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膏,作为金属粉末烧结过程中的粘合剂与助剂,可有效改善金属粉末的流动性与成型性,进而提升烧结体的密度和强度。其通常由有机和无机成分按照特定配方与工艺制备而成,在金属粉末冶金、陶瓷制造、电子封装等众多领域均有着广泛应用。
从市场分析来看,据 QYResearch 调研团队的最新报告《全球烧结膏市场报告 2024 - 2030》显示,预计 2030 年全球烧结膏市场规模将达到 2.9 亿美元,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6.8%。全球范围内烧结膏生产商主要有贺利氏电子、京瓷、铟泰公司、Alpha Assembly Solutions、汉高、Namics、先进连接、飞思摩尔、中科纳通、田中贵金属等。2022 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据了大约 89.0%的市场份额。
在发展趋势方面,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新型烧结膏持续涌现。这些新材料和新配方能够显著提高烧结体的性能,例如实现更高的密度、更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纳米级烧结膏的应用愈发广泛,纳米颗粒对烧结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改善作用显著。同时,环保意识的提升促使开发低毒、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烧结膏成为一大趋势。电子产品朝着微型化和高性能化方向发展,这使得烧结膏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尤其在高功率 LED、功率半导体等领域表现突出。在新能源领域,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烧结膏也被用于提升电极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此外,烧结膏的生产和应用过程正逐步走向自动化,借助物联网(IoT)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烧结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然而,行业也面临一些劣势。高质量的原材料成本较高,尤其是新型材料和纳米材料,这无疑增加了烧结膏的生产成本。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给企业带来了较重的财务负担。而且烧结膏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对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要求较高,新进入者面临着较大的技术壁垒。许多关键技术还被现有企业申请了专利,使得新进入者难以绕过专利保护。
展望行业前景,开发更高性能的烧结膏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是重要方向,比如具备高导电性、高耐温性等特点的产品。同时,结合多种功能的烧结膏,如兼具导电、导热、耐腐蚀等性能,将有助于拓展应用领域。开发低毒、低 VOC 的环保型烧结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必然趋势。此外,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