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本文阐述了写博客的好处,如拓宽社交圈、深化思考、提升表达能力等,并强调持续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作者建议通过写博客记录有价值的想法,避免碎碎念,以提高内容质量。同时,分享了如何克服写作障碍,如不怕批评、保持持续学习状态,以及将写作变成一种习惯。博客可以作为个人成长的记录和展示窗口,有助于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贪婪是会成瘾的,如果有了第一次的尝试,第二次的成功,那么在接下来会有数不清的借口来掩盖贪婪。

善良也是。

最近浏览了几篇博客,有被震撼到了,也来分享一篇不错的文章。

看到了几个本科生大一大二的博客,甚至也看到了几个高中生的博客,被他们的文章和持续输出写作,思考的能力所折服,我思想和知识的起源就是高中,但奈何那时平平淡淡的过活,未曾记录过多少有意思的思考或者想法,导致后来许多想要实现的东西全部淡出了记忆,而当我看到这些从高一开始就将自己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的人,我从各方面钦佩其所作所为,也想同其一样,坚持写作输出,而后加入“十年之约”不断突破自己。

image-20210129091337813

以下三节标题内容转载自:刘未鹏 | Mind Hacks

[BetterExplained]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http://mindhacks.cn/2009/02/15/why-you-should-start-blogging-now/

其中备注些个人思考和想法。

一、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写一个博客有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

用博客的形式来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会带来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Note:碎碎念不算思考、心情琐记不算思考、唠唠叨叨也不算思考、没话找话也不算思考,请以此类推。

L:写作是没有功利性而言的,写一篇博客并不像真正的作家一样需要反复咀嚼,每个人都有写作的能力和智力,每个人写作的产物都是意义非凡的。

下面是我个人认为写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的最大的几点好处:

  1. 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自己既写博客,也读别人的博客,在这个时代,对于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拓宽朋友圈子的途径几乎只有一个,通过网络,而如何在网络中寻找到气味相投的朋友,如何判断别人和自己是否有共同语言?显然,通过天天在SNS上碎碎念的那些日记是难以做到的。我佩服的一些朋友几乎全都是长期用博客记录想法的人,因此,和他们即便不打照面,也是心照不宣。即便素未谋面也能坐下来就聊得热火朝天。

为什么博客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方面的潜力要远胜于原始的交谈方式?很简单,第一,博客无地域限制,整个互联网上从A到B只有一个点击的距离,而传统的建立朋友圈子的方法则受到地域限制。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即如果按照以前结交朋友的方式,需要互相聊天,交流观点,然后才逐渐熟悉起来,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更糟糕的是,当你遇到另一个陌生人,又要把整个过程重复一次,表达你已经对老友表达过的那番想法。可博客却做到了“一次表达,无数次阅读”,当我看到一个写了好几年的博客,看完了之后我仿佛和这个人交谈了很久,用程序员们喜欢听的话来说就是,“博客极大地增强了话语的复用性”

L:在这个看不清皮囊下人心的世界,如何去认识与你志同道合的人,那就去读他的过去,阅他的当下思想,然后与其并行。

  1.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有些想法如果不写下来,也就忘掉了。

L:高中时期,特别爱看书,那时候闲的没事,就推荐朋友一起看书,告诉几个同学说道,女生读书一定会比男生读书更有用,拯救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女生重视起了阅读的力量。

  1. “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绝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在程序员行业面试官经常要求你讲解一个东西给他听,他会说他不懂这个东西(他如果真的不懂的话效果其实是最好的),而你的任务则是说到让他理解为止。

为了让一个不明白的人做到明白,你必须要知道从明白到不明白他究竟需要掌握哪些概念,这就迫使我们对我们大脑中整个的知识体系来个寻根究底,把藏在水面之下的那些东西统统挖出来,把大脑中的那些我们知道、但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潜在概念或假设(assumptions)都挖出来,把它们从内隐记忆拉扯到外显记忆中。因为只有完全知道、并知道自己知道一切来龙去脉的人,才能真正把一件事情讲得通通透透

  1. 讨论是绝佳的反思。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有机会说给完全不懂的人听,更大的可能性是说给同领域有一定基础的人听,这个时候并不代表就不能促使反思了,实际上,你会发现,如果你公开你的想法,几乎总能看到与你持不同意见的人,然后你通过比较你和他的观念之间的差别,会发现你们在一开始的思路上就存在差异,差异从哪里来的?在进一步讨论中你们就会不断地迫使对方拿出更深层次的理由,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地促使自己反思的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双方的理由自然会变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本质,一些平时难以注意到的深层面的差异性就会逐渐浮现出来,你也就多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去审视自己的思维中到底存放了哪些错误的信息

L:我并不是一个很好地诡辩家,因为大多数时候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爱去争论,更爱去倾听,而后我愿意将更加思考后的产物慢慢积累下来。

  1. 激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如果你没有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你的博客很快就会没有内容可写,就只能整点碎碎念或者转载,然后你就会失去读者,然后你就会关掉博客,然后一旦关掉博客之后你也就死了写博客的心,然后就少了一条激励你去思考和总结的途径,然后你变得更不高兴总结和思考,然后…

为了打破这个死循环,不要永久停止更新你的博客,就算你两个月,三个月都不写,只要你每篇都是写自己思考的产物,写有价值的东西,在互联网上,金子的确总是会发光的,因为有无数的信息聚合平台在期待这些有价值的内容,有搜索引擎为你的内容提供海量的潜在读者,有海量的人肉在手动挖掘和转载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所能做的最差的一个决策莫过于停止做一件没有任何坏处,却有一大堆好处的事情

为了让你的博客有价值,你必须不断总结自己学习的结果,你必须不断思考,给出比别人深刻、独到的见解。这看起来有点本末倒置,但很快本和末就会正过来。

  1. 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很多人在生活中容易觉得迷失,不知道想要做什么,是因为没有一件能够持续地做的事情,用俗话来说就是没有主心骨。用积极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一件能够创造流体验的事情,而书写自己的思想则是一件容易产生流体验的事情,在书写的时候,特别是理性地书写的时候,大脑逐渐进入推理分析模块,一切不愉快的情绪,烦躁感都会逐渐消隐下去。不过前提是你得开始,并且坚持过一开始的困难期,以后的一切便成了习惯成自然。

  2. 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这里的“简历”并非是狭义上的求职简历,毕竟现在还没有到价值博客的时代,很多人写博客都是到处转载或者干脆碎碎念,正因此面试官未必拿个人博客当成了解一个人的更可靠窗口。这里的“简历”是指一个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窗口,虽然我们未必做得到像罗永浩、Keso这样的博客,个人的影响力已经足以支撑出一份事业(牛博和5gme),但至少你会因此而结识更多的人,你的博客价值越高,你结识的人就越牛,跟牛人交流又会让你的眼界得到极大的开阔,打开一扇又一扇你原本不知道的门,于是你就变得更牛…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二、怎么做到长期写一个价值博客

注意到我并没有说“怎么做到长期坚持写一个价值博客”,因为当思考和总结成为习惯之后,诉诸文字以及借助书写来进一步思考就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变成了一件“因为你在思考和总结从而必须书写下来”的事情,博客就变成了副产品。

一开始的时候你是因为要写博客而去使劲地思考和总结,指望给出令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因为你习惯了思考和总结,因为你意识到书写是更好的思考,你就必须使你的想法成为文字。至此本和末就会各归原位,不再颠倒。

怎样做到长期写一个价值博客?也许有人会给出很多有趣有用的小技巧来提供动机和激励,譬如如何做SEO,如何鼓励读者留言等等,但是这些我都不想说,我只想说最最重要的,那就是:

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

就像那句经常被人传阅的话:只做你最感兴趣的事情,钱会随之而来。

这方面的具体例子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随处可见,就不一一举了。我想再重复一下的是,千万不要碎碎念,我能理解每个人都想偶尔发发牢骚的冲动,但是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窗口:twitter,所以立即停止在你的博客上碎碎念,阅读博客的人希望得到信息而非噪音。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应付

即便上文给出了N条写博客的理由,但有时候只要一条不写的理由就会让人停止做一件事情。所以我特别加上一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应付”,《影响力2》第五章雄辩地证明,“Much of Will is Skill”,意志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有正确的方法,而非天生

  1. 担心别人认为没有价值。事实是,你面临过的问题总会有人面临过,你独立思考了,别人没有,你的文章对他们就会有价值。当然,肯定会对某些人没有价值,他们早就知道了,但就算你再厉害,也总是有人比你厉害的,不能说因为这些原因就不记录你自己的想法了,你自己思考了之后理解得最深刻,就算有别人想过了,总有人没有想到的。况且,思考成了习惯,你的思考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你的文章也会越来越有价值。重复,无论你面临什么困惑,总会有很多人同样面临过,于是你苦苦思索之后的结果,肯定会对很多人有意义。

或者,你想通了之后觉得其实也很简单于是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写了,但要知道,问题在想通了之后总是简单的,问题的困难程度不在于想通了之后还觉得有多难,而在于从你觉得它难到你觉得它简单需要耗费多少思维体力,你耗费的时间越长,说明有越多的人最终还是没有想明白(路越长走到底的人越少)。

最后,虽然我现在看一年前的文章觉得挺不成熟,但是如果没有那些不成熟的思考,也不会有现在更成熟的思考,我几年后来看现在写的东西,还是会觉得不成熟。

  1. 担心想法太幼稚或有漏洞等等被别人笑话。人非圣贤。正是因为单个人的想法总是有漏洞,才值得拿出来交流(《书写是更好的思考》,讨论是绝佳的反思),被别人指出问题正是改进的空间,藏着掖着的想法永远不可能变得更成熟。

  2. 得不到激励。这其实是个最无聊的问题了,只有写碎碎念的博客才会面对“激励”的问题。如果写自己的总结,写自己独立的思考,那么书写下来、理解通透,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就算放在自己的私密笔记本里面也一样有成就感。况且,如果你真做到了书写价值博客,那么绝对不用担心你的观点得不到传播,也许一开始会耗时长一点,但是这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必要的初始阶段。

  3. 写不出来。这个问题也比较无聊,思考本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长期订阅我的博客的朋友知道我一般发文频率在一个月三五篇,实际上有不少次我个把月也不发布文章,原因很简单,要么是有手头的事情要处理思考的时间被压缩了,要么是遇到比较大或者比较困难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积淀,没有关系,如果没有想清楚就再想想,爱思考的人和不爱思考的人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前者在生活中总是挂着几个问题在大脑中,它们时常都会冒出来骚扰你一下,让你琢磨琢磨,不爱思考的则是没事不主动想问题,遇到问题还要先想想是否能找捷径(找人帮忙)解决。

无论如何,不用急于求成,在一个主题上深入下去思考,总能挖到别人挖不到的角落。你能让一个问题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是能够发现新的东西,一般来说,我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我会让他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待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视问题大小而定),利用走路吃饭的时间琢磨(我发现很多我佩服的人也都有这个习惯),有时即便已经想通了写下来了发出去了,大脑仍然还是会在回味问题,还没有把它撤出潜意识,然后看到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的时候忽然又有所新的感悟

能够把问题长时间停靠在潜意识中是一种技能,能够带来很大的好处,停留得越长你越琢磨得透彻,比别人看到的就越多。我们必须要带着问题的眼镜看待事物才能发现新的视角,否则就会出现视而不见效应,别的不说,广为人知的例子是阿基米德的“尤里卡!”,如果不是长时间琢磨着一个问题,一直把它放在思维中,是不会从洗澡领悟到“排水测体积”的,否则他洗了那么多年澡怎么不早发现呢?[5]

所以,如果你习惯了思考问题,就总会有东西写,先有思考,然后有总结,然后在总结中进一步思考。

当然你也可以试试把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试图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然后看看能否在整理的过程中走得更远。这往往是可行的。比如这篇文章在我的简记里面原本其实只有三行字(包含大约十来个备忘关键词),而最初在我的大脑里面其实只有一个走路时冒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博客?

闲谈

以前的时候,认识些特别的朋友,他们总有着很好地习惯,每天都会去记录一些事情,久而久之就有了许许多多厚厚的笔记本,闲暇的时候拿出来看两眼,便能知最近到底过的怎么样了。

记得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句话:我本不善言辞,却忙于人际交流。我想在这个时代,会越来越失去独处的机会,只有一个人真正静下来独处的时候,你才能辨别你是谁,我们在外淹没在人海之中,在内忙于应付手机等社交软件的问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要去思考一下人生,却想起第二天的疲惫便又匆匆忙忙的睡了过去,周而复始,我们始终想不起来我们想做什么了。

有时候也在思考,生活是一群人的狂欢,还是一个人的寂寞,我现在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 个人网站:https://www.lovebetterworld.com/
  • 往后余生,只想分享一些干货,分享一些工作,学习当中的笔记、总结,并帮助需要帮助的任何人,关注我,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image-20210128093936368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一篇关于Vue3入门的博客。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用户可能是一个刚开始学习前端或者Vue的新手,要通过这篇博客快速入门Vue3。我需要确保内容结构清晰,步骤详细,同时语言通俗易懂。 首先,我应该确定博客的结构。通常入门教程会从简介开始,然后介绍环境搭建,接着是核心概念,最后有一个实例演示。这样读者可以逐步跟进。Vue3的亮点比如Composition API、性能优化等需要提到,但不用太深入,避免新手 overwhelmed。 接下来,安装部分需要详细说明如何安装Vue3,包括使用CDN、Vite和Vue CLI的方法。考虑到现在Vite更推荐,应该重点介绍Vite的步骤。同时,创建项目后的目录结构解释也很重要,帮助读者理解各个文件的作用。 然后是核心概念部分,响应式数据、组合式API、Teleport等都需要解释清楚。这里需要用简单的例子,比如用ref和reactive展示响应式数据的变化,对比Options API和Composition API的不同,以及Teleport的应用场景。 实例演示部分需要一个小项目,比如TodoList,这样读者可以动手实践。从组件创建到数据绑定、事件处理、状态管理,每个步骤都要详细说明,并给出代码示例。同时,要提到Vue3的生命周期钩子变化,但可能不需要全部列出,可以引导读者查阅官方文档。 最后,总结部分要鼓励读者继续学习,并提供学习资源链接,比如官方文档、Vue Mastery等。需要检查所有代码示例的正确性,确保没有语法错误,并且符合Vue3的最新实践。另外,要使用中文,避免专业术语过多,必要时进行解释。 还要注意用户之前提到的系统级指令,确保数学公式的正确格式,但在这篇博客中可能用不上。保持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分步骤,让读者容易跟随。可能用户希望博客内容实用,所以需要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代码和步骤,避免过多理论。同时,考虑读者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环境配置,可以给出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或提示。</think>以下是一篇针对Vue3新手的入门博客模板: --- # Vue3零基础入门指南(2023新版) ## 一、Vue3核心优势 1. **Composition API** - 更灵活的逻辑组合方式 2. **性能提升** - 比Vue2快2倍,包体积小41% 3. **TypeScript支持** - 完整的TS类型声明 4. **新特性加持** - Teleport、Suspense等创新功能 ## 二、环境搭建(3种方式) ### 1. CDN直接引入 ```html <script src="https://unpkg.com/vue@3/dist/vue.global.js"></script> ``` ### 2. Vite创建项目(推荐) ```bash npm create vite@latest my-vue-app -- --template vue cd my-vue-app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 ### 3. Vue CLI创建 ```bash npm install -g @vue/cli vue create my-project # 选择Vue3预设 ``` ## 三、项目结构解析 ``` ├── public/ 静态资源 ├── src/ │ ├── assets/ 项目资源 │ ├── components/ 组件目录 │ ├── App.vue 根组件 │ └── main.js 入口文件 ├── package.json 依赖配置 └── vite.config.js 构建配置 ``` ## 四、核心概念速览 ### 1. 响应式数据 ```vu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reactive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user = reactive({ name: 'DeepSeek', age: 1 }) </script> ``` ### 2. 组合式API vs 选项式API ```vue // 组合式API(推荐) <script setup> import { onMounted } from 'vue' onMounted(() => { console.log('组件已挂载') }) </script> // 选项式API(兼容Vue2)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ounted() { console.log('组件已挂载') } } </script> ``` ### 3. Teleport传送门 ```html <teleport to="#modal-container"> <div class="modal">弹窗内容</div> </teleport> ``` ## 五、实战TodoList示例 ```vue <template> <div> <input v-model="newTodo" @keyup.enter="addTodo"> <ul> <li v-for="(todo, index) in todos" :key="index"> {{ todo.text }} <button @click="removeTodo(index)">×</button> </li> </ul>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newTodo = ref('') const todos = ref([]) const addTodo = () => { if (newTodo.value.trim()) { todos.value.push({ text: newTodo.value }) newTodo.value = '' } } const removeTodo = (index) => { todos.value.splice(index, 1) } </script> ``` ## 六、学习路径推荐 1. 官方文档:[vuejs.org](https://vuejs.org/) 2. Vue Mastery免费课程 3. Vue3 + TypeScript实战教程 4. Pinia状态管理学习 5. Vue Router 4.x路由系统 --- **提示**:建议边学边练,通过`<script setup>`语法可以快速上手组合式API。遇到问题时,可以使用Vue Devtools进行调试,这是Vue开发者必备的浏览器扩展工具。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