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2.0相对于等保1.0有哪些变化

.1. 名称及概念:
- 名称变化:等保1.0叫“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等保2.0则变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概念上从单纯关注信息系统安全扩展到整个网络安全,更符合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法律效力:
- 等保1.0时,相关规定主要是部门规章层面;等保2.0则将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上升为法律义务,依据《网络安全法》第21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法律效力更强。
3. 保护对象:
- 范围扩大:等保1.0主要聚焦传统的信息系统;等保2.0将网络基础设施(如广电网、电信网、专用通信网络等)、云计算平台/系统、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新兴技术领域都纳入了保护范围,适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4. 标准要求:
- 分类变化:等保1.0按照技术和管理各5个方面的要求进行分类,技术要求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管理要求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等保2.0技术要求分为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管理要求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人员管理、安全建设管理和安全运维管理。
- 要求细化:等保2.0在安全通用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扩展要求,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等不同的保护对象提出了特殊安全需求,例如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隔离、云服务提供商和云租户之间的安全责任划分等。
5. 安全体系:
- 防护理念转变:等保1.0主要是被动防御的安全体系;等保2.0采用“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理念,向事前防御、事中响应、事后审计的动态保障体系转变,更加强调主动防御和全流程的安全保障。
6. 实施环节:
- 内容增加:等保1.0有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和监督检查五个规定性动作。等保2.0除了这五个动作之外,还增加了风险评估、安全监测、通报预警、案事件调查、数据防护、灾难备份、应急处置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等级保护的工作流程和措施。
7. 测评结论:
- 判定方法变化:等保2.0测评结果采用百分制,及格线为70分,结论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相较于等保1.0时代的判定方法更为严格和细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