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Decision Tree)

本文介绍了决策树的基础知识,包括算法的递归构建过程、核心的熵和信息增益概念,以及C4.5与ID3算法的区别。讨论了决策树在处理实数特征时的策略,并解释了为何C4.5选择信息增益比而非信息增益。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决策树的剪枝方法以防止过拟合,并分析了决策树的优点和局限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简介和算法

决策树是机器学习最常用的算法之一,它将算法组织成一颗树的形式。其实这就是将平时所说的if-then语句构建成了树的形式。 这个决策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部节点、叶节点和边。内部节点是划分的属性,边代表划分的条件,叶节点表示类别。构建决策树 就是一个递归的选择内部节点,计算划分条件的边,最后到达叶子节点的过程。

伪代码:
输入: 训练数据集D,特征集A,阈值 ϵ \epsilon ϵ.
输出: 决策树T.

  1. 如果D中所有实例属于同一类 C k C_k Ck,则置T为单结点树,并将 C k C_k Ck作为该结点的类,返回T.
  2. 如果 A = ∅ A=\emptyset A=, 则置T为单结点树,并将D中最多的类 C k C_k Ck作为该节点的类,返回T.
  3. 否则,根据相应公式计算A中各个特征对D的(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基尼指数等),选择最合适的特征 A g A_g Ag.
  4. 如果 A g A_g Ag的得分小于 ϵ \epsilon ϵ,则置T为单结点树,并将 C k C_k Ck作为该结点的类,返回T.
  5. 否则,根据 A g A_g Ag特征取值,对数据D进行划分,继续递归构造决策树, 返回T.

核心公式

信息熵: P ( X = x i ) = p i , i = 1 , 2 , . . . , n P(X=x_i)=p_i, i=1,2,...,n P(X=xi)=pi,i=1,2,...,n 则随机变量X的熵定义为: H ( P ) = − ∑ i = 1 n p i l o g p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