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牢鹅!开篇先祝各位老板开工大吉!2025 出海顺风顺水!
本篇文章作者:萌新杰少。文章是一位独立开发者分享在 Google Play 上架 APP 的真实经历。详述上架过程的艰难,遭遇了三次「12+14 封测」最终取得正式版本发布权限,相信本次分享会对大家的上架之路有所启发!(文章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建议大家点赞收藏!)
1. 前情
在 2024 年的下半年,我计划要尝试上架一款 APP,因为我之前都是做一些开源项目,我想试试可以上架的发行项目,满怀期待下我开发了这款 APP,我甚至当时就注册了「Google Play」开发者,要知道注册这东西首先要交一笔钱给「Google Play」,我几乎以为这个目标很快就达成了。
「本文适合独立开发者,如果你的经济情况也不太好,并且不想走复杂的流程注册企业啥的,那么这篇文章可能适合你,帮你了解目前 Google Play 上架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目前我们必须使用「Google Play」上架,因为在这里经济成本最低,我没有精力去做软著这些,希望大家理解这一前提,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索独立开发的可能性。
1.1 艰难前行
我认为我已经无限接近这个应用上架了,所以我就没太在意这件事情,直到我发现 Google Play 对个人开发者有一些新的政策,要求我们在正式发布前必须完成 20 人 + 持续 14 天的「封闭式测试」,才能提交正式版本的申请。
也许是我之前开源项目太顺利了,让我自己盲目的觉得找 20 个人是很容易的,我很快做了几个版本,先进行了「内部测试」,推进了「封闭式测试」,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需要找使用「Google Play」的用户。
我之前的用户绝大部分都没有使用「Google Play」,这意味着我得重新找用户,无限艰难从此开始,我到处找人,「Google Play」的测试是邀请制度,我必须拿到测试用户的谷歌邮箱,然后给用户发送测试链接,用户通过测试链接才能下载测试,这就导致了大家测试意愿几乎为 0,我只能找更多的人确保测试通过。
终于凑够了 20 个人,我又松了口气,接下来的两周我继续发布测试邀请,此时距离项目开发已经有 1 个月了,我们又等待了两周。
1.2 拒审与发布成功
终于,可以申请正式发布了,我满怀期待的发布了正式发行,好像当时是国庆节,我就等着通过了,结果却收到了拒绝通过的邮件,我感觉要天塌了。
邮件大抵的内容就是我们的测试不够全面,「用户不像是真人和APP没有交互」,接下来我让用户多多使用,等待两周后我又进行了申请,此时已经距离开发接近两个月了,结果还是被拒绝了,我真的要裂开了。于是我再次动员大家「Google Play」写下测试评论,接着进行测试,我觉得这几乎不可能了,几乎要放弃申请了,因为每一次找大家测试也不好意思,大家也不是那么愿意。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年后也就是现在,可能还是不甘心吧,我提交了一次申请,2 月 2 号提交的,2 月 4 号凌晨我居然收到了通过申请的通知!!!
也不卖关子了,我觉得通过测试的秘诀就是让用户多使用APP,使用后在Google Play编写测试反馈,然后提交正式申请时多向审核告诉你的测试情况,如实回答。如果只是让用户下载APP简单打开使用下是无法通过的。
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被拒绝的原因和申请需要的一些东西。
2. 上架流程
这里我尽可能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跑通整个上架流程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了解现在的 Google Play 上架步骤。
2.1 注册账号
正常来说,你只需要前往 Google Play Console (https://play.google.com/console/about/),登录你的谷歌账号就可以开始注册流程了。
这块要选择仅自己,如果选择企业我没有尝试,好像是需要邓白氏编码之类的东西,可能会跳过我前面说的程序测试,如果大家有这个的话那几乎不需要看后面的东西了。
但是你需要准备一个「支持外汇的账户」,因为注册谷歌开发者需要交「25美元」,当然是一次性的,这块是由我的另一个伙伴负责的,他帮我处理和注册账户,我们采用的应该是「中国银行的银行卡」。
支付后就可以了,这一步可能一部分开发者就没办法完成了,可以看看自己手上的卡支不支持外汇,如果不支持也可以找其他伙伴帮忙。
2.2 测试类型
-
内部测试
-
封闭式测试
-
开放测试
目前「Google Play」的测试有这三种,前两种测试方法必须采用邀请制度,最后一种是APP上架之后才能启用,并且用户可以直接在「Google Play」申请测试的。
这里以封闭式测试为例子,这也是我们测试迟迟无法推进的原因之一,想要用户参与测试,必须填写用户的谷歌邮箱。
接下来,「你需要将测试链接给测试用户,测试用户才能通过链接导航到谷歌商店下载参与测试」,这样的步骤导致了很多人中途放弃,或者不愿意提供邮箱,就是比较麻烦吧。
2.3 「12+14」封闭测试
在我写文章的时候政策已经改变,针对新个人开发者账号的应用测试要求 - Play 管理中心帮助,现在大家只需要找12个人连续14天的测试就可以申请正式发布审核了。
我前面就提到了,我们之前的用户几乎都不使用「Google Play」,这就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的去招揽新的用户,我之前在一些开发者群里去试着宣传,一部分群友愿意测试,另一部分则是持有悲观的看法,当然这是必然,「但是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放弃,我们没有选择,有限的资源下这是我们唯一要走的路。」
2.4 技巧总结
从我的例子来看,独立开发者们可以不依赖第三方服务自己完成这个测试,我这是个新号,尽管遭到了两次的拒绝,但最终还是通过了正式版申请,也希望大家看到这种可能,开发者要和用户团结在一起,才能度过各种难题。
-
让用户在谷歌商店页面编写测试反馈(就是评论一样的东西,在测试页面)
-
参与测试时尽可能保证与谷歌商店的联通
最后,在申请正式版本时会填写一个问卷,一定要如实填写,尽可能表达你测试的手段,让审核确信你真的进行了测试。
2.5 正式版申请
2.5.1 第一轮和第二轮申请
我第一次以为只要找够用户测试就可以了,因此,第一轮测试达到人数和要求的天数后我就直接提交审核了,我以为很容易就通过审核了,因为我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情。
但是很可惜,没有那么容易,Google 来邮件告诉我,我的测试有问题,不够完善,我以为是我的测试用户只是打开了 APP,没怎么用就关闭了,或者说 Google Play 不知道用户启动了软件。
因此我再次去叫大家调整一下重新帮忙,并且通过 Google 表单收集用户反馈,第二次申请时我告诉审核我用了谷歌表单来收集反馈,不过很遗憾第二次申请仍然遭到拒绝了。
我仔细看了下拒绝原因,发现还有一条,说没有按照最佳实践收集用户反馈。
-
在封闭测试期间,测试人员没有参与到您的应用中
-
您没有遵循测试最佳实践,这些实践可能包括通过更新应用收集用户反馈并采取行动
2.5.2 第三轮正式版申请
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开始让大家在「Google Play」编写测试反馈
我觉得可能是之前我们的反馈,用户的行为「Google Play」并不知晓,所以以为我们没有进行测试,因此后续的测试我又请大家帮忙填写测试反馈。
「不过我并没有立即申请正式版,因为当时有其他事情就耽误了,导致今年2月才想起来回去看看,说实在我没太报有希望,但是这一次真正的过了,那么我认为之前的测试之所以没通过可能就是因为用户没编写测试反馈。」
第三次申请时填写的内容和第二次申请填写的大体一致,只是我告诉审核,我已经测试了第三轮了,我自己有把握确定可以发布了。
3. 申请通过
经历了 3 次漫长的封闭式测试,我们终于可以发布正式版本了,不过这个项目目前还有一些体验和操作引导的问题,因此我现在还没有提交正式版本,等完善后就会发布,所以大家可能现在搜不到 WaifuBoost 这个项目,但是你可以在 B 站搜到我之前发的一个视频。
「但这不是说你就可以直接发布你的APP了,还需要提交正式版审核,可能还会有一些隐私政策之类的问题出现,不过相信比起这个正式版发布申请要来的快一些。」
4. 结语: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的经历来调整自己的计划,出海独立开发,道路是坎坷的,但我仍然认为并没有到彻底悲观的时候,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认为用户是我项目的一切,大家也可以和用户抱团取暖,组成自己的小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