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二层和三层协议的理解

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

二层网络(Data Link Layer)和三层网络(Network Layer)是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模型中的两个层次,它们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下是对这两个层次的快速理解:

二层网络(数据链路层)

  1. 功能:负责在相邻的网络设备之间传输帧(frame),处理物理寻址(使用MAC地址)。
  2. 协议:常见的二层协议包括以太网(Ethernet)、无线局域网(WLAN)、点对点协议(PPP)等。
  3. 数据传输:在发送数据时,二层网络会在数据包前后添加帧头和帧尾,用于错误检测和物理地址的识别。
  4. 交换机(Switch):二层网络设备,可以识别MAC地址,并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
  5. 广播域:二层网络设备如交换机,会将广播帧(如ARP请求)发送到所有端口,除非它们已经知道目标MAC地址。

三层网络(网络层)

  1. 功能: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packet),处理逻辑寻址(使用IP地址)。
  2. 协议:最常见的三层协议是互联网协议(IP),包括IPv4和IPv6。
  3. 数据传输:在发送数据时,三层网络会在数据帧前后添加IP头,用于路由选择和数据包的分段。
  4. 路由器(Router):三层网络设备,可以识别IP地址,并根据路由表决定数据包的下一跳。
  5. 广播域:三层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减少不必要的广播流量。

区别

  • 寻址方式:二层使用MAC地址,三层使用IP地址。
  • 设备:二层主要用交换机,三层主要用路由器。
  • 广播域:二层设备扩展广播域,三层设备隔离广播域。
  • 传输范围:二层通常用于局域网内,三层可以跨越多个网络。

简而言之,二层网络负责局域网内的帧传输,而三层网络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包传输。两者共同工作,确保数据能够从源头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从三层定位到二层

在网络通信中,从三层网络定位到二层网络,然后找到对应的IP地址,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IP地址解析

    • 当一个设备需要发送数据到另一个IP地址时,首先需要确定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来完成。ARP是一个网络层到数据链路层的协议,用于将网络层的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
  2. ARP请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