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柱电池生产新纪元:先进设备引领未来

大圆柱电池,即尺寸较大的圆柱形电池,经测算,其直径达到46mm时,能最有效地提升整车的续航里程,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相较于普通圆柱电池,大圆柱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功率性能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其生产流程涵盖了电极制备、电芯卷绕、组装、注液、化成、分选等多个关键步骤。而本文的关注点在于大圆柱电池的生产设备,这是提升产能与品质的核心要素。

根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的最新报告《全球大圆柱电池生产设备市场报告2024-2030》,预计到2030年,全球大圆柱电池生产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85.2亿美元大关,未来几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74.8%,彰显了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市场分析显示,全球范围内,大圆柱电池生产设备的主要生产商包括逸飞激光、Saueressig、深圳中基自动化、烽禾升集团以及海目星等。在2023年,这五大厂商占据了市场约53%的份额,显示出市场的集中度较高。

大圆柱电池采用全极耳技术,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快充性能,还增大了散热面积。极耳,作为电池充放电的接触点,主要由铝和铜制成。全极耳技术通过改变电子的传输路径,从传统的沿极耳到集流盘的横向传输转变为集流体的纵向传输,从而实现了性能的提升。

全极耳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安全性,由于电子流通路径的缩短,电池的发热量有望大幅下降,同时全极耳设计增大了散热面积,增强了电池的热稳定性;二是提升倍率性能,全极耳设计降低了电池内阻,提高了电子流动速度,从而提升了快充性能。

然而,尽管大圆柱电池具有诸多优势,但其生产效率及良率一直是制约其大规模量产的瓶颈。目前,大圆柱电池的生产仍处于中试线或小批量生产阶段,市场需求主要以改造型设备升级建设及实验级建设为主。但随着锂电设备技术的不断突破,大圆柱电池即将迎来大规模量产的阶段。

发展趋势显示,随着产业化放量大潮的临近,相关电池公司的扩产意愿逐渐明确,极耳激光切割、揉平、激光焊接等设备环节面临着升级需求。以激光设备和激光器为代表的高端设备有望率先推动市场的发展,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尽管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电池生产地区对大圆柱电池的生产保持着高度关注,但行业前景仍面临诸多挑战。工艺技术上的难点,如干法电极技术的量产导入问题,仍困扰着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厂商。因此,大圆柱电池生产设备市场在短期内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大圆柱电池有望成为未来电池市场的重要力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