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核心知识点:气的生成来源与过程
1️⃣ 生成原料
-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藏于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
- 后天水谷精微:脾胃运化饮食所化生,是气生成的主要来源。
- 自然清气:肺吸入的氧气,参与宗气形成。
2️⃣ 生成过程
- 第一阶段(脾胃运化):饮食→水谷精微→营气、卫气(脾主升清)。
- 第二阶段(肺气合成):自然清气 + 水谷精微 → 宗气(积于胸中)。
- 第三阶段(肾气激发):肾精化元气,推动全身气化。
3️⃣ 关键脏腑协作
- 脾胃为枢纽:脾主运化水谷,称“气血生化之源”。
- 肺主气司呼吸:宗气生成的核心,助心行血。
- 肾为根本:肾精化元气,激发全身气机。
考研高频考点与真题
✅ 高频考点
1. 气的生成三要素:先天之精、水谷精微、自然清气(必考多选题)。
2. 脏腑作用: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肾“为气之根”。
3. 病理联系:脾虚→气虚乏力;肺虚→气短声低;肾虚→元气不足。
✅ 真题示例
1️⃣ 选择题:
“宗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直接相关?”
A. 心脾 B. 肺脾 C. 肝肾 D. 脾胃肾
答案:B(肺主吸气,脾主运化)。
2️⃣ 名词解释:
- 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布散全身,推动生长发育。
- 营气: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行于脉中,化生血液。
3️⃣ 论述题:
“试述脾胃在气生成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答:需从运化水谷、升清降浊、病理表现(如食少腹胀)展开。
必背条文与口诀
1️⃣ 经典原文
-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 《医宗必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2️⃣ 速记口诀
- 生成三源:“先天肾精打基础,后天脾胃养气血,肺吸清气不可少”。
- 脏腑协作:“气生脾肺肾,脾运肺纳肾推动”。
复习策略
1️⃣ 思维导图:绘制“气生成三阶段”流程图,标注脏腑作用。
2️⃣ 真题训练:重点练习“宗气”“元气”相关名词解释(近3年出现率80%)。
3️⃣ 案例联想:结合案例(如慢性疲劳综合征)理解脾虚致气虚的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