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波:重新发现“同案”:构建案件相似性的判断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提出在特定情形下需检索类案,但如何判断案件相似性仍是挑战。本文探讨了案件相似性的多种判断标准,如案情相似、争议焦点相似、法律适用相似以及构成要件相似,认为“关键性事实+争议焦点+规范目的”的复合模式更为合适。案件事实论证涉及确定关键性事实、区分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判断相关相似性,最终的相似性判断需要结合规范目的进行实质性论证。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原文链接:http://www.procedurallaw.cn/info/1005/1007.htm

为贯彻“各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应参照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原则,推进法官在办案过程中援用具有指导性的先决类案,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7月31日发布了《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方式将“同案同判”的要求加以制度化,明确在四类特殊情形下承办案件的法官应当检索类案并制作检索报告。不过,该意见只是概括性地提出了判断案件类似性的宏观比较点,比如案件的基本事实、争议焦点以及法律适用等。但实践中法官检索到的类案数量可能非常多,如何在这些众多案例中挑选真正具有相似性的案件,仍然是一项十分艰难、复杂的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是否存在类案判断标准

讨论“同案同判”自然离不开对“同案”概念的理解。案件是客观世界发生的争议,按照其所指向的法律基础,它们也以一种类型化的方式存在。由于拥有某些共同特征而可以被归为同一类别,我们把落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之中的案件称为“同类案件”或“类似案件”。

《指导意见》只是对在何种情况下应检索类案、检索类案的范围以及参照类案的规则提出了程序性要求,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判断案件相似性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案例指导制度发展的一大瓶颈。寻找和发现“同案”涉及的是认识论标准,即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或多种标准判定两个案件在实质意义上相似。对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YingJingh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