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实践(计算机网络课设)

校园网网络配置方案规划

摘 要

本校园网网络配置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高速、稳定、安全且可扩展的校园网络环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需求。通过对校园网络需求的深入分析,我们决定采用分层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确保数据的高效传输与分发。核心层将选用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这些设备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带宽支持,能够处理大量并发数据流,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低延迟。汇聚层设备负责区域内的数据汇聚与初步处理,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分配流量,避免网络瓶颈的出现。接入层则为各类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接入,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确保师生能够方便地连接到网络。方案中还考虑了网络的扩展性,预留了一定的设备升级与带宽扩展空间,以便在用户数量增加或应用需求变化时,网络能够平稳过渡。我们还将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我们力求为校园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提供有力的网络支撑,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网络配置、分层设计、核心交换机、可扩展

目 录

一、需求分析

1.1设备需求分析

1.2网络容量需求分析

1.3可扩展性需求分析

二、系统设计(规划设计)

2.1拓扑设计

2.2地址规划

2.3 VLAN规划

三、项目实施

3.1交换机配置

3.2主机配置

四、测试

4.1网络连通性测试

4.2延迟测试

五、总结

一、需求分析

1.1设备需求分析

(1)教学楼

每栋教学楼有 5 层,每层 10 个房间,共 2 栋教学楼。每个房间 3 个信息点,每层教学楼的信息点数为10*3=30个信息点,每栋教学楼的信息点数为5*10*3=150个信息点。

这些信息点需要连接到网络,因此需要足够数量的接入层交换机来连接这些设备,由于教学楼信息点分布较为分散,可能需要楼层交换机进行汇聚,考虑到冗余和扩展性,每层楼需要1台48口接入交换机,共10台,每栋教学楼需要1台24口汇聚层交换机,共2台。

(2)实验楼

实验楼有 5 层,每层 4 个综合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40-60个信息点,取最大值每个教室60个信息点,每层实验楼的信息点数为4*60=240个信息点,总共信息点数为5*4*60=1200个信息点。

每个楼层需要至少5台48口接入交换机,共25台。实验楼需要1台48口汇聚层交换机。

(3)图书馆

图书馆有 5 层,每层 4 个阅览室,每个阅览室40-60个信息点,取最大值每个阅览室60个信息点,每层图书馆的信息点数为4*60=240个信息点,总共信息点数约5*4*60=1200为个信息点。

每层需要至少548口接入层交换机,共25台。由于园区中心机房在图书馆3层,可在该层配置核心交换机,其他楼层配置汇聚交换机,共 4 台汇聚交换机连接到核心交换机。

(4)核心交换机

需要一台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来处理整个校园网的数据交换和路由,具备强大的背板带宽和端口密度,以满足大量信息点的数据传输需求。同时,考虑到网络的稳定性和冗余性,可配置两台核心交换机进行热备份。

1.2网络容量需求分析

教学楼的电子黑板、监控和播音系统对带宽要求不同。电子黑板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实时传输高清视频和大量教学资料,预计每个信息点需要至少100Mbps的带宽;监控系统需要实时传输视频数据,每个监控信息点根据视频分辨率和帧率不同,预计需要2-4Mbps的带宽;播音系统相对带宽需求较低,每个信息点预计1Mbps 带宽即可。综合考虑,教学楼每个信息点平均带宽约为103Mbps,总共300个信息点,教学楼所需总带宽约为300*103Mbps=30.9Gbps。

实验楼和图书馆的多媒体教室和阅览室主要用于学生学习和查阅资料,可能会有大量的网络访问需求,如在线学习资源访问、视频播放、文件下载等。预计每个信息点平均带宽需求为100Mbps,实验楼和图书馆总共约2000个信息点,所需总带宽约为2000*50Mbps=100Gbps。

校园内的无线网络用户,如师生的移动设备,预计同时在线用户数较多,每个用户平均带宽需求为50Mbps,按照同时在线用户数2000人计算,无线网络所需总带宽约为。

综上所述,校园网出口带宽至少需要30.9+200+100=330.9Gbps,考虑到网络峰值和未来扩展性,建议申请500Gbps以上的出口带宽。

1.3可扩展性需求分析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未来可能会增加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等建筑物,或者在现有建筑物内增加信息点数量。因此,网络设计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网络设备、扩展网络端口数量和带宽容量。例如,核心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应具备足够的扩展插槽,以便在需要时插入新的模块,如万兆光模块、堆叠模块等;接入层交换机也应能够方便地级联或堆叠,增加端口密度。

在网络拓扑结构方面,应采用分层设计,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三层架构,这种架构便于在不同层次进行设备的添加和升级,而不会对整个网络的运行造成太大影响。同时,IP 地址规划应预留足够的地址空间,以便未来能够轻松地划分新的子网。

二、系统设计(规划设计)

2.1拓扑设计

拓扑设计图如下图2-1所示:

图2-1 拓扑设计图

2.2地址规划

(1)教学楼1地址规划,如表2-1所示:

表2-1 教学楼1地址规划表

楼层

地址

教学楼1-1F

192.168.111.0/26

教学楼1-2F

192.168.112.0/26

教学楼1-3F

192.168.113.0/26

教学楼1-4F

192.168.114.0/26

教学楼1-5F

192.168.115.0.26

(2)教学楼2地址规划,如表2-2所示:

表2-2 教学楼2地址规划表

楼层

地址

教学楼2-1F

192.168.121.0/26

教学楼2-2F

192.168.122.0/26

教学楼2-3F

192.168.123.0/26

教学楼2-4F

192.168.124.0/26

教学楼2-5F

192.168.125.0/26

(3)实验楼地址规划,如表2-3所示:

表2-3 实验楼地址规划表

楼层

地址

实验楼1F

192.168.131.0/24

实验楼2F

192.168.132.0/24

实验楼3F

192.168.133.0/24

实验楼4F

192.168.134.0/24

实验楼5F

192.168.135.0/24

(4)图书馆地址规划,如表2-4所示:

表2-4 图书馆地址规划表

楼层

地址

图书馆1F

192.168.141.0/24

图书馆2F

192.168.142.0/24

图书馆3F

192.168.143.0/24

图书馆4F

192.168.144.0/24

图书馆5F

192.168.145.0/24

2.3 VLAN规划

根据不同的建筑物楼层划分VLAN如表2-5所示:

表2-5 VLAN规划表

名称

VLAN

教学楼1 1F-5F

111-115

教学楼2 1F-5F

121-125

实验楼1F-5F

131-135

图书馆1F-5F

141-145

核心交换机

10、20、30、40

三、项目实施

3.1交换机配置

(1)核心交换机配置:

<Huawei>sys

[Huawei]sysname hexin

[hexin]vlan batch 10 20 30 40

[hexin]int vlanif 10

[hexin-Vlanif10]ip add 10.10.10.1 30

[hexin-Vlanif10]int vlanif 20

[hexin-Vlanif20]ip add 10.10.10.5 30

[hexin-Vlanif20]int vlanif 30

[hexin-Vlanif30]ip add 10.10.10.9 30

[hexin-Vlanif30]int vlanif 40

[hexin-Vlanif40]ip add 10.10.10.13 30

[hexin-Vlanif40]q

[hexin]int g0/0/1

[hexin-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hexin-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hexin-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

[hexin-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trunk

[hexin-GigabitEthernet0/0/2]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0

[hexin-GigabitEthernet0/0/2]int g0/0/3

[hexin-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trunk

[hexin-GigabitEthernet0/0/3]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30

[hexin-GigabitEthernet0/0/3]int g0/0/4

[hexin-GigabitEthernet0/0/4]port link-type trunk

[hexin-GigabitEthernet0/0/4]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40

[hexin-GigabitEthernet0/0/4]q

[hexin]ip route-static 192.168.111.0 26 10.10.10.2

[hexin]ip route-static 192.168.112.0 26 10.10.10.2

[hexin]ip route-static 192.168.121.0 26 10.10.10.6

[hexin]ip route-static 192.168.131.0 24 10.10.10.10

[hexin]ip route-static 192.168.141.0 24 10.10.10.14

(2)汇聚交换机配置:

教学楼1汇聚交换机配置(教学楼2汇聚交换机配置同理):

<Huawei>sys

[Huawei]sysname jiaoxuelou1

[jiaoxuelou1]vlan batch 10 111 to 115

[jiaoxuelou1]int vlanif 10

[jiaoxuelou1-Vlanif10]ip add 10.10.10.2 30

[jiaoxuelou1-Vlanif10]int vlanif 111

[jiaoxuelou1-Vlanif111]ip add 192.168.111.62 26

[jiaoxuelou1-Vlanif111]int vlanif 112

[jiaoxuelou1-Vlanif112]ip add 192.168.112.62 26

[jiaoxuelou1-Vlanif112]q

[jiaoxuelou1]int g0/0/1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1]q

[jiaoxuelou1]int g0/0/2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trunk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2]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2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2]q

[jiaoxuelou1]int g0/0/6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6]port link-type trunk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6]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jiaoxuelou1-GigabitEthernet0/0/6]q

[jiaoxuelou1]ip route-static 192.168.121.0 26 10.10.10.1

[jiaoxuelou1]ip route-static 192.168.131.0 24 10.10.10.1

[jiaoxuelou1]ip route-static 192.168.141.0 24 10.10.10.1

[jiaoxuelou1]q

实验楼汇聚交换机配置(图书馆汇聚交换机配置同理):

<Huawei>sys

[Huawei]undo info enable

[Huawei]sysname shiyanlou

[shiyanlou]vlan batch 30

[shiyanlou]vlan vatch 131 to 135

[shiyanlou]int vlanif 30

[shiyanlou-Vlanif30]ip add 10.10.10.10 30

[shiyanlou-Vlanif30]q

[shiyanlou]int vlanif 131

[shiyanlou-Vlanif131]ip add 192.168.131.254 24

[shiyanlou-Vlanif131]q

[shiyanlou]int g0/0/1

[shiyanlou-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shiyanlou-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31

[shiyanlou-GigabitEthernet0/0/1]q

[shiyanlou]int g0/0/6

[shiyanlou-GigabitEthernet0/0/6]port link-type trunk

[shiyanlou-GigabitEthernet0/0/6]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30

[shiyanlou-GigabitEthernet0/0/6]q

[shiyanlou]ip route-static 192.168.111.0 255.255.255.192 10.10.10.9

[shiyanlou]ip route-static 192.168.112.0 255.255.255.192 10.10.10.9

[shiyanlou]ip route-static 192.168.121.0 255.255.255.192 10.10.10.9

[shiyanlou]ip route-static 192.168.141.0 255.255.255.192 10.10.10.9

[shiyanlou]q

(3)接入交换机配置:

教学楼1-1f接入交换机配置(教学楼1-2f-5f和教学楼2-1f-5f接入交换机

的配置同理):

<Huawei>sys

[Huawei]sysname jiaoxuelou1-1f

[jiaoxuelou1-1f]vlan batch  111

[jiaoxuelou1-1f]int e0/0/1

[jiaoxuelou1-1f-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jiaoxuelou1-1f-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jiaoxuelou1-1f-Ethernet0/0/1]q

[jiaoxuelou1-1f]int e0/0/2

[jiaoxuelou1-1f-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

[jiaoxuelou1-1f-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an 111

[jiaoxuelou1-1f-Ethernet0/0/2]q

[jiaoxuelou1-1f]q

实验楼-1f接入交换机配置(实验楼-2f-5f和图书馆-1f-5f接入交换机的配置同理):

<Huawei>sys

[Huawei]sysname shiyanlou-1f

[shiyanlou-1f]vlan batch  131

[shiyanlou-1f]int e0/0/1

[shiyanlou-1f-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shiyanlou-1f-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31

[shiyanlou-1f-Ethernet0/0/1]q

[shiyanlou-1f]int e0/0/2

[shiyanlou-1f-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

[shiyanlou-1f-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an 131

[shiyanlou-1f-Ethernet0/0/2]q

[shiyanlou-1f]q

3.2主机配置

(1)教学楼1-1f示例主机的配置如图3-9和图3-10所示:

图3-9 实验楼-1f主机1配置图


图3-10 实验楼-1f主机2配置图

(2)教学楼1-2f示例主机的配置如图3-11所示:

图3-11 教学楼1-2f主机配置图

(3)实验楼-1f示例主机的配置如图3-12所示:

图3-12 实验楼-1f主机配置图

四、测试

4.1网络连通性测试

(1)教学楼1-1f不同主机连通性测试结果如图4-1所示:

图4-1 教学楼1-1f不同主机连通性测试结果图

(2)教学楼1-1f主机与教学楼1-2f主机连通性测试结果如图4-2所示

图4-2 教学楼1-1f主机与教学楼1-2f主机连通性测试结果图

(3)教学楼1-1f主机与实验楼-1f主机连通性测试结果如图4-3所示:

图4-3 教学楼1-1f主机与实验楼-1f主机连通性测试结果图

总结

本课程设计围绕某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展开,旨在通过实际的网络设计与搭建,提升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设备选型、配置规划及运维管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构建一个高效、稳定且安全的网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改课程设计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应用,也是对未来职业技能的培养。

在设计目标方面,首先,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网络架构,以满足学校各类信息点的连接需求。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都需要支持多种信息系统的运行,包括电子黑板、监控系统和播音系统等。其次,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并进行合理配置是确保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在设计内容方面,我们首先设计了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了信息点的分布,确保每个房间和教室都能顺利接入网络。其次,我们进行了IP地址分配和VLAN划分。根据建筑结构,规划了IP地址段,并将不同楼宇和功能区域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以实现网络的逻辑分隔和管理,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在eNSP环境中逐步进行网络部署,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实施。通过模拟环境,验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各项服务的可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设备配置不当导致的网络不通、VLAN划分错误等。我们及时记录并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最终网络的稳定运行。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网络设计与配置的理解。同时,团队合作的过程也增强了我们的协作能力,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和分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此外,在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中,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基于python实现的粒子群的VRP(车辆配送路径规划)问题建模求解+源码+项目文档+算法解析,适合毕业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算法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向表现较好的个体学习,标准粒子群算法引入惯性因子w、自我认知因子c1、社会认知因子c2分别作为自身、当代最优解和历史最优解的权重,指导粒子速度和位置的更新,这在求解函数极值问题时比较容易实现,而在VRP问题上,速度位置的更新则难以直接采用加权的方式进行,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基于遗传算法交叉算子的混合型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这里采用顺序交叉算子,对惯性因子w、自我认知因子c1、社会认知因子c2则以w/(w+c1+c2),c1/(w+c1+c2),c2/(w+c1+c2)的概率接受粒子本身、当前最优解、全局最优解交叉的父代之一(即按概率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父代,不加权)。 算法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向表现较好的个体学习,标准粒子群算法引入惯性因子w、自我认知因子c1、社会认知因子c2分别作为自身、当代最优解和历史最优解的权重,指导粒子速度和位置的更新,这在求解函数极值问题时比较容易实现,而在VRP问题上,速度位置的更新则难以直接采用加权的方式进行,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基于遗传算法交叉算子的混合型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这里采用顺序交叉算子,对惯性因子w、自我认知因子c1、社会认知因子c2则以w/(w+c1+c2),c1/(w+c1+c2),c2/(w+c1+c2)的概率接受粒子本身、当前最优解、全局最优解交叉的父代之一(即按概率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父代,不加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孙不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