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延迟定义
CMS众多构成优秀的用户体验的要素中,我们认为有一个指标十分关键,那就是这个“系统延迟”。系统延迟是CMS中很关键很重要的指标,国标定义系统延迟应小于200ms,如下截图:
CMS产品是否会快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开局很关键,我们认为CMS产品应该是“用户体验”至上的安全类产 品,产品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能够让用户产生信任、可靠、观感舒适的原则。
人类对于“延迟”是极其敏感的,基本上几十毫秒的延迟就会让驾驶员感觉不舒服,在有对比的场景下尤其明显。
相比传统玻璃反光镜的光速而言,CMS的电子系统是无法做到光速的,只能最大限度的趋近,那么这个最大限度到底多少呢?
有小范围评估调查结果如下:
总结来看:
10—20ms 内的延迟是没有争议的
30ms-50ms是有明显察觉的
80-200ms大多数是感觉明显卡顿和难以接受的。
人类视觉系统的空间采样特性决定了我们对图像感知的最佳帧率,业内普遍认为60fps可以作
为一个最佳帧率,并以此来决定“输入延迟”的上限,也就是说上限16.667ms以内。我们认为,CMS的系统延迟目标尽量控制在16.667ms以内为最佳。
什么是输入延迟:
假如:如果显示器的帧数是1fps(即1秒播放一帧画面),就意味着屏幕对于输入做出的反应时间需要在0-1秒之间。如果刚好在屏幕刷新
前输入,可能屏幕就会立刻反应,一旦在刷新之后输入,则需要等待1秒钟才能在屏幕上看到动作,这就造成了“输入延迟” 。
什么是CMS的系统延迟?
系统延迟包括:
捕获延迟(T1)-是指传感器捕获图像的延迟;
处理延迟(T2)-是指处理传感器的RAW/YUV数据的延迟;
显示延迟(T3)-是指液晶显示设备自身的延迟,
T1+T2+T3之和构成了系统延迟。
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事件在镜头首枚Glass前发生到被Sensor捕获并通过ISP处理后在送给显示屏的Glass上显示出这个事件,全过程的耗时总和,也称G2G延迟。
芯片架构对系统延迟的影响
以下是两种不同芯片架构对于延迟控制的框图:
SoC:
FPGA:
这里看,FPGA有着明显的优势。
系统延迟测量标准
先说常规非正式测法:
使用CMS摄像机拍摄电脑显示的秒表,然后用另外一个摄像机拍摄秒表显示器和CMS显示器,通过读取两个秒表之间的读数差,来达到测试延迟的目的。
这种测试方法优点是便捷。缺点是测试方法误差较大,误差来自秒表显示的PC屏幕的刷新时间和CMS显示器的刷新时间,以及各个环节产生的输入延迟等综合在一起。通常误差均在±33ms左右。
法规测试方法(ISO 16505:2019):
测试原理:1 是光源,相当事件发生器。2为CMS的相机, 3为CMS显示器。4 和
5是一对高灵敏度光子探头,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上。读取探头5和4之间
的产生事件的时间差,即可以测量出CMS的“系统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