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系统设计以三层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立体车库的原理分析、动作流程设计和一系列的软硬件设计,达到立体车库自动化控制的目的。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实现该系统的工艺要求,通过程序仿真调试,完成系统的各种动作要求,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系统设计分为总体设计、硬件设计以及软件设计。按照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图纸设计;重点分析工艺流程图,对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进行程序编译和MCGS上位机调试,通过系统的调试和修改,达到了基本控制的要求。系统设计明确了工艺要求,确定了控制方案,设计了硬件和软件,通过系统调试及仿真,达到了该系统的各种功能实现。
关键词 立体车库;可编程控制器;硬件设计;MCGS
Abstract
Today,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urban population, especially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the car ownership in the city, and the existing parking lot in the city can not meet the current deman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is carried out to solve the demand of the city to use limited space to store more cars. This design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double garage, using PLC as the control unit to design the system of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takes the three-level gara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the design of the action flow and a series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the purpose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hree-level garage is achieved. The system uses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unit of the stereo garage control system to realize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simulation and debugging of the program, all kinds of a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are complet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utomatic control. The system design is divided into general design,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stereo garage control system, the paper designs the drawings, analyzes the process flow chart, compiles the program of the stereo garage control system and debugs the MCGS upper computer. Through the debugging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system, the basic control requirements are achieved. The system design defines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determines the control scheme, design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achieves various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through system debugging and simulation.
Key words: stereo garage; PLC; hardware design; MCGS
目 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立体车库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是为了解决城市有限土地空间能够存储更多汽车的产物。城市中的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而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满足汽车的泊车。所以采用立体车库的设计,使有限的空间能够存储更多汽车,缓解城市停车的压力。系统设计针对此问题,研究三层横移升降式立体车库,通过对每个车位的横移升降控制,实现汽车的泊车存储。按照此设计要求,对三层横移升降式立体车库进行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往往需要将某些控制对象或管理对象采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用以提高控制精度和工作效率,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对于控制系统来说,主要通过控制单元实现自动化控制,市场上常用的控制单元包含可编程控制器和单片机。单片机功能很强大,能够对应用的控制系统实现各种功能,完成指定的工艺要求。但可编程控制器是为工业现场专门生产的控制单元,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能,可编程控制器可以按照现场的要求,通过各种扩展模块的添加实现现场的模拟量控制、通讯、高速计数等功能。本设计主要对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通过该设计的学习,对以往学习过的课程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深入了解。特别是电气控制的理论知识和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知识进行详细的学习。对市场的应用产品和控制单元,以及各种控制样例进行掌握,有利于以后的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立体车库的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依靠进口国外的停车设施解决大城市的停车问题。到了九十年代,国内出现立体车库的生产厂家,目前关于立体车库的厂家,已经达到上千家,甚至某些先进的立体车库设备,出口到国外。立体车库的机械结构研究,成为现代立体车库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国内有些立体车库制造,由于制造技术和开发水平比较低端,所以导致生产质量不够理想。在市场竞争中,国内的立体车库竞争力比较弱,相关的科研单位参与不够多,创新乏力,导致立体车库发展没有迈向更好的台阶。
在国外发达国家,最早使用机械式车库是日本,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日本就积极开发并使用机械式的停车设备。当时日本全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大概在五百多万辆,而且很多都选用的是垂直循环式的立体停车设备。大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日本国家就已经开始向海外国家出口自己的产品停车设备产品和制造技术。韩国的停车技术也是日本停车技术的另一个派生。韩国的汽车机械式停车产业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就开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经过研发阶段的消化,让停车设施变得本土化,而九十年代之后,便变得普遍起来了。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本设计主要针对三层立体车库进行研究,该立体车库具有十个车位,二个通道。通过升降横移式停车机构的原理,采用控制单元实现立体车库每个车位的升降横移,在存车和取车两种功能,能够按照现有条件判断和逻辑控制,实现存车过程和取车过程的各种控制功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存取车位的目的。整个立体车库系统的设计,包含了电机传动、载车机械机构、外部监测机构以及控制单元组成。系统通过立体车库的基本要求,实现升降电机和横移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实现存取车的控制目标和要求。
按照立体车库的控制设计内容,对立体车库进行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了总体工艺分析设计,系统的硬件图纸设计以及软件设计,系统的调试设计等。
(1)在总体设计工艺分析中,对立体车库的控制工艺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系统的控制对象,对系统的总体设计策略和方案进行设计,明确输入动作和输出动作,以及相关的控制要求。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系统采用的控制单元、检测部分和执行部分进行选型设计。
(2)在系统的硬件设计中,明确硬件设计的要求,对系统的电路进行分部设计,详细设计每个电路图,对线路部分的接线要求和原理进行明确分析。
(3)在系统的软件设计中,对系统的I/O分配进行详细设计,I/O分配的设计关系到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后期的调试使用。对系统的流程图进行分析,明确各种动作要求和动作规范性,对程序进行分部设计,完成程序的各种功能实现,分析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注释。
(4)对系统的MCGS上位机联机调试进行设计,系统调试作为系统开发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按照调试的思路进行仿真调试。
(5)完成系统设计的总结,对本系统设计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后期的升级改造留有空间,并且进行设计的总结分析。
2 立体车库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立体车库的工艺要求
本设计以三层十车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立体车库的主要工艺原理是通过载车板的上升和下降、左移和右移进行移动,实现车辆的存取功能。通过控制面板实现车位的监测和存取。该车库拥有十个车位,顶层车位只能实现升降运动,中间一层可以实现上升下降、左移和右移运动。底层车位只能实现平移运动。整个存取车位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完成,首先需要通过横移的方式,将空车位让出来,其次通过载车板的升降实现车位的上升和下降,载车板的横移需要通过限位开关监测,实现准确的移动位置。具体的立体车库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2-1 立体车库位置图
通过上图可知,有十个车位,第四个和第八个为通道。举例说明,比如进行6号车位的存取,首先将检测2号车位是否有车,如果无车,直接将6号车位载车板下降,汽车进入载车板后,再通过上升移动到6号车位。如果2号车位有车,先将3号车移动到4号通道,将2号车移动到3号通道,再将6号车载车板下降到2号车位置,将汽车进入载车板后,通过升降电机上升到6号车位。其他车位的存取原理基本一样。
2.2 立体车库的控制策略
立体车库主要分为存车和取车两种功能进行设计,当存车时,选择存车位置,如果选择的存车位置有汽车,将不执行任何操作,当存车位置无车,按照固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存车。当取车时,选择取车车位,如果该车位有车,将通过固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取车,如果该车位无车,将不执行任何操作。具体的流程工艺如下分析。
(1)在每个车位处安装光电开关,主要用来对该车位是否有车进行判断,如果有车,将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如果无车,控制单元将识别该车位为空车位。
(2)对每个车位移动处安装限位开关,进行横移电机移动位置识别,以及上下移动电机移动位置识别,保证当前移动的位置能够对应当前的车位。
(3)在上层和底层安装限位开关,防止电机不能超过限位,否则将导致设备损坏。
按照以上的分析,对系统的存车和取车过程主要进行以下控制策略分析:
(1)立体车库的限位开关主要包括车位判断限位开关和横移电机保护限位开关,以及升降电机保护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主要检测每个车位是否有车。对电动机的设计主要通过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的正反转实现载车板的横移移动以及升降移动。
(2)在操作面板安装存车按钮和取车按钮,以及当前每个车位是否有车显示,并且对存取车的目标车位进行选择。
(3)当存车时,按下存车按钮,选择要存车的位置,如果该位置有车,将不执行任何操作,如果该位置无车,将进行存车操作。在存车过程中,按下其他按钮将不起作用。
(4)当取车时,按下取车按钮,选择要取车的车位,如果该位置有车,将进行取车操作,如果该位置无车,将不执行任何操作,在取车过程中,按下其他按钮,将不起作用。
2.3 立体车库的方案确定
按照立体车库的控制要求,对系统提出控制策略,首先选择合适的控制单元,常用的有单片机和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的开发设计本身是针对工业控制环境的特定要求而研制,可编程控制器结合当前研究最新成果,特别是计算机的技术发展、通信技术发展、传感器应用发展等领域的研究,都可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的特定功能模块得以实现。面对复杂的工业环境,可编程控制器设计最初,就考虑抗干扰能力性能、高可靠性能、高稳定性能等,所以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比较广泛。按照要求进行外部输入输出余量保留,为后期改造升级提供诸多方便。对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大量普及和应用,本次设计就考虑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总控制单元,进行该系统的工艺设计。
按照立体车库的设计工艺要求和控制方案,对系统的输入输出进行分析设计,系统控制采用七台横移电动机和七台上下移动电动机进行设计,电动机采用正反转控制,实现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功能。对于系统输入部分主要包括上层车位的存车按钮和取车按钮,每个车位是否有车的传感器信号,以及每个车位的移车限位信号等。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设计,对外部输入信号进行监测,通过逻辑控制,控制横移电动机和上下电动机的运行动作。按照限位开关的位置判断,进行动作切换。
图2-1 系统控制方案图
3 立体车库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
可编程控制器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多,可编程控制器可以解决工业现场各种问题,包括现场逻辑控制功能、数据处理功能、通信功能以及过程控制的实现功能等。可编程控制器采用专用的程序编译软件,通过该软件的组态设计、工艺程序设计等方法,帮助完成工业控制现场的各种复杂的工艺,能够实现工业现场的各种通讯,和互联网进行数据交互,达到客户的要求。按照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控制工艺要求功能分析和控制策略的分析,需要设计的外部数字量输入点数为37个,数字量输出点数为26个。对于后期的系统升级改造,对需要留有余量按照统计点数的20%考虑。进行外部的I/O点数计算和存储器的容量计算。
(1)I/O点数的计算
由于可编程控制器对外部的信号进行处理,需要通过外部I/O进行外部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对于I/O点数,通常指的是所有数字量输入输出的点数之和。在点数计算时,要考虑留有余量,以便于日后系统的升级改造,或者某外部I/O点损坏后,可以通过余量点进行代替。按照I/O点的估算方法,如下公式表示:
按照以上公式计算,需要设计的I/O点数为76个。
(2)存储器容量的计算
对于存储器的容量计算,主要是考虑到用户存储器的容量大小选择。根据资料显示说明,存储器容量的计算依靠外部的输入输出点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按照数字量输入输出点的10-15倍的容量进行考虑,如果系统设计存在模拟量输入输出,需要按照模拟量输入输出点数的100倍进行容量估算,在最终计算的结果,考虑到设备升级改造后期的容量,需要按照结果的百分之二十五进行余量的考虑,因此按照以上的经验资料说明,存储器的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按照以上计算,系统存储器容量估算为1140B。
(3)PLC电源的选择
可编程控制器需要供电才能运行,所以按照市场上的可编程控制器电源类型,一般为交流AC220V以及直流DC24V。本系统按照控制策略和后期的硬件设计成本考虑,选择交流AC220V电源为其供电,采用单独的断路器进行电源的通断。
按照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采用西门子S7-200 CPU226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控制单元,完成系统的设计。该型号的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实现本系统涉及的基本逻辑控制,能够对外部输入信号进行数据逻辑计算、特殊功能的使用,通过外部输出将连接外部的执行单元。通过端子计算和存储容量计算,本系统选择的CPU226型号,外部输入端子为24个,外部输出端子为16个,采用的工作电源为AC220V,采用EM223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采用的编程软件为Step7- Microwin4.0。产品如下所示。
图3-1 S7-200可编程控制器
3.2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光电传感器主要的组成部分为光束发射电路、光束接收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光束发射电路主要发射光束,光束接收电路主要接收光束。当该范围内的物体遮挡光束,将吸收光束的一部分能量,从而接收电路能感应到当前范围内有物体存在,信号放大电路将该信号进行整定放大后,进行输出。对于光电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3-2光电传感器的时序图及电路图
按照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对车位是否有车进行监测,选择欧姆龙公司的产品,具体型号为EE-SPY402。该产品的检测感应距离为0.2厘米到2米之间,并且可以根据光电开关的旋钮对感应距离进行调节,需要输入电源,电源电压等级为AC220V,输出的信号中,有公共线、常开输出线、常闭输出线,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接入常开或常闭点。当感应到信号时,光电开关指示灯亮,表明检测范围内有物体遮挡,此时公共线与常开输出线之间接通,公共线与常闭输出线之间断开,可将信号输出到可编程控制器,表明当前有物体。产品使用方便,安装方便。该产品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3-3 欧姆龙光电传感器
3.3 限位开关的选型
限位开关作为控制单元的位置检测主令元件,该结构分为检测部分和电路输出部分。限位开关主要应用于实现顺序控制功能以及保护功能。限位开关按照机械结构和安装方式进行设计,设计小巧可以安装于机械结构内部,采用金属外盒耐腐蚀,能够保护到内部的电路。限位开关的触点电压可以达到AC380V以上。本系统按照限位开关的安装方式进行选择,采用活塞式的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内部的电路有一对常开触点和一对常闭触点。完全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具体型号为YBLX-K1/411,为正泰电器厂家生产,应用比较广泛。
图3-4 限位开关
3.4 电动机的选型
通常情况下,工业环境的负载类型比较多,主要包括风机泵类负载、恒转矩负载以及其他类型的负载,以上负载均可以使用异步电动机进行拖动。异步电动机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工业制造的成本相对于直流电动机来说比较低,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故障率低,维修方便。按照本设计的工艺分析以及控制策略,需要对执行机构的电动机进行型号选择,选择Y系列的异步电动机进行负载拖动,该Y系列异步电动机使用的转矩特性比较好,运行稳定可靠,寿命较长。成为工业电机拖动中的首选。按照负载的要求,选择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1 电动机选型表
设备名称 | 电动机型号 | 电动机容量 | 额定转速 | 数量 |
横移电动机 | Y100L-4 | 2.2KW | 1440r/min | 6台 |
升降电动机 | Y132M-4 | 5.5KW | 1475r/min | 7台 |
3.5 系统的I/O分配设计
对于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I/O分配设计,主要的作用是进行系统的外部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地址分配,特别在软件设计中,需要在程序内部进行地址的分配,方便程序的设计和编译,特别是后期的调试中,如果出现调试的问题,将通过查询I/O分配地址表,得到相应的故障问题信息,进行问题判断,大大方便了后期的系统调试。按照本设计的要求,通过工艺的分析确定了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对这些输入和输出的功能进行具体的I/O分配设计,具体的分配设计如下表所示。
表3-2 I/O点分配设计表
功能 | I点地址 | 功能 | O点地址 |
存车5 | I0.0 | 车左移1号 | Q0.0 |
存车6 | I0.1 | 车右移1号 | Q0.1 |
存车7 | I0.2 | 车左移2号 | Q0.2 |
复位 | I0.3 | 车右移2号 | Q0.3 |
存车9 | I0.4 | 车左移3号 | Q0.4 |
存车10 | I0.5 | 车右移3号 | Q0.5 |
存车11 | I0.6 | 车左移5号 | Q0.6 |
存车12 | I0.7 | 车右移5号 | Q0.7 |
取车5 | I1.0 | 车下移5号 | Q1.0 |
取车6 | I1.1 | 车上移5号 | Q1.1 |
取车7 | I1.2 | 车左移6号 | Q1.2 |
取车9 | I1.4 | 车右移6号 | Q1.3 |
取车10 | I1.5 | 车下移6号 | Q1.4 |
取车11 | I1.6 | 车上移6号 | Q1.5 |
取车12 | I1.7 | 车左移7号 | Q1.6 |
移车限位车位1 | I2.0 | 车右移7号 | Q1.7 |
移车限位车位2 | I2.1 | 车下移7号 | Q2.0 |
移车限位车位3 | I2.2 | 车上移7号 | Q2.1 |
移车限位车位4 | I2.3 | 车下移9号 | Q2.2 |
移车限位车位5 | I2.4 | 车上移9号 | Q2.3 |
移车限位车位6 | I2.5 | 车下移10号 | Q2.4 |
移车限位车位7 | I2.6 | 车上移10号 | Q2.5 |
移车限位车位8 | I2.7 | 车下移11号 | Q2.6 |
移车限位车位9 | I3.0 | 车上移11号 | Q2.7 |
移车限位车位10 | I3.1 | 车下移12号 | Q3.0 |
移车限位车位11 | I3.2 | 车上移12号 | Q3.1 |
移车限位车位12 | I3.3 | 有车限位6 | I4.1 |
有车限位1 | I3.4 | 有车限位7 | I4.2 |
有车限位2 | I3.5 | 有车限位9 | I4.4 |
有车限位3 | I3.6 | 有车限位10 | I4.5 |
有车限位5 | I4.0 | 有车限位11 | I4.6 |
有车限位6 | I4.1 | 有车限位12 | I4.7 |
3.6 系统的主电路设计
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主电路设计主要是对横移电动机和升降电动机的主电路进行接线设计,断路器的作用是通断电动机主电路回路,并且能够对电动机产生的过流故障进行保护,本系统选择的断路器为正泰电器生产的DZ47-60系列断路器。接触器的作用是通过线圈吸合和断开,对电动机进行通电和断电,达到电动机运行和停止的目的。对于所有电动机采用正反转电路控制。在正反转电路控制中,当KM1接触器线圈得电,主触点吸合,电动机开始正向转动,当KM2接触器线圈得电,主触点吸合,电动机开始反向转动,KM1接触器和KM2接触器之间不能同时接通,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内部的梯形图设计,形成正反转互锁控制电路。
图3-5 主电路接线图一
图3-6 主电路接线图二
图3-7 主电路接线图三
3.7 系统的PLC电路设计
对于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的接线是系统硬件设计的重要部分,市场上各个品牌的可编程控制器接线原理基本相同,接线基本由电源接线部分、DI输入接线部分和DO输出接线部分三部分组成。按照统计可知,系统的输入部分需要接入27个功能信号,输出部分需要接出16个执行信号,按照本系统的可编程控制器选型,选用的电源电压为AC220V,因此输入部分单元和输出部分单元的电压等级和电源电压等级相同,都为AC220V。按照硬件设计分析及可编程控制器电路设计规范,为后期系统的升级改造考虑,留有充足的输入备用部分和输出备用部分。
图3-8 可编程控制器接线图一
图3-9 可编程控制器接线图二
4 立体车库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程序流程的设计
对于立体车库的设计,主要针对中层和上层车位的存取,即五号到七号和九到十二号的车位进行存取设计,首先判断系统是否有故障输入,如果无故障输入,将进行系统运行启动,当系统运行后,通过操作面板进行车位的选择,并且按下存车或取车按钮,对每个车位进行程序的调用,达到存取车的目的。对于车位存取,程序基本相同,只是限位开关位置不同而已。
图4-1 存取车程序流程图
以六号车位存车举例说明,当按下六号车位存车按钮时,首先判断六号车位是否有车,当有车后,在判断二号车位是否有车,当二号车位无车,六号车位载车板直接下降,当下降到位并且车开入载车板,六号车位载车板上升,当上升到位后停止。如果二号车位有车,先进行二号车位的左右移动操作,当操作结束后,二号车位无车后,再进行六号车位的载车板下降,当下降到位并且车开入载车板,六号车位载车板上升,当上升到位后停止。对于取车过程和存车过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取车时,要判断六号车位有车时,进行取车操作,而存车时,要判断六号车位无车时,进行存车操作。对于其他车位的存取,和六号车位相同的方法。
4.2 编程软件的介绍
本系统设计采用S7-200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单元,使用的编程软件为S7-200可编程控制器专用的软件STEP7-Micro/WIN。该软件安装必须在微软操作系统上,该软件能够完成程序的编译、特殊功能的建立和组态、程序的下载以及在线监控、通过界面可以启动和停止可编程控制器,当系统处于在线状态下,可以进行变量的查询等。软件功能强大、指令丰富,能够对各种控制方案进行程序编译。该软件采用专用的PPI编程电缆,通过驱动的选择以及波特率、通讯地址的设置,和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通讯连接,进行程序的上传下载以及在线监控操作。STEP7-Micro/WIN软件具有诸多版本,在WIN7系统中,需要安装SP9及以上的版本才能运行。STEP7-Micro/WIN软件的界面功能丰富,通常情况下,分为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以及程序编译栏、系统的变量表栏,可以通过交叉应用对某变量在程序中的出现位置进行搜索。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2 STEP7-Micro/WIN软件编程界面
4.3 程序的设计
4.3.1 主程序的设计
主程序的功能是以存车和取车为主,对于存取某个号位的车进行子程序调用。以存五号车为例,当五号车限位开关I4.0显示该车位没有车时,并且没有其他的车正在存取动作,也就是M1.3没有动作。当按下外部的存5号车按钮I0.0,在上升沿中,将存取5号车继电器M0.0置位,同时将存取动作继电器M1.3置位。
以取5号车为例,当五号车限位开关I4.0显示该车位有车时,没有其他的车进行存取动作,按下外部按钮I1.0,并且进行上升沿检测,表示开始进行五号车取车动作,将中间继电器M1.0置位接通,于此同时将M1.3置位接通。
以存取5号车为例,当通过前面存车按钮和取车按钮动作后,将置位接通M0.0和M1.0,这将表示进行五号车的存取动作,调用子程序“存取五号车”。
如果外部按下复位按钮I0.3,将进行QO.0和M0.0的复位操作,程序如下:
4.3.2 子程序的设计
在程序设计中,对于存取每个车位的动作,都有相应的子程序调用,以存取5号车的子程序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将三号车进行右移动作,当移车限位开关I2.3接通,并且车右移三号电动机运行,将进行车右移2号电动机的置位,与此同时将车右移3号电动机复位;当车右移2号电动机移动到位后,限位开关I2.2接通,进行车右移1号电动机置位输出,并且将车右移2号电动机复位;当车右移1号电动机移动到位后,限位开关I2.1将接通,开始将车下移5号电动机置位输出,并且将车右移1号电动机复位;当车下移5号电动机移动到位后,限位开关I2.0将接通,开始将车上移5号电动机置位输出,并且将车下移5号电动机复位;当车上移5号电动机移动到位后,限位开关I2.4将接通,开始将车左移1号电动机置位输出,并且将车上移5号电动机复位;当车左移1号电动机移动到位后,限位开关I2.0将接通,开始将车左移2号电动机置位输出,并且将车左移1号电动机复位;当车左移2号电动机移动到位后,限位开关I2.1将接通,开始将车左移3号电动机置位输出,并且将车左移2号电动机复位。
5 立体车库系统的上位机设计
5.1触摸屏开发设计过程
按照MCGSE触摸屏设计的工作流程,首先进行工程新建,按下MCGSE的图标,开始完成系统的设置,进行触摸屏的型号选择,按照触摸屏的类型,选择的型号为TPC7062KX的HMI,如下图5-1所示:
图5-1 MCGSE新建工程框图
通过该触摸屏型号的选择,开始进行设备组态、画面设计以及用户变量设计工作。首先进行设备组态,按照本系统设计,MCGSE触摸屏需要和S7-200之间进行通讯,因此需要进行组态设计,在设备窗口新建通用串口父设备,然后按照驱动程序的选择,选择为西门子—S7200PPI设备。双击该设备,如下对话框:
图5-2 MCGSE的设备通讯组态
在该对话框里完成设备地址、设备属性、采集方式等设置。设置完成后,开始进行变量添加设置。如下对话框所示。
图5-3 设备通道添加对话框
通过该对话框,添加需要通讯的变量类型、数据类型以及通道地址等。按照程序的设计,添加M类型,并且选择位数据类型,选择通道地址和个数。确认后,再对变量进行命名,然后添加变量在用户数据库内,如下图所示。
图5-4 变量数据库
当数据库建立好后,开始完成画面的设计,在画面设计中,对画面的属性进行设置,包括画面名称、窗口标题以及窗口背景颜色等。设置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画面编译,在画面编译过程中,会出现工具箱。该工具箱内可以完成位图插入、简单图形绘制、按钮添加、图表添加、以及趋势图曲线等添加。按照此工具箱的丰富功能,完成本设计的画面,如下图所示。
图5-5 画面编译图
当画面编译完成后,需要对该画面的指示灯、数据按钮等进行变量设计和动画设计,在MCGSE触摸屏的动画设置连接中,包括颜色动画、边线动画以及字符颜色动画,可以对对象进行水平、垂直以及大小的变化连接等,也可以设置可见度以及闪烁效果等。对于本设计,动画连接如下:
图5-6 动画连接框图
5.2 系统的联机调试
对MCGSE触摸屏按照以上开发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联机调试,在联机调试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将MCGSE触摸屏程序下载到触摸屏内,通过以太网通讯可以完成,设置好计算机和MCGSE的IP地址,在运行环境中,选择联机下载,将程序下载到触摸屏内;
(2)其次将MCGSE触摸屏和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通讯,按照通讯的驱动设置,选择PPI通讯方式,设置好MCGSE的地址和PLC的地址,以及波特率相同。调试好每个变量之间能够相互交换信息;
(3)按照调试的方法,进行手动调试,将提前准备好I/O分配表格,对工艺程序流程图进行掌握,对每个分部功能进行手动调试。按下相应按钮,相应的执行元件输出。如果执行元件不输出,检查程序是否正确,将程序进入在线监控状态,通过监控表格,观察相应变量的当前状态,再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所有的手动调试成功。
(4)再进行自动调试,按照工艺程序流程图的自动控制流程,对每一步的自动控制步骤条件进行熟悉掌握,进行自动调试。观察程序的在线监控状态,找出问题所在进行整改。直到所有的自动控制功能全部实现。
(5)当调试过程中有问题,将进行查询问题和解决问题,直到所有问题全部解决。
总 结
本系统设计的立体车库控制系统,主要的工艺为进行三层横移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存车和取车功能的设计和实现等。设计中主要对该系统进行了总体工艺分析和控制策略设计。按照设计的策略对可编程控制器、检测元件进行了选型设计,并且完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硬件设计中,首先进行硬件设计的分析,完成了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主电路和PLC电路的设计。在软件设计中,首先进行了I/O分配设计,对系统的程序流程图进行了说明,完成了程序的设计和分析,通过仿真调试达到了设计的要求。通过系统的调试可知,系统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工艺的保护功能完善。
致 谢
时光匆匆,一转眼大学的时间就过去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大一的那个夏天,我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怀揣着激动的心,走入了大学的校门,看着这个美丽又陌生的环境,心里这么想,这个地方就是我未来几年要待的地方了,我会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我还会在这发生一些什么故事呢,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已经要出去实习了,回想起这几年的经历,感觉就在昨天一样,但是现实还是很残酷的,我马上就要离开这个承载着我青春的地方了,很伤感,但是我会向前看,变的越来越近,要对得起学校老师几年的栽培。
我由衷的感谢老师们学习中辛勤教导,生活上的帮助,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已经快要毕业的我。还特别感谢我的毕业指导老师,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到后期的指导,修改,最后的定稿,老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最后我想跟我的家人说:“辛苦您们了,感谢您们在背后的支持”。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上,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家人是我学习的动力,为了不辜负他们期望,我还会更加努力的。在父母眼里,不管我变成什么样,我都是他们眼里长不大的孩子,是他们孩子的同时我也不会让他们失望的。还有我的同学们,大学的时光,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们的感情永远不褪色。我会坚强的面对各种压力,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田广范.日本国立停车场的现状及我国发展立体停车场的动向与对策[J]建筑机械.2016:31—36
[2]言黄苹.立体停车库发展综述[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3]问宏伟.立体车库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建筑机械化.2015:49—51
[4]任伯淼.机械式立体停车库[M]北京海洋出舨社.2011.
[5]张启君.立体车库的主要型式及技术特点[J]产品开发与创新,2015:17—19.
[6]万力.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工作原理[J]起重运输机械,2013:15—20.
[7]王芳卿.立体停车库及其控制[J]电气传动.2012:45—51.
[8]刘晓娟.立体车库系统设计与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1:48—50.
[9]荆友录.升降式立体车库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15-16
[10] 袁真德. 立体车库控制系统[D]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12-16
[11]叶云岳.现代驱动技术综述[J]电机技术,2005:3—7.
[12]赵顺东.触摸屏与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2:45-46
[13]岳庆.可编程序控制器及触摸屏综合应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4]李传伟.PLC在立体车库的应用技术[J]通用机械.2005,(11):51-52
[15] 钟小强. PLC 在智能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