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射频识别复习资料

物联网概念  最初的定义:

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欧盟定义: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互联的物品网络。

RFID的定义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实现物体识别。

RFID特点 防碰撞 移动识别 适应多种环境 足够大内存 可半永久性(无源标签) 可靠性高 非接触性 可穿透物体

RFID劣势 成本问题 成本影响了RFID的拓展速度,改善制造流程与提高市场规模是RFID降价的关键。

信号干扰问题 RFID主要是基于无线电波传送原理,当遇到金属或是液体时,信号传导会产生干扰与衰减,影响数据读取的可靠性与准确度

频段管制问题 尤其是在超高频和微波频段,各国开放的频率不一,使得RFID在跨国应用时产生许多问题 国际标准制定 隐私权问题 

低频(LF) 工作频段 使用的频段在30~300KHz之间,以125KHz、135KHz最为常见。 低频RFID标签读取距离一般短于10cm,低频RFID标签一般在出厂时就初始化好了不可更改的编码。

优点 信号穿透性好,抗金属和液体干扰能力强,不易受干扰。价格很低,成本低廉。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

缺点 标签存贮数据量较少,读取距离短、无法同时辨识多个标签。一般为只读性,安全性不高,很容易复制完全相同的ID号。

应用范围: 动物追踪与识别、门禁管理、动物芯片、汽车防盗器和其他封闭式追踪系统中。

高频(HF) 工作频段 工作频率为3MHz~30MHz,常见高频工作频率有6.75MHz、13.56MHz和 27.125MHz。 其读取距离大多在1m以内。

优点 与低频相比,高频RFID标签的存储的数据量增大,感应距离较长、读取速度较快而且可以同时间辨识多个标签。

缺点 除金属材料外,可穿透大多数的材料,但读取距离会降低 抗噪音干扰性较差,易受干扰。

应用范围: 证、卡、票领域,供应链的物品追踪、门禁管理、图书馆、医药产业、智能货架等

超高频(UHF) 工作频段:433MHz,860MHz~960MHz,一般以915MHz为主

微波 工作频段 2.45GHz、5.8GHz 优点 传输速度最快,通信速率250kbps~1Mbp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