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调制器原理

光调制器基于光电效应改变材料折射率来调制光载波。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通过相位调制实现幅度调制,其工作模式包括push-push和push-pull。MZM内部两个相位调制器分别加载电信号,通过相消或相长干涉改变输出光信号幅度。在相干检测中,需要IQ调制,即上下两路幅度调制并添加90°相移以实现正交载波。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理解难点:

  1. MZM 实现幅度调制的干涉原理。
  2. 幅度调制中基带信号 u ( t ) u(t) u(t) 并不是以 u ( t ) ⋅ cos ⁡ 2 π f c t u(t)\cdot\cos2\pi f_ct u(t)cos2πfct 的形式调制到载波信号上的。
  3. MZM 的正交位置在直接检测和相干检测时并不指代同一个位置。
  4. 注意公式2-8是错误的。

光调制器将电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实现原理是基于材料的光电效应。对该材料外加电压使其折射率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光载波相位、频率、幅度的调制。

晶体材料折射率与外加电场的关系为:
Δ n ∼ ( R ∣ E ∣ + γ ∣ E ∣ 2 ) \Delta n \sim(R|E|+\gamma|E|^2) Δn(RE+γE2)
第一项为普克尔效应,第二项为克尔效应。在光调制器中主要利用普克尔效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光载波通过被施加了电压的波导时,输出光信号会发生相位的变化,这样我就实现了对光载波的相位调制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半波电压 V π V_\pi Vπ,它表示使得光载波信号发生 π \pi π 的相位变化 cos ⁡ 2 π f c t → cos ⁡ ( 2 π f c t + π ) \cos2\pi f_ct \to \cos(2\pi f_ct+\pi) cos2πfctcos(2πfct+π),所需要施加的电压。

如何实现光载波信号的幅度调制呢?我们采用下面的器件,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应用干涉原理实现幅度调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由上下两个相位调制器组成,上臂加载电信号 u 1 ( t ) u_1(t) u1(t),下壁加载电信号 u 2 ( t ) u_2(t) u2(t)。这里的电信号由射频信号和直流偏压组成。如 u 1 ( t ) u_1(t) u1(t) 是在 直流 u 1 d c u_{1dc} u1dc 的偏置基础上添加交流信号 u 1 r f ( t ) u_{1rf}(t) <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