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的关系

前言

基本上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坐标系的问题,为了解释我心里的疑惑,我询问了GPT,下面的采用问答的形式整理我得到的答案,仅供学习笔记和大家参考。

可以根据目录简单检索自己对应的问题,然后再详细阅读。

如果有其他疑问,后续会进行补充

目录

前言

坐标系的基本信息

问1:矢量和栅格都可以有这两个坐标系吗?

问2:一个有坐标系的图层,重新定义投影以后为什么图会偏移,图会“跑”?

问3:假设有一张图层,其当前坐标系为 A(例如 WGS 1984),希望将其坐标系更改为 B(例如 CGCS 2000),但不希望数据的位置发生偏移,即不进行地理位置的重新计算,仅仅是将该图层的空间参考信息替换为坐标系 B。

问4:我晕了,用具体坐标值举个例子

问5:假设有一个图层,其当前坐标值是已知的,但该图层可能没有坐标系(即未定义空间参考,ArcGIS 识别为“未知空间参考”)。此时希望通过重新定义投影(Define Projection)为图层赋予一个坐标系(例如 WGS 1984 或 CGCS 2000),但担心这个操作是否会导致图层在地图中的位置“跑偏”。同时,还存在一种可能:即图层已经有坐标系,但重新定义投影为另一个坐标系后,是否会导致图层位置的偏移?

问6:两个图层 A 和 B 描述的是同一研究区域,但它们的坐标系不同。其中,图层 A是行政区划矢量图,图层 B是根据 A 裁剪的 DEM 栅格图。尽管两者的坐标系不一致,但在 ArcGIS 中可以完全重叠。问题是:这是因为 ArcGIS 在后台做了什么运算,还是有其他原因?

问7:也就是说这两个图层的坐标值可能不一样喽,只是看着范围一样?即,坐标值不一样的图层在GIS中显示范围一致

问8:坐标值是什么意思?坐标值的含义

问9:在使用行政区划的矢量图层裁剪 DEM(数字高程模型)时,裁剪结果的边界出现了锯齿状的现象,而非平滑的边界。问题是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如何优化裁剪结果。

问10:也就是说锯齿一定存在

问11:在讨论了两张图层的坐标系转换问题后,进一步考虑如下情况:若一张图层的坐标系在地理坐标系(如 WGS 1984)和投影坐标系(如 UTM Zone 50N)之间进行转换,会发生什么?此外,如果两张图层分别属于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它们之间如何对应或重叠?

问12:地理坐标系可以通过不同的投影方式生成不同的投影坐标系,但地理坐标系本身也有多种类型。这带来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存在如此多种类的地理坐标系?

同一种地理坐标系是否可以投影成不同的投影坐标系?

是否约定俗成地让某些地理坐标系只对应某些特定的投影坐标系?

如果存在多种地理坐标系和多种投影坐标系,是否会导致大量的“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的组合?


坐标系的基本信息

ArcGIS 中,坐标系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投影坐标系地理坐标系。以下是两者的特点和常见应用:


1. 地理坐标系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GCS)

  • 定义:基于地球表面的球形模型,通过经纬度(纬度和经度)定义位置。
  • 单位:以角度为单位(通常为,例如 120.5°E,30.7°N)。
  • 参考椭球体:定义地球形状的数学模型,例如 WGS84、CGCS2000、NAD83 等。
  • 特点
    • 描述全球范围的位置。
    • 精度与参考椭球体的定义有关。
  • 常见用途
    • 全球尺度的地图(无变形)。
    • 卫星数据、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常见地理坐标系:
  • WGS 1984:全球通用,广泛用于 GPS。
  • CGCS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适用于中国区域。
  • GCS NAD 1983:北美地区的常用地理坐标系。

2. 投影坐标系 (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PCS)

  • 定义:将地球的球面或椭球面转换为平面地图,表示为二维平面坐标 (X, Y)。
  • 单位:通常为米、英尺等。
  • 投影方法:包括圆柱投影、锥投影、方位投影等。
  • 特点
    • 适用于局部区域的精确测量和制图。
    • 引入了变形,但在特定区域内控制变形。
  • 常见用途
    • 大比例尺地图(区域或地方性地图)。
    • 精确距离和面积的测量。
常见投影坐标系:
  • UTM (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 按照经度分为 60 个带,每带宽 6°。
    • 如 "WGS 1984 UTM Zone 50N" 适用于中国东南部部分区域。
  • Gauss-Krüger(高斯-克吕格):
    • 3° 带或 6° 带。
    • 如 "CGCS 2000 Gauss-Krüger Zone 25"。
  • Web Mercator
    • 用于在线地图(如 Google Maps、ArcGIS Online)。

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的关系

  • 地理坐标系是基础,用于定义地球表面的位置。
  • 投影坐标系基于地理坐标系,通过数学投影将球面数据转换为平面。

如何在 ArcGIS 中查看/设置坐标系

  1. 查看坐标系
    • 右键图层 -> 属性 (Properties) -> 来源 (Source) -> 空间参考 (Spatial Reference)。
  2. 设置或更改坐标系
    • 在数据框(Data Frame)中设置:右键数据框 -> 属性 (Properties) -> 坐标系 (Coordinate System)。
    • 使用工具:通过 "Data Management Tools" -> "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 "Project"。

问1:矢量和栅格都可以有这两个坐标系吗?

答:矢量栅格数据都可以使用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但它们的使用方式和特点有所不同。

1. 矢量数据的坐标系

矢量数据是基于点、线和面的地理数据,坐标系定义这些几何形状的位置。

  • 适用坐标系

    • 地理坐标系(如 WGS84、CGCS2000 等)。
    • 投影坐标系(如 UTM、Gauss-Krüger 等)。
  • 特点

    • 矢量数据的每个点都以坐标值(经纬度或平面坐标)定义。
    • 矢量数据的坐标系信息存储在其元数据中。
    • 通常用于需要高精度位置描述的应用,例如行政区划、道路网络等。
  • 常见问题

    • 如果数据缺少坐标系,ArcGIS 会提示“未知空间参考”。
    • 不同坐标系的矢量数据需要通过 “投影”工具统一到相同坐标系。

2. 栅格数据的坐标系

栅格数据是基于像元(像素)的地理数据,每个像元具有固定的空间分辨率。

  • 适用坐标系

    • 地理坐标系(如 WGS84、CGCS2000 等)。
    • 投影坐标系(如 UTM、Gauss-Krüger 等)。
  • 特点

    • 栅格数据的坐标系决定了栅格的像元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
    • 栅格数据通常用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覆盖分类图等。
  • 常见问题

    • 栅格数据的坐标系转换会影响像元大小和形状。
    • 不同分辨率的栅格数据投影时可能会失真或产生空隙。

矢量和栅格使用坐标系的区别

特性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坐标系存储存储点、线、面的坐标信息。存储栅格的起点坐标、分辨率和像元大小。
坐标系转换不改变数据的几何形状。改变像元大小、分辨率和数据值分布。
常用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均常用。通常使用投影坐标系以确保精度。
用途更适合分析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更适合空间连续数据(如影像、DEM 等)。

矢量和栅格坐标系在 ArcGIS 中的处理

  1. 查看坐标系
    • 右键图层 -> 属性 (Properties) -> 空间参考 (Spatial Reference) 查看当前坐标系。
  2. 定义坐标系(如果数据没有坐标系):
    • 使用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选择正确的坐标系。
  3. 投影坐标系转换(更改坐标系):
    • 矢量:使用 Project 工具。
    • 栅格:使用 Project Raster 工具。

小结

  • 矢量和栅格数据都可以使用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
  • 矢量数据坐标系的转换不改变几何形状,但栅格数据的转换会影响像元分辨率和位置。
  • 在 ArcGIS 中,确保所有数据使用相同的坐标系非常重要,以便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图。

问2:一个有坐标系的图层,重新定义投影以后为什么图会偏移,图会“跑”?

图层“重新定义投影”后出现位置偏移(图会“跑”),通常是因为“重新定义投影”和“投影转换”这两个操作的概念被混淆了。以下是详细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法:


1. 两种操作的区别

重新定义投影 (Define Projection)
  • 作用
    • 只修改图层的空间参考元数据,告诉 ArcGIS 当前数据是使用什么坐标系。
    • 不改变数据的实际坐标值
  • 适用场景
    • 数据本身的坐标系信息丢失,ArcGIS 提示为“未知空间参考”。
    • 需要明确告诉软件数据的坐标系。
  • 常见问题
    • 如果重新定义了错误的投影坐标系,数据会在地图中显示到错误的位置(图层“跑了”)。
投影转换 (Project)
  • 作用
    • 改变图层的坐标系,实际重新计算数据的坐标值
    • 确保数据在目标坐标系中正确定位。
  • 适用场景
    • 需要将数据从一个坐标系(例如 WGS84)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例如 UTM)。
  • 常见问题
    • 投影转换必须选择正确的源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否则结果可能不准确。

2. 图会“跑”的原因

  1. 错误使用“重新定义投影”

    • 数据原本已经有正确的坐标系(例如 WGS84),但您重新定义了另一个坐标系(例如 CGCS2000),这会导致 ArcGIS 误解数据的坐标位置。
    • 数据实际位置没变,但 ArcGIS 按新定义的坐标系解释数据,从而图层“跑了”。
  2. 混淆了“重新定义投影”和“投影转换”

    • 如果数据需要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但误用了“重新定义投影”,而不是“投影转换”,数据会被显示在错误的位置。

3. 正确的操作流程

场景 1:如果数据坐标系丢失,需要重新定义坐标系
  • 确保您知道数据的原始坐标系。
  • 在 ArcGIS 中使用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选择正确的坐标系。
  • 注意:如果数据已经有坐标系,不要使用此工具。
场景 2:如果需要将数据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1. 确认图层的原始坐标系(可通过右键图层 -> 属性 -> 空间参考查看)。
  2. 使用 Project 工具:
    • 输入图层。
    • 选择目标坐标系(例如将 WGS84 转换为 CGCS2000 或 UTM)。
    • 软件会重新计算数据坐标,确保正确位置。
场景 3:数据已经“跑偏”
  • 检查当前图层的坐标系和数据的真实坐标系是否一致。
  • 如果不一致:
    • 重新定义正确的投影。
  • 如果一致但需要转换到新坐标系:
    • 使用 Project 工具重新投影。

4. 提示与建议

  • 永远不要对已有正确坐标系的图层使用“重新定义投影”
  • 如果需要处理多个图层,确保所有图层使用相同的坐标系进行叠加分析。
  • 在进行操作前,备份原始数据,以避免错误操作导致数据位置错乱。

问3:假设有一张图层,其当前坐标系为 A(例如 WGS 1984),希望将其坐标系更改为 B(例如 CGCS 2000),但不希望数据的位置发生偏移,即不进行地理位置的重新计算,仅仅是将该图层的空间参考信息替换为坐标系 B

答:

如果仅希望更改图层的坐标系定义,而不改变其实际的地理位置(不重新计算坐标值),需要使用 重新定义投影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而不是 投影转换 (Project) 工具。

操作步骤:
  1. 打开 ArcGIS 的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

    • 路径:Data Management Tools -> 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 Define Projection
  2. 在工具窗口中设置:

    • 输入数据:选择需要更改投影定义的图层。
    • 坐标系:选择目标坐标系 B(例如 CGCS 2000)。
  3. 点击 运行 (Run)

注意事项:
  • 使用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时,ArcGIS 只修改图层的元数据,将其标记为目标坐标系 B。数据的实际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 请确保原始数据的坐标系 A 是正确的。如果输入数据的坐标系定义错误(或未定义),结果可能会导致图层位置与实际位置不一致。

补充说明:

如果需要对数据的地理位置进行重新计算(即真正将坐标系从 A 转换为 B),应使用 投影转换 (Project) 工具,而不是 Define Projection

总结:要更改图层的坐标系定义,同时保持位置不变,请使用 重新定义投影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而不要使用 投影转换 (Project) 工具。

问4:我晕了,用具体坐标值举个例子

让我们用具体的坐标值和操作来清楚说明重新定义投影(Define Projection)为什么可能会导致数据“看起来跑偏”,并分清它实际不会改变坐标值,但会影响地图显示位置。


假设的原始数据

  • 实际情况:一张图层包含地理坐标(经纬度)数据,其坐标值如下:
    • (120.5, 30.7),表示经度 120.5°,纬度 30.7°。
  • 原始坐标系:WGS 1984(地理坐标系,基于经纬度)。
  • 目标需求:将其坐标系改为 CGCS 2000。

操作 1:正确的重新定义投影

情景:数据缺失坐标系,需要通过 Define Projection 指定正确的坐标系。

  1. 当前状态
    • 数据只有坐标值 (120.5, 30.7),但没有坐标系。
    • ArcGIS 将无法确定数据在地图上的位置。
  2. 操作步骤
    • 使用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为数据指定坐标系 WGS 1984
  3. 结果
    • 数据坐标值不变,ArcGIS 将数据 (120.5, 30.7) 正确解释为 WGS 1984 坐标系的经纬度,并显示在地图上的正确位置。

操作 2:错误的重新定义投影

情景:数据的实际坐标系是 WGS 1984,但误用 Define Projection 将其重新定义为 CGCS 2000。

  1. 当前状态
    • 数据的坐标值仍然是 (120.5, 30.7)。
    • 实际它应该属于 WGS 1984 坐标系。
  2. 操作步骤
    • 使用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将数据误定义为 CGCS 2000。
  3. 结果
    • 坐标值 (120.5, 30.7) 没有改变,但 ArcGIS 会将其解释为 CGCS 2000 下的经纬度。
    • 由于 CGCS 2000 和 WGS 1984 的参考椭球存在细微差异,(120.5, 30.7) 的实际位置在地图上会偏移少量距离(通常在米级别)。

操作 3:正确的投影转换

情景:需要将数据从 WGS 1984 转换到 CGCS 2000,同时保持地理位置不变。

  1. 当前状态
    • 数据的坐标值是 (120.5, 30.7),实际属于 WGS 1984 坐标系。
  2. 操作步骤
    • 使用 Project 工具,将坐标系从 WGS 1984 转换为 CGCS 2000。
  3. 结果
    • 坐标值会重新计算,变成 CGCS 2000 坐标系下的值,例如 (120.5001, 30.7002)(因为两种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差异会导致微小变化)。
    • 数据显示在地图上的位置保持不变。

总结:区别在于如何解释坐标值

  • 重新定义投影

    • 只修改数据的“空间参考元数据”。
    • 如果定义错误,坐标值不变,但 ArcGIS 会错误地解释这些坐标,导致地图上显示位置偏移。
  • 投影转换

    • 实际重新计算坐标值,将其转换为目标坐标系,同时确保地图上位置不变。

问5:假设有一个图层,其当前坐标值是已知的,但该图层可能没有坐标系(即未定义空间参考,ArcGIS 识别为“未知空间参考”)。此时希望通过重新定义投影(Define Projection)为图层赋予一个坐标系(例如 WGS 1984 或 CGCS 2000),但担心这个操作是否会导致图层在地图中的位置“跑偏”。同时,还存在一种可能:即图层已经有坐标系,但重新定义投影为另一个坐标系后,是否会导致图层位置的偏移?

答:

解释与回答:

1. 图层没有坐标系的情况

如果图层本身没有坐标系(例如您提到的直接拖入北京市的图片,ArcGIS 无法自动识别其坐标系统),此时 ArcGIS 不知道如何解释坐标值的位置。因此:

  • 重新定义投影(Define Projection)

    • 这是正确的操作,用于告知 ArcGIS 图层坐标值所使用的参考坐标系(例如 WGS 1984 或 CGCS 2000)。
    • 不会导致数据偏移:坐标值保持不变,位置只取决于您定义的坐标系是否正确。
  • 关键点

    • 如果您定义的坐标系与图层实际使用的坐标系一致(例如北京市的图片坐标值本身是 WGS 1984,经纬度值),位置将准确显示。
    • 如果定义的坐标系错误(例如定义为 Web Mercator 或其他投影坐标系),ArcGIS 会错误地解释这些坐标值,导致位置显示偏移。

2. 图层已有坐标系的情况

如果图层已经有坐标系(例如 WGS 1984),但您重新定义了另一个坐标系(例如 CGCS 2000):

  • 重新定义投影(Define Projection)

    • ArcGIS 只是替换图层的空间参考信息,不会更改图层的坐标值。
    • 会导致位置偏移:因为 ArcGIS 会按照新的坐标系来解释原有的坐标值,从而导致数据在地图中显示在错误的位置。
  • 正确操作

    • 如果需要转换坐标系(如从 WGS 1984 转为 CGCS 2000),应使用 投影转换(Project) 工具,而非重新定义投影。

3. 总结分析
图层状态操作工具坐标值变化位置变化
图层没有坐标系Define Projection不变不变(定义正确)或错误(定义错误)。
图层已有正确坐标系Define Projection不变位置偏移(因解释错误)。
图层已有正确坐标系Project改变不变(正确投影转换)。

北京市图片的例子:

  • 如果直接拖入北京市图片(例如地理影像),ArcGIS 通常无法自动识别坐标系,会显示“未知空间参考”。
  • 此时:
    1. 确认图片的实际坐标系(例如 WGS 1984 或其他)。
    2. 使用 Define Projection 工具为图片赋予正确的坐标系。
    3. 如果赋予的坐标系正确,位置不会偏移;如果赋予错误的坐标系,位置会显示错误。

问6:两个图层 A 和 B 描述的是同一研究区域,但它们的坐标系不同。其中,图层 A是行政区划矢量图,图层 B是根据 A 裁剪的 DEM 栅格图。尽管两者的坐标系不一致,但在 ArcGIS 中可以完全重叠。问题是:这是因为 ArcGIS 在后台做了什么运算,还是有其他原因?

解释与回答:

ArcGIS 之所以可以让坐标系不同的图层重叠,是因为它会自动进行坐标系的动态投影转换(On-the-fly Projection)。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动态投影转换机制

  • 原理: ArcGIS 会读取图层的坐标系信息,根据地图框架(Data Frame)的坐标系,动态将其他图层的坐标系转换为地图框架的坐标系,从而在显示时实现重叠。

  • 过程

    1. 如果 A 的坐标系为 WGS 1984(地理坐标系,经纬度表示),B 的坐标系为 CGCS 2000(投影坐标系,米表示),ArcGIS 会自动将其中一个图层的坐标动态转换到与另一个一致的坐标系。
    2. 这个动态转换只在显示时进行,不改变图层的实际坐标值。
  • 结果: 坐标系不同的图层在地图中可以正确对齐和重叠。


2. DEM 栅格图层裁剪的特殊性

  • 图层 B 是根据图层 A 裁剪的 DEM 栅格图。这意味着裁剪操作时,ArcGIS 已经考虑了两者的空间参考关系:
    1. 裁剪时的坐标系统一: 如果 A 和 B 的坐标系不同,ArcGIS 在裁剪过程中会自动将 DEM 的坐标系动态转换为与矢量 A 的一致(或者相反),以确保裁剪结果的几何范围正确。
    2. 输出结果的坐标系: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DEM 的裁剪结果通常继承原始 DEM 图层 B 的坐标系,而不是矢量图层 A 的坐标系。

3. 为什么它们能完全重叠?

  • 这并不依赖于图层本身的坐标系,而是因为:
    1. ArcGIS 自动进行了动态投影转换: 显示时,系统自动将一个图层的坐标转换到另一个图层的坐标系。
    2. 裁剪时已对齐边界: 图层 B 的边界是基于 A 的边界裁剪的,因此即使两者坐标系不同,裁剪后的图层内容仍然具有一致的几何范围。

4.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两种坐标系之间如果可以精确转换,是因为它们之间有数学转换参数(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 例如:
    • WGS 1984 和 CGCS 2000 是常见的参考坐标系,两者之间有公认的转换方法(例如 7 参数转换)。
    • ArcGIS 在两者之间进行动态投影时,会调用这些转换参数。

5. 注意事项

  1. 动态投影仅在显示时有效

    • 它不会改变数据的实际坐标值。
    • 如果需要统一坐标系以便后续分析,应使用投影转换工具(Project)。
  2. 检查裁剪时的坐标系

    • 如果需要确保 DEM 图层 BBB 的裁剪结果与矢量 AAA 完全一致,可以在裁剪前将两个图层投影到相同的坐标系。

总结

图层 AAA 和 BBB 坐标系不同但可以完全重叠,是因为:

  1. ArcGIS 的动态投影转换机制在显示时统一了两者的坐标系。
  2. 图层 BBB 在裁剪时已经与 AAA 的范围进行了空间对齐。

问7:也就是说这两个图层的坐标值可能不一样喽,只是看着范围一样?即,坐标值不一样的图层在GIS中显示范围一致

答:

是的,两个图层的坐标值可能不一样,只是看起来范围相同,这是因为 ArcGIS 在显示时做了动态投影转换,实际上两者的坐标值依赖于各自的坐标系。


解释:为什么坐标值不同但范围相同?

1. 动态投影转换的作用
  • 当图层的坐标系不同(例如,图层 AAA 是 WGS 1984,图层 BBB 是 CGCS 2000),ArcGIS 在加载它们时会自动将一个图层的坐标值按需要“动态投影”为与另一个图层或数据框一致的坐标系。
  • 这种转换只在显示时有效,图层的原始坐标值不会发生变化。

2. 坐标值如何不同?
  • 假设 AAA 图层使用 WGS 1984(地理坐标系,经纬度表示),一个点的坐标是:

    • AAA 图层:(116.391, 39.904)(表示经度 116.391°,纬度 39.904°)。
  • 而 BBB 图层使用 CGCS 2000(投影坐标系,单位为米),同一个点在 BBB 图层中的坐标值可能是:

    • BBB 图层:(505432.12, 4424345.78)(单位是米,表示相对于参考点的距离)。
  • 尽管坐标值不同,但 ArcGIS 动态将 BBB 图层的坐标值转换为与 AAA 图层相同的显示坐标,使它们看起来在地图上范围一致。


3. 裁剪时的边界一致性
  • 图层 BBB 是根据 AAA 的边界裁剪的,这意味着裁剪时 ArcGIS 已经考虑了两者的坐标系关系。
  • 裁剪的结果在两者的范围上保持一致,但坐标值仍会遵循各自图层的坐标系定义。

验证:如何确认两者的坐标值不同?

  1. 检查图层属性

    • 在 ArcGIS 中,右键图层 -> 属性 (Properties) -> Source -> 查看坐标系。
    • 如果坐标系不同,说明两者坐标值的参考系不一致。
  2. 用“Identify”工具检查坐标值

    • 使用 Identify 工具点击地图中的相同位置,查看 AAA 和 BBB 图层的坐标值。
    • 如果坐标系不同,两者的坐标值会不一样。
  3. 导出数据进行比较

    • 导出 AAA 和 BBB 图层的属性表或栅格中心点坐标,直接比较坐标值。

总结

  • 图层 AAA 和 BBB 的坐标值确实可能不一样,因为它们基于不同的坐标系。
  • 它们看起来范围相同,是由于 ArcGIS 的动态投影转换让它们在显示时匹配。
  • 如果希望两者的坐标值完全一致,需要将其中一个图层使用 Project 工具 投影到另一个的坐标系中。

问8:坐标值是什么意思?坐标值的含义

坐标值是用来表示地理空间中某个点的位置的数值。它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坐标系定义的,通常以一组数字(如 X,Y 或 经度,纬度)的形式出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坐标值的含义

  • 定义:坐标值是用数字表示一个点在空间中的位置,相对于某个参考系(坐标系)的测量结果。
  • 类型:坐标值的形式因所采用的坐标系不同而不同。
    • 地理坐标值:表示为经纬度,例如 (120.5°,30.7°)(120.5°, 30.7°)(120.5°,30.7°)。
    • 投影坐标值:表示为平面坐标(通常单位是米),例如 (500000,4000000)(500000, 4000000)(500000,4000000)。

2. 坐标值的组成

  1. 二维坐标(常见)

    • X 坐标: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如经度或东向平面距离)。
    • Y 坐标: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如纬度或北向平面距离)。
  2. 三维坐标(扩展)

    • Z 坐标:用于表示高程(如海拔或深度),常用于三维地理分析。

3. 坐标值的表示形式

坐标值的表示依赖于所使用的坐标系:

(1) 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值
  • 基准面:基于地球的椭球模型。
  • 表示方式:经度 (Longitude)和纬度 (Latitude)。
    • 单位:通常是度(°),如 (120.5°,30.7°)(120.5°, 30.7°)(120.5°,30.7°)。
    • 示例:
      • (120.5°,30.7°)(120.5°, 30.7°)(120.5°,30.7°):表示一个点位于东经 120.5°,北纬 30.7°。
      • 经度范围:-180° 到 180°。
      • 纬度范围:-90° 到 90°。
(2) 投影坐标系的坐标值
  • 基准面:地球被投影到一个平面上。
  • 表示方式:平面坐标值 (X,Y)。
    • 单位:通常是米或英尺。
    • 示例:
      • (500000,4425000):表示一个点相对于投影平面原点的位置,X 表示东西距离,Y 表示南北距离。
    • 常见系统:
      • UTM 坐标系(单位:米)。
      • 高斯-克吕格坐标系(单位:米)。

4. 坐标值与坐标系的关系

坐标值是基于坐标系的,因此:

  • 同一个点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可能不同
    • 例如,一个点的坐标值:
      • 在 WGS 1984 地理坐标系中可能是 (120.5°,30.7°)。
      • 在 UTM 投影坐标系 Zone 50N 中可能是 (555432.1,3387654.3)。
  • 坐标系决定了如何解释坐标值(例如单位是“度”还是“米”)。

5. 坐标值的实际意义

  • 地理位置
    • 坐标值 (120.5°,30.7°)对应地球上的一个具体点(东经 120.5 度,北纬 30.7 度)。
  • 空间分析
    • 坐标值 (500000,4000000)在投影坐标系中,用于测量距离、面积等。

总结

  • 坐标值是基于一个参考坐标系,表示地理空间中某个点的数值位置。
  • 地理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是经纬度(°),如 (120.5°,30.7°)。
  • 投影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是平面坐标(米或英尺),如 (500000,4425000)。
  • 不同坐标系下的同一点坐标值不同,需要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转换。

问9:在使用行政区划的矢量图层裁剪 DEM(数字高程模型)时,裁剪结果的边界出现了锯齿状的现象,而非平滑的边界。问题是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如何优化裁剪结果。

原因分析:

1. DEM 栅格数据的分辨率
  • DEM 数据的本质:DEM 是由规则网格(像元)组成,每个像元表示该区域的平均高程值。
  • 栅格分辨率的影响
    • 栅格的分辨率决定了像元的大小(例如 30 米或 10 米)。
    • 在裁剪时,矢量边界不可能精确对齐到栅格的像元边缘,因此会导致裁剪结果呈现锯齿状边界。
2. 矢量边界与栅格像元的不匹配
  • 原因:矢量边界通常是连续的多边形线段,而栅格数据是离散的网格,边界在栅格化过程中被逼近到最近的像元边缘。
  • 结果:矢量边界被映射到栅格后会形成阶梯状的边界,表现为锯齿。
3. 数据投影与分辨率的共同影响
  • 如果 DEM 和矢量数据的投影坐标系不同,裁剪时可能会引入额外的空间失真,放大锯齿现象。
  • DEM 的较低分辨率会进一步放大锯齿问题。

解决方案:

1. 提高 DEM 的分辨率
  • 如果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 DEM 数据(如从 30 米分辨率提升至 10 米),裁剪结果的边界会更加平滑。
  • 或者使用重采样技术,通过 Resample 工具提高 DEM 数据的分辨率,但需要注意这种方法并不会增加原始数据的精度,只是视觉效果有所改善。
2. 缓冲矢量边界
  • 在裁剪前,使用缓冲区工具对矢量边界进行微调(如缩小或扩大边界)。
  • 这样可以减少矢量与栅格之间的偏移,从而优化裁剪后的边界。
3. 平滑矢量边界
  • 在裁剪前,使用矢量平滑工具(如 Smooth Polygon),将复杂的边界线段简化为更连续的曲线,从而减少锯齿感。
4. 确保投影一致
  • 确保 DEM 和矢量数据在裁剪前已经使用相同的投影坐标系,避免因投影转换引入的空间失真。
  • 在 ArcGIS 中,可以使用 Project Raster 工具将 DEM 投影为与矢量数据一致的坐标系。
5. 后处理优化
  • 使用栅格边界平滑工具(如 GDAL 的 gdal_sieve)对裁剪后的 DEM 数据进行后处理,减少锯齿感。

总结:

锯齿边界的产生是由 DEM 的栅格分辨率和矢量边界之间的不匹配导致的。通过提高 DEM 分辨率、平滑矢量边界、确保投影一致性以及后处理优化等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裁剪结果的边界质量。

问10:也就是说锯齿一定存在

答:

是的,锯齿在栅格数据裁剪时一定存在,但其程度可以通过优化处理显著减轻。这是由于栅格数据的本质和矢量与栅格之间的结构差异导致的:


为什么锯齿一定存在?

  1. 栅格的离散性

    • 栅格数据(如 DEM)由固定大小的像元组成,每个像元表示一个区域的值(如高程)。
    • 矢量边界是连续的,而栅格是离散的,矢量边界必须映射到栅格的像元,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边界不精确,从而产生锯齿。
  2. 栅格化的逼近过程

    • 当矢量边界裁剪栅格时,边界线会被“取整”到栅格的最近像元边界,这种取整本质上是阶梯状的。
  3. 分辨率的局限性

    • 栅格分辨率越低(像元越大),锯齿现象越明显。
    • 即使是高分辨率 DEM,锯齿现象也会存在,只是视觉上不易察觉。

如何理解“锯齿不可避免”?

  • 本质上是数据格式的差异

    • 矢量边界是数学上的精确曲线或线段;
    • 栅格数据的边界是离散的像元网格。
    • 由于格式之间的转化,锯齿现象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 优化只能减轻而非完全消除锯齿

    • 通过提高 DEM 分辨率或平滑矢量边界,可以让锯齿的“阶梯”变得更小、更不显眼,但仍然存在。

案例分析:低分辨率与高分辨率的对比

  1. 低分辨率 DEM

    • 每个像元代表一个更大的区域(如 30 米 × 30 米),矢量边界映射到栅格时,像元的台阶状边界非常明显。
  2. 高分辨率 DEM

    • 如果分辨率提高到 1 米 × 1 米,虽然锯齿依然存在,但台阶非常小,视觉上边界会显得更平滑。

锯齿的现实意义

  1. 锯齿的存在并不会影响 DEM 的高程数据

    • 只是边界的几何精度受到了限制,而像元内部的高程值仍然是准确的。
  2. 对于大多数分析而言,锯齿影响有限

    • 除非您的研究需要极高的边界几何精度(如景观分析),否则锯齿不会影响大多数空间分析的结果。

总结

锯齿现象在栅格数据裁剪中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栅格数据是离散的,而矢量数据是连续的。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提高分辨率、平滑矢量边界等方法减轻,但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锯齿的实际影响通常是视觉上的,在数据分析中影响有限。

问11:在讨论了两张图层的坐标系转换问题后,进一步考虑如下情况:若一张图层的坐标系在地理坐标系(如 WGS 1984)和投影坐标系(如 UTM Zone 50N)之间进行转换,会发生什么?此外,如果两张图层分别属于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它们之间如何对应或重叠?

解释与回答:

1. 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的本质区别
  • 地理坐标系

    • 基于地球的球面模型,用经纬度(角度单位)表示位置,例如 (120.5°,30.7°)(120.5°, 30.7°)(120.5°,30.7°)。
    • 通常用于全球范围的表示,不适合精确距离和面积计算。
  • 投影坐标系

    • 基于将地球曲面映射到平面,用平面坐标(单位通常为米)表示位置,例如 (500000,4425000)(500000, 4425000)(500000,4425000)。
    • 适合局部区域的高精度距离和面积计算。
2. 单个图层的地理与投影坐标系转换
  1. 坐标值变化

    • 例如,一个点在 WGS 1984 地理坐标系下的坐标为 (120.5°,30.7°)(120.5°, 30.7°)(120.5°,30.7°),
      • 转换到 UTM Zone 50N(投影坐标系)后,可能变为 (555432.1,3387654.3)(555432.1, 3387654.3)(555432.1,3387654.3)。
    • 这是因为投影坐标系需要通过投影方程将经纬度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值。
  2. 位置不变

    • 转换后的坐标值虽然不同,但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保持一致。
    • ArcGIS 中通过 Project 工具进行坐标系转换时,确保这种一致性。
  3. 动态投影转换的表现

    • 如果地理坐标系的数据加载到投影坐标系的地图框架中,ArcGIS 会动态计算坐标值,使其在地图上正确显示。
3. 两个图层分别使用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
  1. 动态投影转换

    • ArcGIS 自动进行动态投影转换,临时将一个图层的坐标系调整为与另一个一致,保证两图层在地图框架中可以重叠。
    • 示例:若矢量图层 AAA 为 WGS 1984,栅格图层 BBB 为 UTM Zone 50N,ArcGIS 会自动将 AAA 转换到投影坐标系下显示,或将 BBB 转换为地理坐标系显示。
  2. 手动投影转换

    • 为确保后续分析一致性,应使用 ArcGIS 的 Project 工具,将两图层的坐标系统一到一个坐标系(如都为 UTM Zone 50N 或 WGS 1984)。
  3. 坐标值的差异

    • 两个图层在各自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不同。
    • 例如:
      • AAA 图层在 WGS 1984 中:(120.5°,30.7°)(120.5°, 30.7°)(120.5°,30.7°)。
      • BBB 图层在 UTM Zone 50N 中:(555432.1,3387654.3)(555432.1, 3387654.3)(555432.1,3387654.3)。
4. 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的转换注意事项
  1. 投影转换参数

    • 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通常依赖于投影方程,例如 UTM 投影基于横轴墨卡托投影公式。
    • 坐标系之间可能需要定义额外的 转换参数(Datum Transformation),如 WGS 1984 转 CGCS 2000。
  2. 精度问题

    • 在全球范围内,地理坐标系的精度可能受到参考椭球和投影变形的影响,需在区域分析中选用合适的投影坐标系。
  3. 分析需求决定选择

    • 若进行大范围的全球显示或导航,建议使用地理坐标系。
    • 若进行局部区域的精确测量(如面积计算或裁剪),建议使用投影坐标系。

总结

  1. 单个图层

    • 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会导致坐标值改变,但实际位置不变。
    • ArcGIS 可以通过 Project 工具实现精确的坐标系转换。
  2. 两个图层

    • 若两图层分别属于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ArcGIS 的动态投影转换机制可以使它们在地图框架中对齐显示。
    • 为避免潜在的误差,建议统一两图层的坐标系。
  3. 推荐操作

    • 对于分析或制图,优先统一坐标系,避免依赖动态投影转换,以减少误差并提高计算效率。

问12:地理坐标系可以通过不同的投影方式生成不同的投影坐标系,但地理坐标系本身也有多种类型。这带来了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存在如此多种类的地理坐标系?

  2. 同一种地理坐标系是否可以投影成不同的投影坐标系?

  3. 是否约定俗成地让某些地理坐标系只对应某些特定的投影坐标系?

  4. 如果存在多种地理坐标系和多种投影坐标系,是否会导致大量的“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的组合?

答:

解释与回答:

1. 为什么存在如此多种类的地理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是基于地球形状和位置的数学模型,不同地理坐标系的多样性来源于以下原因:

  1. 地球形状建模的差异

    • 地球并非完美的球体,而是略扁的椭球体,不同地区的地球形状略有差异。
    • 不同的地理坐标系使用了不同的参考椭球体(如 WGS 1984、GRS 1980、CGCS 2000 等),以更好地适应全球或特定区域的精确建模需求。
  2. 参考点和基准差异

    • 地理坐标系的参考点(大地原点)和基准面不同。例如:
      • WGS 1984 是全球统一的地球参考系统,主要用于全球定位和导航。
      • NAD 1983 主要用于北美地区。
      • CGCS 2000 是中国制定的地理坐标系,适应中国大陆的国土测量需求。
  3. 应用场景不同

    • 不同坐标系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如军事、工程测量、科学研究等),而且不同国家会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特定的地理坐标系。

2. 同一种地理坐标系是否可以投影成不同的投影坐标系?

是的,同一种地理坐标系可以投影成多种投影坐标系。

  1. 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的关系

    • 地理坐标系提供全球范围的经纬度值。
    • 投影坐标系通过数学公式将地理坐标系中的经纬度值投影到平面坐标系。
  2. 常见的投影方式

    • 圆柱投影:如墨卡托投影(适合导航)。
    • 圆锥投影:如兰伯特投影(适合中纬度地区)。
    • 方位投影:如正射投影(适合极地地区)。
    • 同一种地理坐标系(如 WGS 1984)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投影方式,从而生成不同的投影坐标系。
  3. 示例

    • WGS 1984 地理坐标系可以生成:
      • WGS 1984 UTM Zone 50N(UTM 横轴墨卡托投影)。
      • WGS 1984 Web Mercator(Web 墨卡托投影,用于在线地图)。
      • WGS 1984 Lambert Conformal Conic(兰伯特投影)。

3. 是否约定俗成地让某些地理坐标系只对应某些特定投影坐标系?

通常情况下,有一定的约定,但没有绝对限制。

  1. 区域与投影的适配性

    • 某些投影方式在特定区域表现最佳,因此通常会搭配特定的地理坐标系使用。例如:
      • UTM 投影通常用于 WGS 1984,因为它适合中小范围的精确测量。
      • CGCS 2000 通常使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因为这是中国官方采用的标准。
    • 但技术上,任何地理坐标系都可以与任何投影方式结合,只是精度可能受影响。
  2. 实践中的选择

    • 为了简化工作流程,通常会有一套默认的搭配,例如 WGS 1984 常搭配 Web Mercator 用于在线地图。

4. 会产生大量的“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的组合吗?

是的,理论上可能产生非常多的组合,但实际使用中会有限制。

  1. 理论上

    • 如果有 NNN 种地理坐标系和 MMM 种投影方式,理论上可以组合出 N×MN \times MN×M 种坐标系。
    • 例如,有 100 种地理坐标系和 20 种投影方式,可以组合出 2000 种“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
  2. 实际使用中

    • 并非所有组合都合理。例如,在局部区域工作的地理坐标系可能无法与全球范围的投影方式良好适配。
    • 通常只使用部分经典组合(如 WGS 1984 + UTM,CGCS 2000 + 高斯-克吕格)。
  3. 规范与标准

    • 国际和国家测绘规范对坐标系的使用有明确规定,减少了不必要的组合。

总结

  1. 地理坐标系多样性:源于不同的参考椭球体、基准点和应用场景需求。
  2. 地理与投影关系:同一种地理坐标系可以投影成不同的投影坐标系。
  3. 约定搭配:部分地理坐标系和投影方式因适配性较好而常用搭配,但技术上没有绝对限制。
  4. 组合数量:理论上组合数量很大,但实际使用中有限,受规范和实践影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