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国产动画工业化标杆的《哪吒2》,先以超67.92亿元票房(截至2月7日)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如今突破123亿(截至2月19日),超越《头脑特工队2》,成为全球电影史中动画片票房的第一。这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在技术、叙事和文化创新表达上的全面突破。
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法论,强调通过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快速原型迭代和跨领域合作来解决复杂问题。本文将从设计思考的核心要素出发,结合《哪吒2》的成功案例,探讨如何在产品创新中应用这些创新要素。
一、从生活脉络中寻找灵感
1. 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痛点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的第一步是“探索机会”,核心是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哪吒2》不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深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社会议题,如身份认同、家庭关系和社会偏见等。这种对日常生活的洞察,为产品研发团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比如说影片里哪吒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能让观众特别有感触。哪吒因为“魔丸转世”的身份被村民排斥,这就跟现实中大家讨厌“标签化”和“刻板印象”一样。所以产品研发团队得好好观察大家的日常生活,找出那些没被满足的需求或者烦心事。
实践建议:智能家居产品可以分析用户的日常行为习惯,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如通过算法预测用户的生活习惯,自动调整家居设备的状态。
2. 回应集体焦虑,塑造情感共鸣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强调“理解洞见”,即将用户的痛点转化为具体的问题陈述。《哪吒2》将哪吒的“逆天改命”精神与当代年轻人对抗“内卷”“躺平”的困境相结合,通过“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叙事引发共情。
影片里的哪吒不只是反叛者的象征,更像是现代人在社会压力下的一种心理反映。敖丙的角色代表了另一种选择,就是在个人利益和群体责任之间找平衡。这种复杂的角色设定让观众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
实践建议:产品创新得深入了解用户心里还没被满足的需求,把抽象的情绪变成具体的表达。比如说心理健康类 APP 可以引导用户记录情绪变化,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
3. 代际沟通与家庭关系的现代诠释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注重“发想创意”,即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生成多种解决方案。《哪吒2》通过李靖夫妇的“沉默之爱”和殷夫人的牺牲,探讨了传统孝道与现代亲子关系的冲突。
影片里哪吒和父母之间的互动描写得很细腻,展现了代际沟通里的矛盾和温暖。这对产品设计就有启示,得关注用户生活中的真痛点,比如育儿压力、代际价值观的差异。
实践建议:教育类产品可以设计互动场景,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比如一款家庭游戏能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沟通方式,促进亲子交流。
二、以文化创新推动产品差异化
1. 打破文化符号的刻板印象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鼓励“呈现概念”,即通过原型制作快速迭代的方式验证概念。《哪吒2》通过对传统IP的现代化重构,赋予角色新的生命力。
影片里的哪吒形象变成了“问题少年”,太乙真人说着川普方言登场,三星堆青铜元素放进了结界兽的设计里。这种创新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辨识度,又让角色有了现代感。
实践建议:企业可以从自己所在的行业历史背景或者地域特色出发,把这些元素巧妙地放到产品设计里。比如一家茶饮品牌可以把传统茶文化和现代包装设计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2. 地域文化的符号化与全球化兼容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强调“实现体验”,即通过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体验。《哪吒2》通过四川方言、川西民居飞檐等巴蜀元素构建了独特的“地缘美学”。
影片通过大家都懂的主题,像自我认同、反抗强权实现了跨文化传播。这就提示产品创新可以用地域文化来做差异化的切入点,再结合全球化的叙事框架。
实践建议:科技产品可以加入方言互动功能,让用户更有文化认同感。比如智能音箱支持多地方言指令,让用户觉得亲切。
3. 从“文化输出”到“文化共创”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项目团队倡导“跨界思维”,即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创新的最大化。《哪吒2》充分利用3D动画、特效制作等手段,激活用户参与。
电影周边的卡牌通过角色扮演、对战玩法让用户参与,让传统文化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体验。所以产品可以通过用户共创的机制,比如 UGC 内容平台、定制化服务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
实践建议:品牌可以邀请用户参与产品设计,让用户更有归属感。比如服装品牌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让用户设计自己的图案。
三、基于人性需求驱动创新
1. 强调情感连接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通过情感连接建立用户忠诚度。《哪吒2》成功地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影片里亲情、友情这些情感线索一直都有,让观众产生了特别强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连接不光提升了观影体验,也让观众对品牌更认可。
实践建议:产品开发得关注怎么和用户建立情感纽带。比如社交平台可以推荐不一样的内容,帮用户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2. 技术赋能的沉浸式体验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提倡技术服务于用户体验,而非单纯炫技。《哪吒2》通过动态水墨渲染引擎、粒子特效等技术突破,强化了叙事效果。
哪吒身形转变的那种震撼场景靠技术呈现出来,增强了角色蜕变的情感冲击。这就告诉产品创新要以技术为手段,而不是目的。
实践建议: VR 设备可以模拟触感增强体验,而不是只追求分辨率提高。比如一款虚拟健身产品可以实时反馈用户的动作数据,提供更沉浸的锻炼感受。
3. 复杂人性的多维度呈现
设计思考视角:设计思考鼓励多元视角,避免单一化思考。《哪吒2》通过多维度的角色设定展现了人性的灰度。
敖丙的族群使命和个人选择的矛盾、哪吒“反叛者”形象的深化,让人性更加立体。这种多维度呈现让角色更鲜活。
实践建议:社交平台可以用算法推荐不同内容,避免让用户只看到自己喜欢的。比如新闻 APP 推送不同观点的文章,帮助用户全面认识问题。
产品创新的“哪吒式”路径
《哪吒2》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了一条通过设计思考探索生活脉络、推动文化创新,还能满足人性需求的路。这条成功路径,可不只适用于拍电影,对其他领域的商业产品创新也很有帮助。
通过运用设计思考来分析《哪吒2》,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 精准抓住社会情绪,把用户的痛点变成和他们情感相连的纽带。
- 唤醒文化基因,用现代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符号。
- 打造协作生态,通过跨界合作激发创新的强大力量。
因此,以后不管是做实体产品,还是提供数字服务,都能参考《哪吒2》的成功经验。在“技术理性”与“人文温度”之间找到平衡,让产品创新不再只是满足功能,而是能和用户产生价值上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