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本文从《道德经》的角度探讨了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指出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的不同,并强调在决策时应关注战略目标,遵循“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同时,文章提醒领导者应注重组织的整体发展,不争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慈、俭、不为天下先”的策略实现和谐与效率。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20年有幸在知乎认识了大牛Kenneth,跟着他一路学习《道德经》的逻辑链核心。也借此第一次系统的思考并认识到了“战略”和“战术”对于日常工作生活的巨大价值。以下顺着大牛的文章思路做一个梳理。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解决问题,而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目标。换言之缺乏目标的问题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这里面的核心思想和逻辑基础也是道德经的逻辑基础:我们通过“概念”来对事物进行抽象、认识和判断,而“概念”通过将整体进行区分产生“名”: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了“名”,才有了一切的讨论前提,而目标则是问题产生之初的“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名”的状态,是自然的状态。有“名”的状态,则是被观察的状态。

而所谓的道,就是“名”和“事实”的差距对比。如果我们讨论的“名”和“事实”一致,称为“合道”,有差距则称为“不合道”。我们之所以希望合道,是希望我们的讨论就是现实,即所谓“心想事成”。但“道”不受“名”的影响,并不会因为你定义了一个“完美”的“名”,而让“事实”按照“名”的设计发展——理论不会改变事物的运转规律。

我们对事情的判断,来自于对事情的“战略“和”战术“认识。

战术目标:很短时间、很少资源解决的目标;

战略目标:很长时间、很多资源解决的目标;

当我们用战术的思维去讨论战略时,就会出现相反的结论,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