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贴】08:Arcgis Pro导入二维矢量拉伸,并用三维模型替换【未做完】

本文讲述了作者如何在ArcGIS Pro中导入矢量shp文件,处理道路矢量化错误,创建拓扑并调整模型,涉及操作如导入数据、坐标系设置、模型替换和3D编辑。重点在于模型比例维护与拓扑规则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叨叨在前:
这一篇的主要目的为
1、将以前Desktop的东西移到Pro上,熟悉Pro操作。毕竟Pro好用而且现在是主流
2、验证替换的模型是不是依照MPatch高度比例去替换的


1 矢量shp导入Pro

先新建一个局部场景。

1.1 新项目一般是一开始就新建,我这里懒得从头演示

然后将shp文件导入到Pro里。作为新人,我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从哪里导入hh。最后依照以前Map的经验,从右边文件夹里找到了存放的地方拖拽进去的。

1.2 存放和拖拽shp

获取矢量shp的方法包括:
①找一幅底图(卫星、航拍、jpg等)人工矢量化,根据需求赋坐标
②找平台下载,一般免费,质量看运气,比如06提到的OpenStreetMap、天地图、规划云等
③找商业软件下载,比如BigMap、水经注等,除了收费贵没其他缺点
④找万能TB购买,一般十来块钱就能满足需求
⑤地图公司提供,如高德API、谷歌地球等,听说不错,还没尝试过

而我的这个shp是老师从水经注给我下的,带坐标和建筑高度。唯一的小缺点就是部分地方矢量化有误差,需要手动修改下

1.3 图中几栋建筑,只有一个歪斜的小shp
1.4 编辑→选择,然后就可以对shp进行操作了,可以在shp直接鼠标右击,选择移动、缩放等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需要考虑拉伸后的模型高度比例,所以我这里进行修改的时候会参照shp属性表,也就是1.4的下方的表格。属性表这个我觉得只要用过map做过一些事情的朋友都了解

不知道为啥我的这个shape,小小一片区域竟然有800+个数,水经注这么强的嘛。点开细看,每一个小shape都为两个叠合,不理解这种操作。我觉得可以删掉一个。另外由于太多不好区分,我新增了一个Name字段做备注区分。

1.5 新建一个字段方便分辨各shape

经过删除,最后我把800+的shape减到了200+。当然还可以继续删减,只要保留大概位置形状就好,不过我还是留了备份以防万一。

在经过和原场景对比和高度、区域等细节修改,区域的建筑矢量就算完成了。

将其导入进数据库中。

1.6 各矢量shape导入gdb

2 道路矢量化和误差处理

对建筑矢量化的粗糙完成后,下一步就是整合道路。
由于我的范围很小,而且对这区域很熟悉,所以直接人工依次检查的。实际应该是有对应工具【我忘了是啥了hhh,而且Pro还不太熟悉,偷懒手动检查的】

2.1 道路和建筑物重叠,需修改

拓扑检查

好吧我还是想起来了,拓扑
Arcgis Pro Help:创建拓扑

拓扑需要有要素集才能操作。因此先创建一个。注意的是,坐标系的问题。我因为都使用矢量化shape统一的CGCS2000和GK,所以直接下拉选择。2.4的拖拽也是坐标系一样才能直接拖拽,不然需要导入,且导入的坐标会以数据集的坐标为准。需注意。

2.2 右击数据库创建要素集
2.3 使用和shp一样的坐标系
2.4 将shape直接拖拽进去
2.5 右击新建topology
2.6 跟着前面链接的官方操作走
2.7 规则需要自己根据需求选

由于我创建拓扑时,软件不是退出就是告诉我软件破损需要重新安装,而我是淘宝买的2.5.2,搞了半天这个版本其实就是2.5 beta版,Esri发行做测试用的,但我不明白现在很多淘宝店家卖的2.5都是这个,说是稳定???至少我在对矢量进行缩放时只能成比例喵了个咪。

尝试几次后我放弃了。改为人工去调整,反正需要改的问题不多,就是道路和建筑物交叉了,移动下就行。

后面可能换个版本尝试。


3 道路中心线改双线——待解决

由于最后道路是需要贴纹理的,而纹理需要闭合面才能贴。所以这里需要做些改动。

搜了一圈全是道路中心线怎么搞,双线变单线的。

单纯的复制粘贴肯定是不行的,或者导入建模软件去搞搞?


4 建筑拉伸——部分问题待解决

在拉伸完后,可以全域检查下,如图4.3,能明显看到先前1矢量细节处理时遗漏的地方,需要二次调整,比如对属性表改数据,移动位置,删掉不符实际的等等

4.1 选择绝对高度
4.2 选择对应字段和单位
4.3 可以看出属性不符实际

但是当我点开属性表对这些拉伸异常的矢量块检查时,发现该有的数据都有。
Arcgis Pro Help:3D 中不支持的绘制

【题外话:Pro我打开响应比较慢,我看2.5推荐配置是5-10核、8-16g、>30g内存,喵了喵我8核16g40+g感觉收到了欺骗,好想配个台式机啊哭泣】

4.4 未拉伸部分

5 模型替换进Pro

【题外话,由于又要重复这一让我心戚戚的步骤,而我忘性也大,需要回去看看当时的记录贴,然后我发现我写得一坨翔一样,条理不清很混乱】

这里我先是用Pro操作半天,发现不大会,帮助文档的操作我看得云里雾里,于是回归老本行,用Scene去做

批量拉伸的shape文件怎么替换模型

5.1 shape转换为MPatch格式
5.2 后缀_Layer3DToFeature的就是转换好的MPatch

这里注意,MPatch格式图中是不显示的,具体为什么我不清楚,所以建议把原shape也加载到图中方便后面操作,即5.2绿色建筑

5.3 启动3D编辑
5.4 选择转换后的MPatch文件,这一点很重要
5.5 启动编辑转换

【草了个大,我又失败了】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在ArcGIS Pro中实现三维图层叠加的问题。首先,我得仔细阅读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看看里面有哪些关键信息。 根据引用[1],用户提到在ArcGIS Pro 2.5中无法直接三维显示DEM,需要先在ArcScene中拉伸并保存为sxd文档,再导入Pro。这可能涉及到高程拉伸的方法。引用[3]中提到了设置高程偏移和多图层叠加,这可能对图层叠加有帮助。引用[4]则指出二维矢量图层无法在三维模型中显示,因为没有高程信息,必须赋予高程数据才能三维显示。 接下来,我需要整理步骤。首先,用户可能需要确保所有图层都有高程信息,比如DEM或TIN数据。然后,通过符号化设置,调整高程偏移,让不同图层在Z轴上错开显示,形成千层饼效果。对于二维矢量数据,可能需要添加高程字段或从表面获取高程值,这样才能在三维场景中正确显示。 另外,引用[4]提到线要素需要高程信息,所以可能需要使用“要素转3D”工具,或者设置高程属性。用户可能需要检查图层的高程设置,确保它们基于绝对高度或表面。 还有,用户可能需要导入ArcScene的文档到Pro中,或者使用Pro自身的三维场景配置。需要分步骤说明如何创建场景、加载数据、设置符号系统和高程属性,以及调整叠加顺序和透明度。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后续疑问,比如如何获取高程数据、处理平面数据的三维显示,或者性能优化问题。</think>在ArcGIS Pro中实现三维图层叠加需要结合高程数据、符号化设置及场景配置,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 ### **一、基础环境搭建** 1. **新建三维场景** - 打开ArcGIS Pro→创建新工程→选择`局部场景`或`全球场景` - 引用[3]中提到的场景工程为操作基础 2. **加载基础数据** - 导入DEM/TIN地形数据、影像图层、矢量边界等 - *注:二维矢量需包含高程字段或关联高程表面* --- ### **二、高程数据三维化** 1. **DEM/TIN三维显示** - 右键DEM图层→属性→`高程`选项卡→勾选`在场景中浮动` - 通过`拉伸类型`设置垂直 exaggeration(如放大2倍)[^1][^3] 2. **矢量图层三维化** - *方法1*:添加高程字段 为矢量属性表新建`Elevation`字段,赋值高程值 - *方法2*:表面关联高程 图层属性→`高程`→选择`从表面获取高程`并指定DEM图层[^4] ```python # 示例:通过ArcPy为线要素添加高程值(需DEM表面) arcpy.ddd.InterpolateShape("dem_layer", "input_lines", "output_3d_lines") ``` --- ### **三、多层叠加与视觉优化** 1. **图层顺序调整** - 在内容窗格拖动图层排序,确保关键层(如边界)位于顶部 - 引用[4]强调需检查图层叠加优先级 2. **高程偏移设置** - 对需要分层的图层(如地质剖面)→符号系统→`图层属性`→`高程`→设置`垂直偏移`值 *例如:地层1偏移50m,地层2偏移100m*[^3] 3. **透明度与混合模式** - 对影像或面状图层→符号系统→调整透明度(20-40%) - 使用`混合模式`(如正片叠底)增强叠加效果 --- ### **四、倾斜摄影模型叠加** 1. **SLPK模型加载** - 通过`添加数据`导入倾斜摄影模型(.slpk) - 右键模型图层→属性→`高程`→确认浮动模式 2. **矢量叠加到模型表面** - 对矿权边界等矢量→启用`要素挤压`→设置高度字段 *注:需确保矢量具有Z值或关联模型表面高程*[^4] --- ### **五、成果导出与共享** 1. **场景保存** - 保存工程为`.aprx`文件 2. **3D地图导出** - 布局视图→添加3D图框→导出为PDF或图片[^2]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