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电赛,选择了C题。目前情况是进入了国赛,前两天刚参加完综合测评。
我们先看看这道题吧。
2023电赛C题题目
题目的理解
看到这道题,电容电感的测量,立马想到的是2019年电赛的C题,其中也是进行电容电感的测量,最常规的做法就是LCR电桥法,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许老师那版数字电桥,而我们队伍的硬件设计,也是基于数字电桥法的。
同时我这边放的题目是是最开始的题目,第二天组委会进行题目的调整,将发挥部分(3)的高频要求去掉了,本来我们组也没打算做高频的内容,于是我们的方案继续推进下去。
1、数字电桥法测阻抗
让我们先看一下数字电桥得原理。
数字电桥的测量对象为阻抗元件的参数,包括交流电阻R、电感L及其品质因数Q,电容C及其损耗因数D。因此,又常称数字电桥为数字式LCR测量仪。其测量用频率自工频到约100千赫。基本测量误差为0.02%,一般均在0.1%左右。
数字电桥原理如图所示。图中DUT为被测件,其阻抗用Zx表示,Rr为标准电阻器。切换开关可分别测出两者的电压Ux与Ur,于是有下式:
于是对于这题,我们只需要用DDS发出频率为的正弦波,再用单片机ADC采样测出数字电桥输出得两个波形的幅值/峰峰值之比,乘上标准电阻,便可以算出被测元件的阻抗。
最后再通过和
便能计算出具体的电容和电感值。
2、相位差法测D和Q
但是对于这道题,新增了要求:测电容的损耗角正切D以及电感品质因素Q。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何为损耗正切角D以及品质因素Q。损耗角正切Q是指定频率下电容阻抗的实部和虚部之比,而对于品质因素Q,它和D是互为倒数关系的。既然知道了损耗角正切Q就是指定频率下电容阻抗的实部和虚部之比,而这个比值便是tan(90°-阻抗角),而阻抗角便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于是这题的的D值和Q值得测量就转换为LCR电桥输出的两个电压的相位差。
3、单片机采集的数据
知道了如何测量阻抗以及D值Q值的方法,我们就知道需要测量哪些。
首先便是数字电桥的两个输出的正弦波的幅值或峰峰值。由于使用的是Ti单片机,我们之前并没有十分熟悉Ti单片机,同时我们使用的Ti单片机采样频率不好操控,也没办法将之前在stm32上开发完全的FFT算法进行移植,所以只能简单得进行AD直流采样,于是我们设计了峰值检测模块,去检测无直流偏置的正弦波的幅值,得到两个正弦波的幅值。
其次便是两个正弦波的相位差了,由于无法采用FFT,相位这块测量我们也得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配合进行完成。首先是硬件部分,我们采用了两个过零比较器,将之前的所得的两个无直流偏置正弦波转换为两个方波。然后是软件部分,运用Ti单片机的定时器捕获功能(这块是我队友搞了两天最终开发出来的功能),测出两个方波上升沿相差得时间,再转换为相位差,最后通过求D值得公式,便可以得到D值。
总结
这道题其实理解起来并不难,主要是之前并不熟悉Ti单片机的开发花费了比较多时间。之后指导老师说,这道题不像D题和H题这些题,没办法使用纯数字的方法完成题目,就是说必须软件配合硬件去做,最后其实很多人都没选这道题。
关于我们的硬件方案,我这两天整理一下,之后也写一篇新的文章来讲讲我们的硬件是怎么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