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英伟达新一代AI服务器芯片GB300将正式量产。这款被视为“AI基础设施里程碑”的产品,不仅将推动全球数据中心升级,更引发从芯片制造到光通信领域的全产业链共振。
一、GB300:性能跃升与架构革新
GB300的核心突破在于其超大规模集成与能效比:
- 硬件配置:采用台积电先进制程,集成72颗Blackwell Ultra GPU与36颗Grace CPU,AI算力较前代GB200提升50%,可支持千亿级参数大模型高效训练。
- 液冷设计:机架级液冷方案适配NVIDIA MGX™机架,散热效率提升30%,为高密度计算提供稳定环境。
- 光互连技术:搭载1.6Tbps CPO(共封装光学)模块,传输速度提升60%,功耗降低40%,直接推动AI推理与训练效率质的飞跃。
二、市场格局:富士康领跑,制造商双线并行
- 订单分配:鸿海(富士康)凭借垂直整合优势,预计拿下过半GB300订单,相关服务器营收将占其2025年总营收半壁江山。
- 制造商动态:
- 广达:9月启动GB300出货,同步扩大GB200产能,双线产品受益于云服务商对大模型训练的持续投入。
- 纬颖:8-9月交付GB300,虽Blackwell首波订单占比较小,但新市场机遇已推动下半年出货量激增。
- 英业达:瞄准B300平台入门级市场,Q3末出货,拓展细分领域份额。
三、光模块赛道:1.6T技术驱动产能狂飙
GB300的推出直接拉动光模块需求,国内厂商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并行:
- 中际旭创:1.6T模块率先量产,泰国工厂月产能从30万只扩至50万只,Q1营收66.74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同比增56%。
- 新易盛:800G/1.6T全方案覆盖,Q1净利润暴涨380%,相干模块与LPO产品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
- 华工科技:单波200G硅光芯片自研成功,月产能突破百万只仍供不应求,泰国工厂专注高端产线,Q2末目标月产20万只。
四、行业影响:Blackwell架构驱动50倍营收增长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预计将带动AI工厂营收机会增长50倍,推动云服务商加速部署。2025年下半年,随着GB300大规模出货,AI基础设施将迎来性能与效率的双重飞跃,而光模块、液冷等配套产业链也将同步受益。
互动话题:
GB300的推出是否会加速AI服务器市场集中度提升?光模块厂商的技术迭代能否持续支撑算力需求爆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