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世界各国重新认识到制造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欧洲在这种压力下提出了全新的工业5.0发展概念,试图重振制造业并再次引领全球工业发展潮流。本文小编分享一篇来自KNOWHOW的文章,介绍了工业5.0发展背景及三大核心要素,供大家学习交流。
KNOWHOW | 来源
什么是“工业5.0”?
“工业4.0”一词首提至今已有10多年,随之而来的是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现在,随着“工业5.0”的到来,工业生产的下一阶段已经到来。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说法,与工业4.0相比,工业5.0意味着范式转变。工业5.0源于工业4.0,但并非简单延续,而是更加注重社会和生态价值:其要求工业生产必须尊重和保护地球生态,将工人的利益置于生产过程的中心位置,进而使工业可以实现就业和增长以外的社会目标,成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石。
所以,关键问题在于未来技术如何与社会和环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说法,工业4.0的发展越来越偏离社会平等和可持续性的原始理念,更多地转向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灵活性。
为什么需要重新调整工业4.0
工业4.0和智能工厂发展的所有概念都是通过提高流程效率来推动的。信息物理系统 (CPS)、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和工业物联网就可以实现价值链所有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现在,工业4.0的理念和相关的创新都已基本实现。无论公司规模如何,更高的效率意味着更高的营业额。但投资成本和许多企业缺乏熟练工人,仍然阻碍了工业4.0技术的进一步广泛使用。
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对人们的影响始终存在一个问题:在一个大量工作由机器自动化处理的行业中,工人们处于什么位置?
这导致许多工作被淘汰。根据波士顿咨询2017年的预测,到2025年,仅在德国就有近800万个工作岗位受到影响。其中,技术工人的比例超过60%,因此被淘汰的不仅仅是低技能工作。该研究估计,制造业工作岗位将减少约13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