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英文名称:ΑA-Conotoxin PIVA
-
中文名称:目前暂未找到普遍认可的中文名称,可暂译为 “αA - 芋螺毒素 PIVA”
-
氨基酸序列:半胱氨酸 - 甘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酰胺 - 天冬氨酸 - 半胱氨酸 - 苏氨酸 - 脯氨酸 - 缬氨酸 - 天冬酰胺 - 异亮氨酸 - 甘氨酸 - 半胱氨酸 - 甘氨酸 - 丝氨酸 - 半胱氨酸
-
单字母序列:CGGNDCTPVNIGCGSC
-
三字母序列:Cys-Gly-Gly-Asn-Asp-Cys-Thr-Pro-Val-Asn-Ile-Gly-Cys-Gly-Ser-Cys
-
分子量:1728.81
-
分子式:C₇₁H₁₀₆N₂₀O₂₄S₄
-
等电点:未提及相关数据
-
CAS 号:171439-59-1
-
产品信息来源:楚肽生物
结构信息
αA - 芋螺毒素 PIVA 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肽,含有 4 个半胱氨酸残基,它们之间可形成两对二硫键,对维持其稳定的三维结构至关重要。这种由二硫键稳定的特殊结构,使得毒素呈现出独特的折叠方式,形成了特定的空间构象,这是其能够特异性结合靶标的结构基础。此外,肽链中的其他氨基酸残基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进一步稳定其整体结构。
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
作用机理:αA - 芋螺毒素 PIVA 主要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通过与 nAChRs 上的特定结合位点紧密结合,从而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干扰神经信号的传递。由于 nAChRs 在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肌肉接头处广泛分布,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和肌肉收缩的调节,αA - 芋螺毒素 PIVA 对 nAChRs 的阻断作用会导致神经肌肉传递受阻,进而引发肌肉松弛等生理效应。
-
研究进展:在基础研究方面,科学家们深入探究其与不同亚型 nAChRs 的结合特异性和亲和力,发现它对某些特定亚型的 nAChRs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这为开发针对特定 nAChR 亚型的药物提供了潜在的模板。在医学应用研究中,因其能够特异性地调节神经肌肉信号传递,被视为开发新型肌肉松弛剂或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等与 nAChRs 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的潜在先导化合物。不过,目前还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性。
溶解保存
-
溶解:一般可先尝试用无菌水溶解,如果不溶,可根据其电荷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由于分子中含有多个酸性和碱性氨基酸残基,整体电荷较复杂,可尝试用少量的稀酸(如 10% 乙酸溶液)或稀碱(如 10% 碳酸氢铵溶液)溶解,若仍不溶,可加入少量的 DMSO 助溶。
-
保存:建议将其保存在 - 20°C 或更低温度下,以防止肽的降解和氧化。对于溶解后的溶液,应尽量避免反复冻融,可将其分装成小份后保存,使用时取出一份,避免剩余部分受到影响。
相关多肽
与 αA - 芋螺毒素 PIVA 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多肽有多种芋螺毒素,如 α- 芋螺毒素 GI 等。这些芋螺毒素大多作用于 nAChRs,但在氨基酸序列、二硫键连接方式以及对不同 nAChR 亚型的选择性上存在差异。它们在结构上都具有富含半胱氨酸的特征,形成相似的二硫键稳定的结构框架,但细微的序列差异导致它们与 nAChRs 的结合特性和生理效应有所不同。此外,一些人工合成的模拟芋螺毒素结构和功能的多肽也在研究中,通过对天然芋螺毒素的结构改造和优化,以期获得更高效、更安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
相关文献
-
Olivera, B. M., et al. "An unusual class of omega - conotoxin that inhibits N - type calcium channels." Biochemistry, 32.13 (1993): 3355-3359.
-
Terlau, H., et al. "Mapping the binding site for a - conotoxin MII on the muscle - typ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Neuron, 11.6 (1993): 1099-1110.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