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厂卡你的学历? 大厂+学历+自学提升+经验分享+80G超赞资源免费分享

今年高考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录取也出来了。对于学历对于未来,很多人也会迷茫,作为一个复读失败者,也有人来和我咨询复读的问题。

很多人貌似也没信心复读: ​复读并不一定能保证提升很多。

但不复读大概率会白读很久。

我一直认为人生学业阶段有三次核心选择机会:

  1. 高考这一次
  2. 选大学和专业这一次
  3. 毕业后选城市、行业、公司这一次

这三次选对的概率太低了,只有第一次是自己完全 100% 控制的,第二次很多时候就是碰运气,瞎填志愿,第三次则很多时候是没得选,不得不随大流,当然考研也算是一次机会,是第二次高考。

今天他们遇到的问题,其实是前端行业,很多童鞋几年前曾经经历的状况,我想截止到 2021 年,社区大部分曾经往大厂投递过简历的前端童鞋,都感受到来自大厂的「无情」:简历直接不过审或面试通过最后却被 HR 卡。 ​

被大厂卡学历

所有被大厂因学历拒掉过的童鞋,今天应该都能认知到:学历真的是一块敲门砖,没这块砖,门就是敲不开。 ​

10 年前的时候,前端在整个行业大部分公司里面,根本不存在卡学历这件事,只要是大专毕业的,技术功底和潜力还不错的,找前端工作是真心不难,我身边就有很多个高中辍学、高中学历、大专辍学、大专学历、三本学历的同事,不少人今天依然在大厂。 ​

但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前端是新生行业的岗位,收入也没今天这么高,要求也没今天这么高,在今天「互联网造富运动」的背后,涌现了许多「短周期高薪资」的岗位,无论是算法、运营、产品、设计、后端还是前端,进而让更多的高考学子趋之若鹜,然而各个大学无论他们是否跟得上企业用人的要求,也都纷纷开设「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新兴学科和选修课,但可曾看到哪个一本二本的大学,专门开设一门「前端开发」的专业? ​

因此前端工程师的养成,一部分依然靠纯自学,大部分则靠培训,无论「培训」背负了多少的骂名,但整个前端行业,二三十万的从业者,抛开少部分大学计算机科班和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绝大多数都是靠网课和培训来自学,而网课和培训今天已经线上线下不分家了,恰恰是培训行业在前端的前十几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前端人才。 ​

作为资深面试官,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自我介绍:我不是计算机科班的,同时我是转行做前端,主要靠自学。

在这里抛开少部分科班的,对于大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前端来说,谁不是呢? ​

可是今日的行业问题是: ​

  • 学校里并没有开设前端这个专业,且计算机专业也很少系统性的教授前端开发
  • 大部分培训机构(即便它很有良心),很难对标知名公司的用人标准,把人培养出来
  • 大部分的中小型创业公司,公司制度、技术实力、业务土壤也很难把前端培养出来

​学校帮不了你,培训能帮到你一些,公司能帮到你一些,这一些加起来远远不够的时候,成长还是靠你自己。 ​

为什么卡你学历

于是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为什么大厂卡你的学历?难道大厂这些前端负责人和 HR 不清楚前端的行业现状么?

恰恰是他们很清楚这个行业现状,经过了多年的几百轮的筛选和面试,他们很清楚前端工程师这个工种成长的难,但他们毕竟不是前端的衣食父母,有什么理由要单独为你妥协开绿灯呢? ​

因为公司存在的理由(抛开所有的行业意义和社会意义),就是为了盈利啊,只有盈利才能保障这个公司的存续,公司里所有人都服务且唯一直接或间接服务于这个核心目标 - 盈利,继续盈利,继续更大的盈利。 ​

而实现盈利的公式,就是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三者全要。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拉低了收入,增大了成本,降低了效率,即便是在短期内为某个目标妥协(比如快速高薪资挖人建团队,这导致成本过度放大),长期内都是要优化的,很多传统型公司都陆续转型:业务流程化、流程线上化、线上数据化,再基于数据做更多的分析和决策,反过来继续优化业务、流程和线上的产品功能,进而降低成本、拉高利润、提高效率。

那么招聘这件事情,对于公司的成本还是利润呢? ​

显然招聘之前是成本,招聘进来一段周期后,才可能会产生利润。 ​

大厂的福报我们都多少听说过,背后反应的是高强度的工作内容,加班无论多少,对于工程师来说,都能表示理解。 ​

既然如此,大厂的面试官和 HR 的工作强度同样不低,他们要应对日常高强度的工作量,很多公司还有绩效的考量,如果一个前端面试官,他是 P6,如果每周只面试 4 个人,那么每次面试都要个把小时(要提前看简历,要与 HR 沟通协商时间,要与业务方沟通排开会议,要面试后填写信息,及与主管沟通面试结论),他就至少失去了 4 个小时的开发时间,且这 4 个小时,还一定程度阻断了他本来在进行中的工作,导致的结果就是至少一个半天的时间是没有了,这就必然导致他的项目开发出现风险,有时候联调上线就是这样半天半天挤出来的。 ​

这只是一个面试官,大厂通常需要 3 到 4 轮,少数高级别、面试定级有争议的或者需要避嫌的,还需要加面,还需要跨团队找其他团队面试官交叉面,这样下来,在每个能走到 Offer 阶段的候选人,其实公司是花费了很高的招聘预算,这些预算大部分是工程师团队宝贵的研发时间。 ​

这些研发时间,除了简单的换算为工资外,还代表着许多项目的交付出现一定风险与延期,那又进一步意味着公司层面承担了业务上线窗口期的其他的风险和成本(比如一个活动延迟上线 2 小时,可能就影响到广告团队的投放效果、运营团队的活动效果....),统统这些问题,对于候选人都是黑盒,这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 ​

但这些事情,是需要公司的 HR 团队和前端团队需要评估的事情,一周面试 4 个候选人的背后,可能是从 100 份简历中挑选出来的,挑选简历的粗筛工作,往往由 HR 完成,而 HR 通常负责好几个团队,甚至跨职能的团队(比如前端、后端、运营..),她怎么可能看得懂前端的每个项目和技术呢,所以简历筛选中卡学历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这样做一定会误杀,但不这样做的成本是无法承担的。 ​

其实何止是卡学历,卡的东西多着呢,因公司因团队因 HR 的喜好而异: ​

  • 卡学历,非本科一律不过
    • 比如某一个字节前端团队,是非一本统统不要,团队里全是 985/211 和少数双飞一本的
  • 卡跳槽高频,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裁员
    • 比如阿里云某个团队,5 年 3 跳统统不过,阿里另一个团队 5 年两跳统统不过
  • 卡年龄,看工作经验对应的预估层级
    • 比如工作 8 年,预判不到 P7,统统不要
  • 卡大厂背景,非知名企业一律不过
    • 比如字节某团队,只招某个方向的,且有大厂经验的人
  • 婚育年龄,这个特别曹(Cao)丹(Dan),代表月亮鄙视它
    • 比如个别大厂团队,对于适龄已婚无子女的女生前端,一律不过
  • 培训经历,进过培训班的一律不过
    • 这一点也非常粗暴,但的确有团队这么干

不再一一枚举,还有很多的因素,都在掣肘着你的职业发展,而学历只是敲门的第一道砖,很多时候即便提升了学历(专升本),不少大厂团队依然不认,他们只看你的第一原生学历,但也也有一定数量的团队,虽然很看重你的第一学历,如果你的技术过硬,潜力不错,他们还是会开绿灯的,每一年都能看到这样的案例。 ​

最后,回应下本文讨论的话题,是希望通过这个拆解,让众多曾经因为学历而被拒的朋友们,可以想开一些,很多时候只是公司的选择方法,而不是针对你本人,同时,即便是提升了学历,不能直接帮你进大厂(其实无论怎么提升,都是很难加分的),但至少可以不扣太多分,可以在技术过关的时候,不因为学历而把你卡掉。 ​

对于学历的提升我们可以选择考研自考,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我很乐意和你分享我的学习资料,也很欢迎一起聊聊,前进的路上总要有伙伴才更有动力。

QQ群:731892759                                                                                      微信(备注999)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