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符号周期计算

frame structure时就给出一个时间单元Ts=1/(15000*2048),这个值是根据什么给出来的?其中的150002048个有什么特定含义吗?首先确定子载波间隔为15000Hz,所以OFDM符号长度是1/15000秒,固定每子载波带宽为15K20M带宽有效子载波为1200个,即有效带宽15k*1200=18M20M是因为有2M的过度带);为了最近FFT点数的需要,离1200最近的2n次方,就是2048点。其他带宽按照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得到,15M1024点,10M带宽为1024点,5M512

所以FFT点数为2048,采样间隔=时间/点数=1/15000/2048=1/(15000*2048),直接从采样时间间隔来说明,也可以这样理解,从符号时间长度来推算:

OFDM符号周期,即一个OFDM符号持续时间Tsymbol=1/15000s=66.7us,也可以这个计算:
7
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0.5ms(1slot)-160*Ts-6*144*Ts
所以,1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Tsymbol=0.5ms(1slot)-160*Ts-6*144*Ts=66.7us
还有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Ts的计算:
Ts
表示采样周期,即采样一次所用时间或采样时间间隔,1subframe1ms,1slot包含7OFDM符号,一个采样点为160CP6个采样点为144CP。其中一个OFDM符号采样点为204820M带宽)那么:

 

Ts=0.5ms/(2048*7+160+144*6)=1/30720(ms)

按调制方法不同,每个re可以是2,4,6bits,以20mhz带宽为例,每个符号1200re,最多数据为1200*6bit,

对于OFDM符号抽样的点数一般是2的n次个,便于计算机处理。理论上是频域的采样点数要大于或等于时域离散信号的个数才不会有信息的丢失。  
2048点是IFFT的采样点数,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要求点数必须是2的次幂,IFFT是将频域信号往时域信号变换,1200个子载波可以看成是连续的频域信号,通过IFFT变成时域信号,但是点数不是2的次幂,然而,要保证变换后不能有信息丢失,所以必须采用2048>1200点,其中1200点传输有用信息,剩下的点默认为零,就是2048点,即代表2048个子载波,在空口传输之前要经过滤波器,只将携带有用信息的信号发射出去,接收端收到已有再做还原,即将另外的点数补上(因为没有信息量,所以为确知信号)因此确定FFT采样信号带宽为30.72M;时域采样周期Ts=1/30.72M=32.55ns,通过FFT转换成频域信号再做检测。 30.72MHz是振荡器最常用的频率,在手机、石英钟常用的信号发生器抽样的频率。个人认为,是一种规范的统一。

  • 13
    点赞
  • 5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多路复用技术。OFDM系统的信道响应计算在MATLAB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OFDM系统的一些参数,包括子载波数目(N),子载波间距(Δf),信道延迟(Td)等等。 接下来,根据定义的参数,我们可以生成OFDM系统的基带信号。其中,基带信号是由多个复数的正交子载波组成的。 然后,我们需要定义信道的频率响应。这可以通过定义一个复数的频率响应向量来实现。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将基带信号与信道频率响应进行卷积,得到OFDM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效果。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对传输后的OFDM信号进行反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以恢复原始数据。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OFDM系统的信道响应计算: ```matlab % 定义参数 N = 64; % 子载波数目 delta_f = 1; % 子载波间距 Td = 7; % 信道延迟 % 生成基带信号 baseband_signal = randn(1, N); % 随机生成N个复数 % 定义信道频率响应 channel_frequency_response = randn(1, N); % 随机生成N个复数 % 信道传输效果 channel_output = conv(baseband_signal, channel_frequency_response); % 反离散傅里叶变换 received_signal = ifft(channel_output); % 显示结果 subplot(2,1,1); plot(abs(fft(baseband_signal))); % 原始信号的频谱 title('Baseband Signal Spectrum'); xlabel('Frequency'); ylabel('Magnitude'); subplot(2,1,2); plot(abs(fft(received_signal))); % 接收到的信号的频谱 title('Received Signal Spectrum'); xlabel('Frequency'); ylabel('Magnitude'); ``` 通过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计算OFDM系统的信道响应,并将结果显示在频谱图中。 ### 回答2: OFDM系统的信道响应是指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相对于发送端的变化。计算信道响应的目的是为了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补偿,以减小信道引起的失真和干扰。 在MATLAB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OFDM系统的信道响应: 1. 首先,确定信道模型。常见的信道模型有AWGN信道模型和多径衰落信道模型等。如果使用多径衰落信道模型,需要先确定信道的冲激响应。 2. 根据信道模型的选取,生成信道的冲激响应。可以使用MATLAB中的函数生成一个指定长度的随机序列作为信道的冲激响应,或者使用频域的方法生成多路径衰落信道的冲激响应。 3. 对OFDM系统中的每个子载波进行信道传输。将发送的信号通过信道冲激响应进行卷积运算,得到接收信号。可以使用MATLAB中的conv函数或fft函数实现。 4.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域均衡。采用频域均衡可以抵消对信道引起的失真。可以使用FFT函数将接收信号从时域转换为频域,然后将信道响应的逆进行频域补偿。 5. 对均衡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将均衡后的信号传递到解调器中,进行信号解调以获得原始信号。 综上所述,通过MATLAB可以实现OFDM系统的信道响应计算。这个过程需要对信道模型进行建模、信道冲激响应的生成、信道传输和解调等操作。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和工具箱,方便进行信号处理和计算,可以有效地进行OFDM系统的信道响应计算。 ### 回答3: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领域应用广泛。计算OFDM系统信道响应可以使用MATLAB进行实现。 首先,需要定义OFDM系统的一些参数,例如子载波数量、子载波间距、信号采样率等。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接下来,生成OFDM信号的频域信号,可以使用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来实现。将数据符号映射到不同的子载波上,并加上循环前缀(CP)。 然后,需要定义信道的传输函数,可以使用瑞利衰落信道模型或其他合适的信道模型。根据信道模型的参数,生成对应的复数系数。 将生成的信号通过信道进行传输,可以通过矩阵运算来实现。将频域信号与信道传输函数进行点乘,得到经过信道传输后的频域信号。 接下来,对这个频域信号进行IFFT(逆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信号。 为了减小传输过程中的码间干扰,需要加上循环前缀和周期预留。 最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去除循环前缀,并进行FFT,得到频域信号。 通过对比接收到的频域信号和发送的频域信号,可以计算出信道的响应。具体可以通过将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得到频域响应。 这样,就完成了OFDM系统信道响应的计算。可以使用MATLAB编写相应的代码,对OFDM系统信道响应进行仿真和分析。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