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宣布,他们将分批为中国车主推送2024.45.32.12 软件更新,未来的更新将会允许中国特斯拉车主在城市中使用驾驶辅助功能,布局多年,FSD终于要在中国推广。
这次更新升级,车辆将会获得识别交通信号灯、引导车辆行驶、自主变道、转弯、变速、处理十字路口及匝道等能力。
但这不代表车主可以完全放任车辆自动驾驶,因为即将入华的版本并非FSD完全体,行驶过程中仍需要驾驶员保持专注,监控车辆行为,以便即时干预。
该功能并非面向全部特斯拉车主,而是优先针对购买了FSD套件的车主。即便购买了FSD套件,也并非绝对能享受到此次更新带来的服务,因为它还限定了初期只开放部分车型。 在本次更新条款中,特斯拉还强调该功能可能会因为车辆配置等因素,在实际表现中各有差异。
特斯拉想要构建全球数据闭环,想要在国外进行模型训练,但国内政策要求数据必须存储在国内服务器。然而,美国又不允许特斯拉在中国训练AI。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训练与升级。
我国对高精地图严格管制,FSD很难获取高精度定位和道路信息,影响自动驾驶的路线规划。
除监管限制外,它还面临本土化难题。尽管它在北美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北美交通环境与国内不同。
首先是更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而有了各种极具特色的复杂道路。尤其是5D城市重庆,复杂到让导航晕头转向。萝卜快跑选择在重庆试点,也是因为重庆道路复杂,AI能搞定它,其他城市多半问题不大了。而美国政府禁止在华进行AI训练,特斯拉相关经验不足,在应对此类复杂道路时,可能还需要时间的磨练。
还有公交专用道管理机制问题,这曾让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忍不住吐槽。公交车道通行规则会在不同时段发生变化,错误时段进入车道会被罚款或产生其他问题,FSD除了理解道路规则,还要明白时间限制问题,这是一个难点。
还有其他中国特色的交通环境问题,比如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混行等,这些特有问题可能让原本FSD擅长的领域失效,在系统感知和决策方面也需要更加强大才能应对。
即便解决了这些,在国外表现不错的FSD是否能在中国市场中厮杀出一片天呢?
对标FSD的本土技术并不稀缺,它们更是拥有本土优势。除了本土优势外,国内自动驾驶在技术上多选择“激光雷达+摄像头”的多传感器方案,这让系统可以在复杂环境,如雨雾天气下,表现更佳。特斯拉擅长的纯视觉方案则表现较差。
在技术迭代上,由于FSD中国版受限制颇多,而国内企业的研发速度并不慢。即便现在特斯拉的芯片算力有领先优势,但国内芯片与它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这可能导致FSD后续发力困难。
本土用户习惯也可能影响特斯拉,国内企业显然会更了解本土消费者习惯,这会影响特斯拉市场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