到的细节。这不禁让人好奇:AI,这位跨界“侦探”,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给油画做CT,让AI看片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学家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肉眼分析,而是借助先进的成像技术,如MA-XRF(宏观X射线荧光),
对画作进行非侵入性研究。这种技术就像给油画做了一次“CT”,能够深入画作内部,揭示颜料的分布和成分。
然而,MA-XRF扫描产生的大量数据集却成了新的挑战。如何高效地分析这些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时,AI便大显身手。
研究人员利用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对MA-XRF光谱进行预测和分析,成功揭示了画作中的元素分布和颜料成分。
以拉斐尔的《圣母玛利亚》为例,AI不仅准确推断出了画作中使用的铅白、朱红色、铜绿等颜料,还通过元素分布图像,揭示了拉斐尔在面部造型中的微妙技法。
这些发现不仅让我们对拉斐尔的绘画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证明了AI在艺术分析领域的巨大潜力。
AI+画作,发展「计算机辅助鉴赏」
.
AI与艺术的跨界合作并非首次。早在去年,《福布斯》杂志就报道了一位英国学者的研究,他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析了拉斐尔的《玫瑰圣母》,
并发现其中的男性人物面部并非拉斐尔本人绘制。这一发现与艺术史学家们的长期怀疑不谋而合,进一步证明了AI在艺术品鉴别方面的准确性。
研究人员通过训练深度学习系统,识别了拉斐尔作品的笔触、调色板和阴影等4000多个视觉特征,实现了高达98%的准确率。
这意味着,AI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艺术家的作品,还能在艺术品鉴别和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AI并非万能。斯坦福大学的David G. Strok提醒我们,
目前仅靠计算机结果还不足以完成大多数艺术史领域的任务。AI需要与传统的鉴赏方法和艺术史研究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AI的“艺术之眼”,看见更多可能
AI的加入,让艺术分析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揭示画作背后的秘密,还能为艺术史学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见解。
例如,通过分析画作的颜料成分和技法,AI可以揭示出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时代特征,为艺术史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AI的“艺术之眼”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未来,AI或许能够成为艺术家们的得力助手,帮助他们创作出更加独特和富有创意的作品。
而艺术史学家们也将借助AI的力量,更加深入地挖掘艺术宝库中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