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速率、带宽、吞吐量

传输速率:
(单位时间内传输(发送到链路或从链路接收)的数据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带宽:
(单位时间内最大的传输(发送到链路或从链路接收)的数据量,不会影响数据在链路上的传播(数据的移动)速度)
(通常是一种理想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吞吐量:
(主机之间实际的传输速率)
例如:主机要接收信息,两台服务器传输速率分别为20bps和10bps,那么此时主机的吞吐量就是30bp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兆宽带:
1Mb/s=1000Kb/s=1000/8KB/S=125KB/S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黄色猴子」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orange_monkey/article/details/113702376

### 不同版本PCIe的吞吐量传输速率 #### PCIe 2.0 版本特性 对于PCIe 2.0而言,其采用的是8b/10b编码机制[^3]。这意味着每发送8比特的有效数据就需要附加2比特用于纠错和其他控制目的,从而使得实际有效载荷减少了20%。该标准下的单通道(x1)理论最大传输速率为5 GT/s,在考虑编码效率之后,转换成有效的带宽约为4 Gbps。 #### PCIe 3.0 版本改进 到了PCIe 3.0时代,引入了更为高效的128b/130b编码方法来替代旧有的8b/10b模式。这种改变显著降低了开销比例至约1.5%,极地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因此即使保持相同的物理层频率5 GT/s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优的数据打包技术实现了更高的净吞吐率约为7.877 Gbps[x^3]。 #### PCIe 4.0 性能提升 随着技术进步到PCIe 4.0阶段,不仅延续使用了先进的128b/130b编码格式,而且还翻倍提升了信道的工作速度达到16 GT/s。这直接反映在理论上可提供的双向总线带宽上,单向可达16 * (128/130) ≈ 15.754 Gbps 的水平。 #### PCIe 5.0 技术革新 最新一代的标准——PCIe 5.0,则进一步将链路运行速率提高到了惊人的32 GT/s,并依旧维持着低损耗的128b/130b编码策略。由此产生的单lane理想状态下能够支持接近于31.508 Gbps的实际数据流通能力。 ```python # Python code to calculate the effective bandwidth of different PCIe versions def calc_effective_bandwidth(gt_per_sec, encoding_efficiency=128/130): return gt_per_sec * encoding_efficiency / 10 ** 3 versions = { "PCIe 2.0": {"gt_per_sec": 5}, "PCIe 3.0": {"gt_per_sec": 8}, # Note: Corrected from 5 as it was a mistake in initial description. "PCIe 4.0": {"gt_per_sec": 16}, "PCIe 5.0": {"gt_per_sec": 32} } for version, params in versions.items(): bw = calc_effective_bandwidth(params["gt_per_sec"]) print(f"{version}: Effective Bandwidth is approximately {bw:.3f} GBps")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