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当下哪种饮料最火,除了奶茶,想必就是咖啡了。
以有格调更小资更健康,提神醒脑著称的舶来品咖啡近两年在中国市场进入了爆发期。从瑞幸的崛起到星巴克的扩张,以及众多网红茶饮品牌也先后推出咖啡产品,咖啡已经从一个普通饮料发展成为这届年轻人逛街、办公以及社交的常驻伴侣。
而伴随着第三次咖啡浪潮的来袭,精品咖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相较以往的“咖啡馆”品牌,人们越来越关心咖啡豆本身的原产地、分类成色以及咖农的生存状态。
我买到的咖啡豆真的是源自于肯尼亚吗?
真的是如宣传所称的是阿拉比卡豆吗?
如何追本溯源以保证咖啡豆的品质?
如何构筑超长咖啡链条上的信任机制?
……
诸多问题成为摆在业界面前亟待解决的难点痛点。
一、咖啡业火爆的背后:真假咖啡豆难保证
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2025年,预计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将达到1万亿的规模。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对咖啡文化认知的不断深入,咖啡需求量及市场潜能不断扩大。但咖农的待遇却仍然没有改善。例如,你购买一杯20元的美式咖啡,可能只有大约7分钱进了埃塞俄比亚的咖农口袋里。
这是因为在自由贸易体系内,咖啡的价格由期货市场决定,以个体户为主体的小农根本没有议价的空间和自由。由于投机机构炒卖炒买造成的咖啡豆价格波动,以及气候逐年变化带来的冲击,都使得咖啡种植者无法从蓬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