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Docker 容器测试端口开放性

#王者杯·14天创作挑战营·第6期#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需要客户给服务器开放部分端口,提供外网使用
但实际调试过程中,经常因为客户未正确开通,增加调试的复杂度
本文在 Docker 环境的基础上,使用 netshoot 镜像,结合脚本,实打实的观察到端口是否开放

一、为什么使用 Docker?

在项目现场,客户给与的环境基本都是纯内网。操作系统缺少很多工具,如果是 Docker 环境,那么就很灵活了,自己想用什么工具,自行封装到镜像内即可。

二、测试对象

测试分为服务端、客户端。当我们需要测试一台目标服务器的端口是否开放,我们在自己电脑(或服务器)上测试。那么,目标服务器就是服务端,我们的电脑(或服务器)就是客户端。

三、测试流程

使用 netshoot 镜像,在服务端(目标服务器)启动一个 netshoot 的容器,该容器映射需要测试的端口及标注端口类型(TCP/UDP),该容器内使用 socat 开启端口的监听。在客户端(测试的电脑/服务器)启动一个 netshoot 的容器,该容器内使用 socat 向服务端发送消息。如果端口正确开放,则服务端能够打印消息

四、脚本说明

服务端脚本使用说明:

# 用法: ./server.sh [-u|-t] <端口号>
# 示例:
# TCP监听: ./server.sh -t 8080
# UDP监听: ./server.sh -u 8081
# 默认TCP: ./server.sh 8080

客户端脚本使用说明:

# 用法: ./client.sh [-u|-t] <服务器IP> <端口号> [间隔秒数]
# 示例:
# TCP客户端: ./client.sh -t 192.168.80.10 8080 1
# UDP客户端: ./client.sh -u 192.168.80.10 8081 2
# 默认TCP:   ./client.sh 192.168.80.10 8080

五、测试流程

  1. 拉取 netshoot:v0.13 镜像
docker pull netshoot:v0.13
  1. 导出镜像
docker save netshoot:v0.13 > netshoot_v0.13.tar
  1. 在服务端(被测试端口是否开放的服务器,下同)新建 /opt/netshoot 目录,将镜像上传到 /opt/netshoot,导入镜像
sudo mkdir -p /opt/netshoot
sudo chown -R $USER:$USER /opt/netshoot
cd /opt/netshoot
docker load < netshoot_v0.13.ta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在服务端新建 server.sh 脚本

sudo vi /opt/netshoot/server.sh

#!/bin/bash
# 用法: ./server.sh [-u|-t] <端口号>
# 示例:
# TCP监听: ./server.sh -t 8080
# UDP监听: ./server.sh -u 8081
# 默认TCP: ./server.sh 8080

# 默认协议为 TCP
PROTO="tcp"
PORT=""

# 解析选项
while getopts "ut" opt; do
  case $opt in
    u) PROTO="udp";;
    t) PROTO="tcp";;
    *) echo "用法: $0 [-u|-t] <端口号>"
       exit 1;;
  esac
done
shift $((OPTIND -1))

# 检查必需参数(端口号)
if [ $# -ne 1 ]; then
  echo "用法: $0 [-u|-t] <端口号>"
  exit 1
fi

PORT=$1

# 验证端口是否为数字
if ! [[ "$PORT" =~ ^[0-9]+$ ]]; then
  echo "错误:端口号必须为数字!"
  exit 1
fi

case "${PROTO}" in
  tcp)
    docker run -it --rm --init \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ro \
      -v /etc/timezone:/etc/timezone:ro \
      -p ${PORT}:${PORT} nicolaka/netshoot:v0.13 \
      socat TCP-LISTEN:${PORT},reuseaddr,fork -
    ;;
  udp)
    docker run -it --rm --init \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ro \
      -v /etc/timezone:/etc/timezone:ro \
      -p ${PORT}:${PORT}/udp nicolaka/netshoot:v0.13 \
      socat UDP-RECV:${PORT},reuseaddr -
    ;;
  *)
    echo "无效协议,请使用 udp/tcp"
    exit 1
    ;;
esac
  1. 赋予 server.sh 脚本执行权限

sudo chmod +x /opt/netshoot/server.sh

  1. 参考 步骤 3,在客户端(访问服务端端口的电脑,需要 Linux 系统)导入 netshoot 镜像

  2. 在客户端新建 client.sh 脚本

sudo vi /opt/netshoot/client.sh

#!/bin/bash
# 用法: ./client.sh [-u|-t] <服务器IP> <端口号> [间隔秒数]
# 示例:
# TCP客户端: ./client.sh -t 192.168.80.10 8080 1
# UDP客户端: ./client.sh -u 192.168.80.10 8081 2
# 默认TCP:   ./client.sh 192.168.80.10 8080

# 默认协议为TCP
PROTO="tcp"
# 解析选项
while getopts "ut" opt; do
  case $opt in
    u) PROTO="udp";;
    t) PROTO="tcp";;
    *) echo "用法: $0 [-u|-t] <服务器IP> <端口号> [间隔秒数]"
       exit 1;;
  esac
done
shift $((OPTIND -1))

# 检查必需参数
if [ $# -lt 2 ]; then
  echo "用法: $0 [-u|-t] <服务器IP> <端口号> [间隔秒数]"
  exit 1
fi

SERVER_IP=$1
PORT=$2
INTERVAL=${3:-1}

cleanup() {
  echo "正在清理容器..."
  docker stop "$CONTAINER_NAME" >/dev/null 2>&1
}
trap cleanup EXIT

CONTAINER_NAME="client_$(date +%s)"

case "${PROTO}" in
  tcp)
    docker run -i --rm --init \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ro \
      -v /etc/timezone:/etc/timezone:ro \
      --name "$CONTAINER_NAME" nicolaka/netshoot:v0.13 \
      sh -c "trap 'exit 0' SIGINT; \
        count=1; \
        while true; do \
          echo -e \"[\$(date '+%Y-%m-%d %H:%M:%S')] 第\${count}次发送 TCP 消息\"; \
          count=\$((count+1)); \
          sleep ${INTERVAL}; \
        done | socat - TCP-CONNECT:${SERVER_IP}:${PORT}" &
    ;;
  udp)
    docker run -i --rm --init \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ro \
      -v /etc/timezone:/etc/timezone:ro \
      --name "$CONTAINER_NAME" nicolaka/netshoot:v0.13 \
      sh -c "trap 'exit 0' SIGINT; \
        count=1; \
        while true; do \
          echo -e \"[\$(date '+%Y-%m-%d %H:%M:%S')] 第\${count}次发送 UDP 消息\"; \
          count=\$((count+1)); \
          sleep ${INTERVAL}; \
        done | socat - UDP-SENDTO:${SERVER_IP}:${PORT}" &
    ;;
esac

# 等待容器运行
sleep 1
# 前台运行等待中断
wait
  1. 赋予 client.sh 脚本执行权限

sudo chmod +x /opt/netshoot/client.sh

  1. 先启动服务端脚本,服务端会卡住等待客户端发送消息
./server.sh 808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再启动客户端脚本,客户端后台循环往服务端发送消息
./client.sh 192.168.80.10 8080
  1. 客户端启动后,服务端打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由此证明,端口一定是开放了。如果测试 UDP,只需要在服务端、客户端的启动脚本的命令上添加 -u 参数。例如:./server.sh -u 8081 ./client.sh -u 192.168.80.10 808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Docker 容器端口映射教程及命令示例 Docker端口映射允许主机上的特定端口容器内的指定端口建立连接,从而使得外部流量可以直接访问容器内部的服务[^1]。以下是关于如何配置 Docker 容器端口映射的具体方法。 #### 配置端口映射的基础语法 在启动容器时,可以使用 `-p` 参数来定义端口映射规则。其基本格式如下: ```bash docker run -d -p 主机端口:容器端口 镜像名称 ``` 例如,如果希望将主机的 `8080` 端口映射到容器的 `80` 端口,则执行以下命令: ```bash docker run -d -p 8080:80 nginx ``` 此操作会将 Nginx 容器的默认 HTTP 服务通过主机的 `8080` 端口对外提供服务[^3]。 #### 查看已有的端口映射 为了确认当前运行中的容器及其对应的端口映射情况,可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bash docker ps ``` 该命令会显示所有正在运行的容器列表,并附带它们的端口映射详情[^2]。 #### 动态修改运行中容器端口映射 对于已经处于运行状态的容器,默认情况下无法直接更改其端口映射设置。然而,可以通过创建一个新的镜像并重新部署容器的方式间接完成这一需求。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 **停止目标容器** 使用 `docker stop` 命令暂停目标容器的操作。 ```bash docker stop CONTAINER_ID ``` 2. **基于现有容器生成新镜像** 利用 `docker commit` 将原容器的状态保存至新的镜像文件之中。 ```bash docker commit CONTAINER_ID new-image-name ``` 3. **利用更新后的镜像重启容器** 在新建容器的过程中应用所需的端口映射调整。 ```bash docker run -d -p 新主机端口:容器端口 new-image-name ``` 4. **验证改动效果** 再次调用 `docker ps` 来检验最新的端口分配状况是否符合预期。 #### 不同类型的端口映射方式 除了基础的一对一端口绑定外,还有其他几种常见的端口映射形式可供选择,包括但不限于 host 模式、container 模式等。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案。 ```python # 示例 Python 脚本用于测试端口连通性 import socket def test_port_connection(host, port):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result = sock.connect_ex((host, port)) if result == 0: print(f"Port {port} is open on {host}.") else: print(f"Port {port} is closed or unreachable on {host}.") test_port_connection('localhost', 8080) ``` 上述脚本可用于检测本地机器上某个端口是否成功开放并与之建立了有效的 TCP 连接关系。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