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PMSM无感FOC控制(四)SVPWM——过调制

0. 前言

        上一章我们提到了SVPWM矢量合成的范围在一个平面的矢量圆内,那么当电压矢量超出调制范围时,该怎么做呢?这就是过调制要解决的问题。

        过调制策略有很多,本章所讲的过调制为最小相角过调制,这种方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也容易理解,在看本章之前需要先理解SVPWM的基础矢量的作用时间怎么计算,可参考如下文章:

“【电机控制】PMSM无感foc控制(三)SVPWM ”链接:

https://blog.csdn.net/Liu_eight_nine/article/details/132639652       


1. 什么是过调制

        据之前讲解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SVPWM技术在电压空间上模拟了一个近似于圆的电压轨迹,减小了相电流的谐波,降低了电机的谐波损耗,抑制了转矩脉动。

        然而,SVPWM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合成电压矢量有极限便是其中之一。

        六个基本电压矢量的幅值为2/3Vdc,OC = 2/3Vdc,因此合成的矢量圆的半径最大为OB = 3/3Vdc,如下图所示:

        这个半径为√3/3Vdc的区域也被称作SVPWM的线性区域。不难理解,在该线性区域内,所有参考电压矢量都能够通过SVPWM技术合成并跟随。而当参考电压矢量的幅值进一步增大时,电压圆轨迹上的某些部分将会超出最大矢量圆的范围,而此时SVPWM也进入了所谓的非线性调制区。在非线性调制区合成电压矢量所采用的调制方法,被称为过调制技术。


2. 过调制原理

2.1 调制比

        介绍过调制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调制比,定义调制比m如下:

        式中,Uref代表要合成的电压矢量,Vdc代表直流母线电压。

        当Uref落在最小矢量圆内时,|Uref| ≤ √3/3Vdc,此时的m≤0.9069,电机工作在线性调制区,无论是稳态还是动态时,其性能表现都会非常优秀,但是逆变器的容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当m>0.9069时,电机工作在过调制区,电机工作在SVPWM的非线性调制区,虽然可以充分利用逆变器的容量,但是电流的谐波和振荡在转速控制模式下会加剧。

        过调制技术是在传统的SVPWM技术上衍生出来的。传统的SVPWM的调制方法在过调制区不能准确的合成给定电压矢量,基本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计算出来可能为负。

        因此,需要使用过调制技术使得输出电压矢量能够在幅值和相位上尽可能的反映出参考电压 矢量的变化。

        针对过调制技术控制方法的研究有很多,例如:根据调制比m的大小将 过调制区分成I区和II区,两个区域内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

        也有比较简单的方法,例如:最小相位误差过调制、最小幅值误差过调制策略

        本文主要讲最小相位误差过调制 (Minimum Phase Error Overmodulation)

2.2 最小相角误差过调制

        当m=0.9069 时,电压矢量的末端位于六边形的内切圆上时,则达到最大线性调制; 当m>0.9069时,且电压矢量的末端位于六边形之内,上述这两种情况都可按式上一章所讲的公式:

        式中,

        计算出基本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t1、t2;以及零矢量t0的作用时间t0 = T - t1 - t2;

        当m>0.9069电压矢量的末端位于六边形之外时,如果按上式计算基础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t1和t2,则会出 现t1+t2>T,t0为负数的不合理的结果。

        面对这种情况最小相角过调制是怎么做的呢?看一下下面的图就立马能理解了

        为了能够实现调制,最小相角过调制的策略将需要合成的空间电压矢量u*限制到它与六边形的交点D处,形成新的空间电压矢量u*p,用u*p代替u* ,这样u*p具有与u*相同的相角,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最小相角误差的优点。怎么实现这种替换呢?就是先按照上一章所讲的公式计算出t0、t1、t2,再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出新的t0'、t1'、t2'来代替之前的t0、t1、t2,从而控制基础矢量的作用时间生成新的up*:

        具体流程图的画如下:

3. 总结

        过调制到这就讲完了,目前只将了比较简单的最小相角过调制,主要参考了下面这篇文章:

杨文强, 蔡旭, 姜建国. 空间电压矢量PWM的过调制策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S1):57-60.

        如果想了解其他过调制方法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吴  芳, 万山明, 黄声华. 一种过调制算法及其在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控制中的应用[J]. 电工技术学报

  • 32
    点赞
  • 7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0
    评论
### 回答1: PMSM无感FOC控制是一种传统的控制方法,主要用于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该控制方法采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速度环和电流环之间分别设置了PI控制器,使电机达到精准控制。这种控制方法使用空间向量调制技术,结合三相电流反馈和三相电压反馈,实现电机的无感控制。 此外,PMSM无感FOC控制还使用了传统SVM技术,采用SVPWM波形,通过控制器的输出,使各相电流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实现控制目标。 在标准FOC控制中,需要使用位置传感器来获取电机的位置信息,但PMSM无感FOC控制则使用基于传统的SVM技术来预测电机的位置信息。因此,不需要使用位置传感器即可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总的来说,PMSM无感FOC控制是一种成熟的控制方法,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控制器的参数与电机参数的匹配,以及实时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 回答2: PMSM无感FOC无感控制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电机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很广泛。相较于其他传统的电机控制技术,PMSM无感FOC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在控制效果方面,PMSM无感FOC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转速控制和位置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其次,在节能方面,由于无感FOC控制技术可以减小电机的逆磁电动势,并通过控制直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电机运行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此外,PMSM无感FOC还具有抗干扰性强、控制性能稳定等优点。 对于传统SME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PMSM无感FOC采用了一种更加先进的控制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异步滤波器解决了转子位置和速度的估算问题。PMSM无感FOC还采用了PID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PMSM无感FOC控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家电、工业领域等多个方面,为工业应用提供了更加高效、稳定的电机控制方案。 ### 回答3: PMSM无感FOC控制是一种新型的电机控制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电机系统中。传统的FOC控制方法需要使用霍尔传感器或编码器等硬件传感器来获取电机转子位置信息,但这些传感器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相比之下,PMSM无感FOC控制方法通过算法来估算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避免了传感器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故障率。 在PMSM无感FOC控制中,传统的滑模观测器(SME)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它对参数敏感,噪声容易干扰,不易消除不确定性,导致控制精度不高,反应缓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传统滑模观测器的改进版——新型滑模观测器(SMO)。这种观测器采用了自适应观测器方法来估算电机参数,同时利用滑动模式控制来消除不确定性,提高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另外,PMSM无感FOC控制还需要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来实现空间矢量调制(SVM)控制。SVM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算法,它能够将多维特征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从而更好地进行分类。在PMSM无感FOC控制中,SVM算法用来确定电机的磁场方向和转子速度,从而实现调制控制。 总之,PMSM无感FOC控制方法是一种高效、可靠、成本低的电机控制方法,相比传统FOC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它需要使用新型滑模观测器和SVM算法来实现,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机系统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yber.L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