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幸学习了闵帆老师的《论文写作》课程,在此记录一下学完这门课程的收获与体会。作为刚从本科毕业的科研小白,在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时候,对于论文写作没有清晰认知,没想到里面的学问满满。论文写作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也是完成学业的必经之路,当然也是提升个人能力的途径所以这门课程对于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论文小白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是我学习完这门课程的一些总结。
一、论文写作到底学习什么?
写作一篇论文看似简单,但是其中隐藏的难点和易错点着实不少,各种各样的格式错误,文章排版问题,语言规范问题等等,这些需要我们去学习,而论文写作课程正是教授这些知识。写论文作为一个高等学府在校学生所必须经历的课题,它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而想要写好一篇论文,论文写作课程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在以往,很少有系统的关于如何写作论文的系统学习方针,而论文写作课程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快速,系统,全面的学习各方面关于论文的知识。
二、怎么写好一篇论文?
(一)论文标题
论文的标题就像人的脸,看文章肯定要先看论文的标题,标题中体现了文章的方向,就是文章写的是什么。就像你去见人,你应该把脸洗干净,不能灰头土脸,让人分不清男女。标题要注意五点:
- 必须有吸引力。很明显的,没有吸引力的脸,别人都只是一扫而过,何况是让人头大的论文呢。也可以理解为标题要新颖,但不可自己独创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懂的名词术语。
- 必须易于理解。就是要让读者能够一读便明白是什么内容,不需要借助词典,应使用邻域内常用的词汇。
- 必须表达准确。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抛开这一点不管,其他所有在标题上下的功夫都是白费。如果标题不能够准确表达你的研究方向,那你在后面的写作中会越来越偏离中心,出现内容标题与内容不符,甚至是四不像的地步。
- 长度最好控制在40-60个字母之间。越长表示限定越多,适用范围越窄,创新性越低,读者也就没啥兴趣了,简短精干也是一个亮点。
- 应该易于检索。流行的术语有助于被别人搜索到,也能帮助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对于一个学者而言,论文引用次数比论文数量更重要。
(二)摘要与关键词
论文摘要就是整篇文章和浓缩预览,它被排放在论文的首要位置。论文摘要是文章的灵魂,很多老师审稿时没有时间查看论文正文内容,往往是通过文章的摘要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层次,因此,写好论文摘要无比重要。
- 摘要应该表明篇论文的核心问题和方法。通常由“已有工作、论文工作、实验结果”3部分组成。
- 问题以及问题的重要性: 说明问题的领域,可以解释主要的概念或者说明问题的重要性。
- 讲述已有的工作以及其局限性: 描述该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其中,局限性不要指责的过于强烈,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 简述课题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对象、原理、条件、程序、手段等。
- 陈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发现、新成果及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取得的数据和结果,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 关键词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强调和突出也常被看作摘要的一种补充,关键词的数量在3-5个即可。
(三)引言
引言的本意是为论文作一些铺垫, 在计算机英文论文中,引言需要讲述完整的故事,如果论文是一部电影的话,引言就是它的宣传片。
- 引言应对整个故事进行详细的描述: 论文的引言部分几乎涵盖了本文的所有细节,审稿人阅读摘要后,就是引言。所以本文的亮点部分不要藏在后面,要开门见山!
- 采用与摘要相同的节奏:可以将摘要中的每个句子扩展为引言中的一段,但并不是直接拿过来用。每段的第一句最好是总述句,其后是对该句的支撑句。更好的是,引言中每段首句有顺承递进的关系。
- 每段应有5-10句: 若相邻两段比较短,可以合并;若段落较长,可以拆分。
- 总结并迎合各大期刊的风格。
(四)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表示对前人工作的尊重, 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当读者不清楚某些技术的细节时便于查阅,且这些工作与自己的工作有某种联系,表明其他人也在试图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 文献需要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便于读者理解你这项工作的位置。
- 参考文献的引用一般仅仅是一种附属品。不应将参考文献的引用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等,这种情况下, 你就失去了自己的观点, 而以其它作者的观点为主。
- 以年份为主线的综述也不值得提倡,还是堆砌的感觉,不要一次性引用太多文献。
- 文献综述是要以自己的观点为中心的,参考文献是一个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不能重心偏移。
(五)实验
实验部分是一篇论文的重头戏,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要格外重视。
- 数据集不能太少,12-20个公开数据集。对于数据集相对珍贵的领域就要使用人造数据集或者拆分。
- 内部比较即展示参数变化所导致的性能变化,以及展示主要方案与其变种相比的优势。
- 外部比较即与已有算法进行对比,需要借助图和表,让读者一目了然。
- 相同的实验结果不能同时用图和表一起展示,二者选其一。
- 进行比较时要有足够的文字进行分析, 不能让读者自己去观察。
- 写作方式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 在实验之前提出这些问题, 在实验结果列出之后逐个回答。
(六)结论
- 结论一般不要太长, 5 句就够了。 如果想讨论的内部比较多, 应该在本节之前加入一个单独的 Disussions 小节。
- 避免使用与摘要内相同的句子。摘要里面说我们做了哪些事情,而这里应该说我们获得哪些观察与结论。也就是说,结论比摘要更加具体。可以具体到论文中的某个算法,某条性质,个定理,某个实验结果,这样就自然与摘要区别开来。
- 如果要讨论说进一步工作, 可以列出 3 至 5 条, 不算在 Conclusion 的字数里面。 读者很可能非常关注这一部分, 因为他们可以按照这种思路继续进行研究。
(七)参考文献
利用Latex 提供了的bib 文件进行参考文献的管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千万不要直接使用网上的 bibitem;
- 将等号进行列对齐,保证格式的正确;代码名字要有意义,不能重复;
- 作者姓氏名在前姓在后,作者名不要缩写,Latex 自己会进行必要的转换;
- 注意题目的大小写,可以用花括号强制设置;期刊的名字按照正常方式写;会议名如果使用简称,就不要再写全称;
- 由于有 year 域,不要在会议后面再加年份;
- 特殊字符需要使用转义符才能正常显示,除最后一行外, 其它行应以逗号结束。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在论文的理论部分,是需要用数学语言去阐述的,像现在我阅读一篇论文,它的网络结构部分就有很多数学公式,把公式弄懂以及理解为什么它要这样做是需要一些力气的。
- 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在论文中,可以使用图片进行效果对比,可以使用图片呈现网络结构,可以使用柱状图呈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使用矢量图,这样在放大的时候就不会失真。
- Have’t 与 Don’t在正式的论文中, 这种简写是不正确的。 应使用 have not, do not, cannot 之类。 仅当 authors’ 之类的情况, 才使用撇号。
- “and” 起的是连接作用,不能随意想用就用,不要把它用在句首。拒绝easy、simple、novel、solve。 这些单词略显绝对性,会导致过分贬低或夸大。
- 积累句型,从模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