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BC1.2)USB充电实测波形

作者:AirCity 2019.11.13
Aircity007@sina.com

1 简介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1.2在网上有中文翻译版本,冗长晦涩,而且没有提供实测波形。本文提供PD连接SDP,CDP,DCP的实测波形。如果你对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1.2不是很了解,也不需要去完整的了解一下协议,可以直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一张图看懂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1.2(BC1.2)USB充电协议》了解协议精髓。
下文中,我们使用高通平台手机(PD)插入不同的设备,测量实际波形。这些设备包括联想Yoga S3电脑(这个电脑有两种USB接口,SDP和CDP),QC2.0充电器,BC1.2低端充电器。
先明确几个概念:
SDP:Standard Downstream Port标准下行端口,比如电脑的USB口。这种口的充电能力是0.5A
CDP:Charging Downstream Port带较强充电能力的USB口,比如电脑的USB口。这种口的充电能力一般1.5A.
DCP: Dedicate Charging Port专用充电口,比如手机充电器
PD:portable Device便携设备,如手机

2 手机插入电脑的SDP

下图是手机插入电脑SDP的实测波形,阶段(1)是充电器类型识别,也就是BC1.2的协议内容。阶段(2)是USB枚举过程。本文只展开阶段(1)讨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阶段(2)的讨论请见文章《USB2.0协议简介(有实测波形解析)》
其实在阶段(1)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就是Vbus电压检测,当手机检测到Vbus大于VOTG_SESS_VLD(一般是4V)时,认为Vbus有效,才会进行下面的阶段。
阶段(1)的放大波形如下,细分为(a)和(b)两个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 手机开始做数据线连通性检测(Data contact Detect,DCD),手机在D+上施加一个小电流IDP_SRC(一般10uA),因为电脑的SDP端口在D+线上有一个下拉电阻RDP_DOWN(一般20K),因此D+上会有一个电压,图中阶段(1)电压实测为200mV,电压小于VLGC_LWO(0.8V),则认为USB的数据PIN已经连上。
    协议规定:DCD阶段不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做DCD,阶段(a)将不存在,而是在Vbus有效后900ms,直接开始阶段(b);如果做了DCD,但900ms内检测不到D+电压小于VLGC_LWO(0.8V),也会强制进入阶段(b)。DCD的存在只是为了缩短进入阶段(2)的时间。
  • (b) 手机在D+上施加电压VDP_SRC(一般0.7V),之后手机检测D-上的电压,发现D-电压小于VDAT_REF(0.4V),此时手机认为自己连接到了一个SDP。BC1.2协议中这个过程叫Primary Detection。PD最多从SDP汲取电流500mA。
    SDP的D+和D-线,没有短接电阻或者开关,所以D+上的电压传不到D-上。

3 手机插入电脑的CDP

下图是手机插入电脑CDP的波形,阶段(1)识别充电器,阶段(2)是USB枚举。如同第2章,本章只分析阶段(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阶段(1)有三个小阶段:(a)(b)和(c),前两个阶段与第2章的(a)(b)相同。
(a) 手机开始做数据线连通性检测(Data contact Detect,DCD),手机在D+上施加一个小电流IDP_SRC(一般10uA),因为电脑的SDP端口在D+线上有一个下拉电阻RDP_DOWN(一般20K),因此D+上会有一个电压,图中阶段(1)电压实测为200mV,电压小于VLGC_LWO(0.8V),则认为USB的数据PIN已经连上。
协议规定:DCD阶段不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做DCD,阶段(a)将不存在,而是在Vbus有效后900ms,直接开始阶段(b);如果做了DCD,但900ms内检测不到D+电压小于VLGC_LWO(0.8V),也会强制进入阶段(b)。DCD的存在只是为了缩短进入阶段(2)的时间。
(b) 手机在D+上施加电压VDP_SRC(一般0.7V),之后手机检测D-上的电压,发现D-电压大于VDAT_REF(0.4V),此时手机认为自己连接到了一个CDP或者DCP。这个过程叫Primary Detection。
(c) 手机在D-上施加电压VDM_SRC(一般0.7V),之后手机检测D+上的电压,发现D+电压小于VDAT_REF(0.4V),此时手机确定自己连接到了一个CDP。BC1.2协议中这个过程叫Secondary Detection。PD最多从SDP汲取电流1.5A。注意Primary Detection是手机的D+发起,Secondary Detection是手机的D-发起。
特别注意:电脑的CDP端口的D+D-线内部有一个开关,在(b)阶段是闭合的,连通D+和D-,所以能看到D+D-电压几乎同时上升下降。(b)阶段完成后,CDP立即这个开关断开,进入(c)阶段。

4 手机插入CDP(不带DCD检测)

第2章和第3张测到的波形,都是有DCD检测过程,那么不带DCD的波形会是怎样?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bus有效后,在900ms时间内都没有进行DCD,之后开始Primary Detection和Secondary Detection。

5 手机插入DCP

5.1 高端的DCP(QC2.0充电器)

下图是高通平台手机插入支持QC2.0协议的充电器实测波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 属于BC1.2协议规定的识别过程,由于QC2.0充电器内部在USB插入后,D+和D-通过一个开关短路。我们能看到Primary Detection和Secondary Detection过程,D+和D-都有0.7V脉冲。这时手机认为自己连接到了DCP。
  • (b) 完成DCP检测后,手机开始检测DCP是否还支持QC2.0协议。手机会在D+上施加0.7V电压,并且维持1.25s,之后充电器断开D+和D-间的开关。
  • (c) 充电器断开D+和D-间的开关后,D-电压立马跌落到0V,并维持一段时间。此时手机知道这个充电器是支持QC协议的。
  • (d) 手机按照如下规则,通知充电器,输出对应的电压。这个过程D+=0.7,D-=3.3。是continuous mode,表示
D+D-HVDCPA OutputHVDCP B Output
0.7V0.7V12V12V
3.3V0.7V9V9V
0.7V3.3VContinuous ModeContinuous Mode
3.3V3.3VPrevious Voltage12V
0.7V0V5V5V
0V3.3V/0.7V/0V5V/Handshake Reset5V/Handshake Reset
  • (e) D+=0.7,D-=0,对应输出5V。
  • (f) D+=3.3,D-=0.7,对应输出9V。
    注意:0.7V代表0.325-2.000V,3.3V代表大于2.0V,都是一个范围。

5.2 低端的DCP(D+D-直接短路)

低端的充电器,仅仅支持BC1.2协议,甚至只支持到BC1.0,充电电流500mA。这种充电器的D+和D-线之间用一个0ohm电阻直接连接。从下图可以看到,Vbus有效后,进行了Primary Detection和Secondary Detection。之后D+和D-一直拉高,1.25s后也没有掉下来,这是手机知道这个充电器仅支持BC1.2协议,不会再做其他动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BC1.2充电器识别逻辑图

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一张图看懂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1.2(BC1.2)USB充电协议》,以及网络上的BC1.2协议中文翻译版。

1 Introduction 1.1 General This compliance plan enables test and certification of USB Portable Devices, Charge rs and Charging Ports, Micro - ACAs, Standard - ACAs and ACA - Docks to USB 2.0 specification and to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2. Charging Ports include Dedicated Charging Ports and Charging Downstream Ports as defined in the Battery Charging Sp ecification revision 1.2. A USB Charger is a device with a Dedicated Charging Port, such as a wall adapter or car power adapter. Herein, USB Chargers are referred to as Dedicated Charging Ports as functionally they are identical. Previously a USB Portable Device with a battery and charging capability simply took power from a USB port without any control. With BC 1.2, a Portable Device can get more power and the battery can be charged faster. It is important to verify that a Portable Device complies with the BC 1.2 specification while communicating with a Charging Downstream Port and identifying a Dedicated Charger, and ensuring that it continues to operate as a functional USB device . Many existing dedicated chargers have offered a USB compliant physical conn ection but lacked a USB compliance program. This led to many chargers having characteristics incompatible with USB specifications. As well, even though PC host ports go through an extensive certification process, future PCs that claim a USB compliant Charg ing Port in their feature list will be required to pass compliance checks described in this document. These checks are in addition to those required for a USB compliant Standard Downstream Port.
NFC Forum的无线充电技术规范(NFC Forum's Wireless Charg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是一个标准文件,它提供了一套用于无线充电技术的规范和指南。NFC Forum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组织,旨在推动近场通信(NFC)技术的创新和采用。该组织致力于制定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无需传统电缆连接即可将能量传输到设备的技术。它通过电磁感应或电磁辐射的方式,将能量传输到接收设备,以实现设备的充电。NFC Forum的无线充电技术规范旨在建立一种统一的无线充电标准,以确保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和交互操作。 该规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功率传输、能量传输效率、充电距离、频率范围等。它定义了充电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及双方之间的能量转移机制。此外,规范还规定了设备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和安全标准,以确保用户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性。 通过下载NFC Forum的无线充电技术规范,用户可以了解到该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规范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说明和指导,使开发人员和制造商能够根据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此外,规范的下载还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市场上的无线充电产品,并找到符合标准的可靠和兼容的设备。 总之,NFC Forum的无线充电技术规范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文档,它为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指导和支持。通过下载该规范,用户可以深入了解该技术,并在产品设计和购买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